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规范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可以使行政事业单位实现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保护国有资产安全。但是,在国有资产的采购、使用、处置等方面,行政事业机构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阐述了国有资产管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性,以及各种工作环节的不足,提出优化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最大限度地提升资产管理水平并提高国有资产使用价值。
  关键词: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
  一、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其掌握大量的公共资源,大部分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因此,行政事业机构开展国有资产管理对于保护资产的完整性至关重要。
  1.有利于国有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效率的提高
  目前,许多行政事业类机构存在国有资产闲置或利用率低下的问题。在行政机构中,部分单位出现资产闲置,而部分单位则资产短缺,均是由于国有资产配置的不合理所导致,严重拉低了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为了能够充分掌握单位资产实情,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资产配置计划,开展有效地国有资产管理,将国有资产的短缺和闲置情况不均衡的缺陷消除,优化资产配置,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利用率。并通过健全的审批制度,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预算编制合理合规,按照实际需求提报预算,避免出现虚报预算造成资产的浪费。
  2.保护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大多数国有资产的流失,都是由于忽视了国有资产的管理而造成的。从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现的问题来看,账务核算和管理没有规范是行政事业机构普遍存在的不足,对于固定资产的购买、使用和处置的会计处理不积极或不准确,固定资产的实地清查工作没有得到有效執行,导致单位资产的账务和实际不一致。通过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能够约束行政事业单位严格按照会计核算规定开展国有资产从获取到处置各环节的账务处理,并遵循制度,将国有资产的清查和会计核算程序做实,以消除单位资产流失的风险,使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不受影响。
  3.有利于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问题关键在于管理制度的缺失和不完善。而为了保证行政类机构公共职能的正常履行,必须要推动其内部的国有资产管理,带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有效解决因管理体制的缺失或不足而给资产管理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此外,还能够带动行政事业机构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行政事业机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完善,也有利于推进单位预算和政府采购等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环节及存在的不足
  1.国有资产购置和分配
  此项工作主要是根据单位实体工作对资产的需求,在预算范围内通过政府采购或其他方式采购所需资产,并分配给需求部门。在资产的购置和分配过程中,如果管理工作不到位,容易出现以下问题:一是预算制定不合理,审批制度不严格,容易出现盲目购置,导致国有资产的闲置,使用效率低下;二是采购过程中监管不到位产生贪腐现象;三是资产分配不合理,因为预算管理不完善,使得国有资产未按照实际需求分配,导致分配不均衡,有些部门资产闲置,而有些部门资产短缺。
  2.国有资产的使用
  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对自己所掌握的国有资产进行具体安排,如自用、外租或外借、对外投资等。国有资产的使用是为了满足单位的运转需求,为单位创造效益,但是如果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低下,则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因分配不合理,使得部分国有资产闲置、浪费或是库存积压,资产使用效率有待提高;二是对外出租或投资的国有资产未经相关审批,使得国有资产流失,或是会计核算不正确、不及时,形成单位的账外资产,且登记管理混乱不清。
  3.国有资产处置环节
  行政事业单位对本单位所有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转让,统称为对国有资产的处置行为,资产处置的渠道和方式可以是捐赠、有偿转让第三方、销售和报废清理等形式。由于处置国有资产意味着该单位失去了对资产的使用权,因此必须特别注意,避免出现许多机构在处置中出现的问题:一是国有资产的处置过于随意,未按照流程履行严格的审批机制,未经表决同意,程序不合规,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二是资产处置不及时,由于对单位资产的整体情况不掌握,使用状态也不了解,导致很多以达到报废年限的或是已无法正常使用的资产没有及时清理,长期挂账,影响单位资金的占用;三是会计核算不规范,对于已处置的资产不做账务处理,造成账存实销,或是处置国有资产的收入不进行会计处理,进入某些工作人员自己的口袋,给核算准确性造成很大影响。
  4.国有资产管理的其他工作
  国有资产管理除了上述的购置、分配、使用和处置,还包括其他工作,例如国有资产的会计核算、资产盘点、固定资产台账的登记等,主要目的是为了正确计量国有资产的价值,并确保资产的账实一致。上述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首先,固定资产清点不及时,导致对于单位的资产情况掌握不全面,很可能造成账实不一致;其次,会计账务处理不规范,资产入账价值不准确或是账务处理不及时,折旧计提不符合规定,会计政策变更时未能及时变更单位资产的核算,使得报表数据失真;再次,固定资产卡片台账登记不规范,容易使得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出现混乱,责任不明确。
  三、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工作建议
  1.明确责任,强化监督考核
  任何工作的开展,均离不开制度的约束。严格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国有资产管理的前提条件。要涵盖资产的全流程,从资产的购买需求、采购入库、会计处理、使用管理到报废处置。针对每个环节,都要设置有效的内部控制,明确具体工作职责,并落实到人,确保各项工作均按照规定的制度开展。要按照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做好对于各个环节工作的相互衔接以及相关制约,明确授权审批制度,实现对国有资产管理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   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加强资产管理的监督考核评价机制。做好对于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监督和后续评价工作,对于出现的问题,严格按照问责机制,追究相关责任人。还应该建立配套的客观合理的考核体系,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与单位绩效考核挂钩,以约束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做实预算管理,优化国有资产配置和使用效率
  为了实现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和高效率使用,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做实对于单位国有资产的预算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国有资产闲置或短缺的现象。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在确定资产预算之前,要经过实地调研,摸清单位在用资产情况,并根据自身实际需求编制资产预算,避免购买不需要的资产以抢占财政预算资金,从而导致资源浪费和资产闲置。为了切实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率和使用价值,必须要确保预算切合实际。
  其次,保证国有资产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保证国有资产的充分利用是提高资产产出效用的最有效手段,在现阶段,行政事业机构应该要运用技术手段和大数据库的理念,实现资产数据信息的实时查询和共享功能,将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紧密结合并融入單位的资产管理中,实现对于资产的集中管理,做好单位整体固定资产资源的调剂和整合,解决部分部门资产闲置而部分部门资产紧缺的不均衡现象,避免资产的重复购买,提高单位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
  3.规范国有资产的会计核算
  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对国有资产会计核算的规范性,以确保国有资产价值的准确性。首先,对于国有资产的采购和入账,要严格按照会计制度要求进行账务处理,核实入账资产的数量和价值,避免出现采购人员私自侵吞国有资产的贪腐现象;其次,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的清查,严格履行单位的资产盘点制度,联合单位的各个部门做好盘点工作,做到真查真看,而不是走过场,以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账务不一致的真正原因,并落实对责任人的处理;最后,国有资产的会计核算应该是正确且及时的,包括资产的捐赠、报废、毁损等,对于已提完折旧且无法正常使用的资产,必须及时办理处置手续,而不能私下处理或不进行账务处理,影响报告数据的准确性。
  4.跟上信息时代步伐,创新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在整个社会加速进入信息化的时代,落后的工作方式将成为拖累工作的后腿。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创新管理方式和手段,提高管理质量。
  一是搭建信息管理平台,建立数据中心。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收集整个单位的国有资产信息数据并归集到数据平台上,以确保国有资产的使用情况和会计状态随时可以掌握,优化资产的配置和处置。也应该通过信息系统的搭建,实现国有资产各个环节的动态管理,对于无法调配的资产申报购买需求,对于确实无法使用的资产按照流程处置,创新管理手段。
  二是改变对于国有资产管理方式落后、观念落后的现象。行政事业单位从上至下,要营造浓厚的氛围,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宣导,推进相关制度体系建设,提高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水平;增加学习机会,提升单位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单位提出更具有创新性的管理方法。
  行政事业单位履行工作离不开国有资产的基础支持,但是单位管理国有资产的工作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改进和加强。为此,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创新工作措施,优化资产管理工作,确保单位国有资产各方面工作规范开展,最大限度地发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董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践问题与强化对策.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03).
  2.郭跃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探讨.当代经济,2016(08).
  3.李扬.探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会计师,2016(14).
  4.孙海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3).
  (责任编辑:兰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23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