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红树林人工恢复造林技术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人们加大了对红树林森林资源的关注力度,并不断深入研究,进一步发掘出许多红树林的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人工培育红树林的过程中,应采取科学合理的培养方式,在确保树木健康生长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其质量。笔者结合多年工作情况,简要阐述防城港市红树林资源的概况,并深入分析红树林人工造林技术,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防城港市;红树林;人工恢复;造林技术红树林属于常绿灌木或乔木植物群落,其生长条件十分严
  苛,只生长于热带或亚热带滨海泥滩地区,故红树林也是热带海岸的标志性物种之一。防城港市滩涂面积28667hm2,红树林面积3664.2hm2,其中东兴市981.8hm2,港口区930.9hm2,防城区477.5hm2,北仑河口自然保护区1274hm2。占滩涂面积的12.8%。防城港市红树林物种资源丰富,有木榄、秋茄、桐花树和白骨壤等17个种类,是全国红树林植物种类分布较多的地方,其中以白骨壤种为主,占全市红树林面积50%以上。防城港市红树林主要分布在东兴市北仑河口、班埃、港口区渔万岛、防城区水营街道大王江、江山、茅岭海一带,以东兴班埃和港口渔万岛两片为最大连片。
  1 红树林人工恢复造林内容概述
  人们对红树林的研究已长达数十年之久,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人们不断对红树林的生长条件、生长所需技术等进行实验及探索。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经验及所在工作单位多年来对红树林管护及人工培植技术指导的经验,收集并整理了当地环境状况及气候等有关资料,对桐花树、秋茄、木榄等植物开展人工造林实验,其中试验田的占地面积为15hm2,且各类植物幼苗生长状况良好,成活率极高。此后,又引入多种植物幼苗进行培育,最終共计培育植物幼苗50万株,红树属植物林的面积达80hm2,其中,18hm2作为植物种源林基地。
  与此同时,在培育植物幼苗时,不仅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及措施,将项目的管理工作以及幼苗的培育工作具体落实;而且还要将红树林的人工恢复造林技术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人们的保护森林及植树造林的意识,扩大植树造林的范围,提高及改善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据统计,近十年来,该实验基地所培育树木生长状态良好,共培育种植当地树种650余hm2,存活率接近八成,生长状态良好。在进行人工造林的试验时,在植物生长到一定程度时,要定期对植物的生长状况进行详细记录。整个人工造林试验植物存活率为82%,当地植物存活率较高,每公顷能存活8000株,且生长状况良好;在其生长过程中还需进行一定的护理方能成长为林。此外,也有一些品种因为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畸形生长或者直接死亡,因此,在种植时要事先考虑其生长环境及环境适应能力,尽量种植原生树种,降低培育难度及种植成本,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 红树林人工恢复造林技术
  2.1 树木的选择以及培育
  在对人工恢复植树造林的同时,务必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地形,地理环境以及造林的目的,以培育当地植物为主要目的,培育新引进的物种为次要目的,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因为红树林主要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故选取树木进行培育时,务必要将该情况纳入考虑范围之内,可以选择桐花、木揽、秋茄等物种,挑选生长状况良好的母树,再选择颗粒饱满度、颜色、形状等均为上乘的果实培育下一代。
  2.2 树木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的选取是进行植物培育的关键之一,种植技术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种:
  (1)单株种植:即在种植时,每平方米种植一棵树木,株与行之间的种植距离为1米;并将周围5m2以内的6或7株树木作为一个小组,其次,采用裂区种植的方法,将种植区域分为主区和副区。其中,主区内又可分为单株区和丛状区,主区的总面积面积应大于6000m2,长度为100米,单株区及从状区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副区的面积大小、植株分布等无明确划分,依据当地的实际环境及地质情况进行安排,不同品种的植株按照1:1的比例进行种植。
  (2)随即种植:即将株苗托袋进行种植,且确保植株完全没于泥土中,胚轴的一半埋入地下,株苗成长到一定程度后,将其用竹竿固定,避免被雨水、强风等损伤。
  (3)种植播种:即将所选取的母树果实埋于深约五厘米的泥土中,保持泥土蓬松,桐花树的培育便适合采用这种方式。
  (4)移植株苗:即直接将已成活的人工培育的幼苗移栽到固定位置,再对其进行呵护及管理,木揽较适合使用这种方法。
  (5)胚轴移植:即将选择的植物的胚轴直接插入到泥土中进行培育。若试验点土质较硬,无法直接插入,则需人工构造淤泥环境,再将植物插入其中进行培植,以确保植物的。其中,红海榄、秋茄等的种植适宜使用这种方法。
  2.3 树木防护技术
  在人工种植红树林时,应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办法对其进行管理培育。不仅在一定区域内要设置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而且还要在种植范围内设置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栅栏,预防植株遭到其他动物的损害,造成人工造林失败。除此之外,还要对养护人员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其护理知识及技能,更好地对植株进行防护及培养,同时也能够及时对生长状况较差的植株进行抢救。尤其是对于尚未成熟、抵抗力较差的幼苗的培养,养护人员要实时监测幼苗的生长状况,并及时处理不利于幼苗生长的害虫、垃圾等,确保幼苗茁壮成长。另外,要对植株的生长情况进行一定的筛选,避免防护林周围存在畜牧业、建筑业等对幼苗生长影响极大的行业,定期对幼苗的生长情况进行检测,实时掌控其生长情况以及环境适应情况,确保人工恢复造林能够一次性成功。
  3红树林人工恢复造林技术需注意的事项
  由于红树林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其及受到海洋环境及各种海洋生物的影响,因此,在人工培育红树林时,要密切关注海洋的气候变化一及各种海洋生物的动向。海生生物,如螃蟹,喜欢啃咬红树林的幼苗,极易造成植株幼苗直接死亡,故在培育的过程中,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并实时监测幼苗的生长状况,一旦发现幼苗生长情况恶化,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抢救,以确保植株幼苗能健康生长。除此之外,海中大量的微生物能够直接依附于植株的躯干上,使浪潮对植株的冲击力增大,进而致使幼苗极易被海水冲走,因此,在培育植株时,应定期对幼苗进行检测,若发现海洋微生物,及时进行清理。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沿海地区的垃圾排泄物逐渐增多,海洋污染日益加重,对红树林的生长产生了不利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垃圾堆泄物的附着严重降低了红树林幼苗的成活率。
  此外,沿海地区的台风多发,这也对生长于海边的红树林的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红树林的幼苗尚未成熟,对台风的抵御力极低,对于强度较大的台风甚至完全无法抵御,因此,在种植红树林幼苗时,应选择台风发生率较低的时期进行种植,以避免台风对幼苗的生长造成损害。
  4 结语
  在进行红树林人工造林的过程中,会受到许多内在及外在因素的影响,若不能控制这些因素,便会对红树林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不但会阻碍红树林的生长,甚至还会导致幼苗直接死亡,从而导致人工造林的成效较低。因此,在进行人工造林时,应依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技术方法,建立良好的管理措施,适当增加育林投入,定期对护林人员进行培训,确保红树林人工造林顺利进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范航清,莫竹承.广西红树林恢复历史、成效及经验教训[J].广西科学,2018,25(04):363-371+387.
  [2]魏军发.红树林人工恢复造林技术初探[J].林业科技情报,2014,46(03):46-4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27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