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黑龙江省稻田养鱼转型升级发展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黑龙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在稻田种植方面,黑龙江作为第一大省,稻田种植面积多达六千多万亩,在稻田养鱼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近几年,黑龙江稻田养鱼上的规模不断扩大,提高稻田产量与品质的同时,还转变了思想,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建立了绿色生态系统,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与转型。然而,在稻田养鱼转型升级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下文对此展开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对策。
  [关键词]黑龙江;稻田养鱼;转型升级
  实际上,稻田养鱼并非最新兴起的农业生产方式,早在两千多年前,稻田养鱼已经开始盛行于我国某些地区,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稻田养鱼相继经历了三次改革,提高了稻田种养的综合效益,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国家越发重视现代化农业的推广,第三次稻田养鱼的改革目标——解决粮食问题已经不再适宜当前形式,构建农业生态系统,成为稻田养鱼的关键。对此,黑龙江省稻田养鱼转型升级成为必然。
  1 稻田养鱼的概述与意义
  稻田养鱼,即以种植水稻为主,兼顾养鱼,通过人工建立起稻鱼共生的生态环境,将原有的稻田生态向更完整的生态环境转弯,达到水稻增产与鱼类丰收的最终目标。在稻田种养过程中,利用鱼类吃掉稻田中的杂草与害虫,而鱼排泄的粪便作为稻田肥料,为稻田生长提供更優良的条件,如此,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并且,该种种养方式,极大保障了稻米和鱼类的绿色健康。据悉,选择稻田养鱼,稻田通常能够增产一成左右。
  通常来讲,若仅种植水稻,为满足水稻所需要的营养,必须进行施肥,而化肥使用过程中,真正被水稻吸收的营养在35%之间,其余化肥直接被余留于水中、堆积在水稻内,导致农业污染。若仅养殖鱼类,为获取客观效益,养殖户需要向水中大量投放鱼饵,增加鱼类放养量,在鱼苗长成这一阶段,约有90%的有机物成为水污染源头。面对该种现象,将水稻种植与鱼产品养殖相结合,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简易生态系统,两者之间互利互惠,减少化肥、农药的施洒与饵的投放量,实现绿色生态农业,成为当前农业发展必然趋势。
  2 黑龙江省稻田养鱼转型中常见问题
  2.1 技术力量稍显薄弱
  在黑龙江地区,真正实施稻田养鱼的种植户并不多,因为,种植户的技术水平不足,很难保障水稻与鱼类的协调性,常出现鱼类投放较少,稻田仍然存在虫害与杂草,为保障鱼类健康,不能进行药物防治,人工除虫与除草,增大了种植户的工作量,稻田质量与产量受到影响;鱼类投放过多,害虫与杂草不能满足鱼类生长需求,影响了鱼类生长,甚至于,鱼转而以稻苗为食,稻田养鱼的作用难以发挥。
  2.2 政策扶持力度不足
  在稻田养鱼转型过程中,政策的扶持必不可缺,若缺乏政府政策的扶持,则意味着稻田养鱼转型升级中,缺乏政府帮助、缺少资金支持、缺乏技术支撑,很难调动群众积极性,抑制了稻田养鱼的发展。对此,尽可能提高政府扶持的时间与力度,具有重要意义。
  2.3 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稻田养鱼想要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市场与品牌,如此,方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提高当地经济效益。通常,稻田养鱼的水产多在城镇、乡村零售,产量大的也有通过贩运户批量销售到外地,一般水产售价普遍较低,种养效益并未得到显著提高,抑制了稻田养鱼的转型升级发展。
  3 黑龙江省稻田养鱼转型升级发展对策
  3.1 强化技术的支持
  面对稻田养鱼转型升级困难问题,加强技术支持非常必要。一方面,黑龙江政府应积极将技术人员下放,使省内种植户能够得到技术人员的专业指导,提高稻田养鱼的科学性,充分发挥稻田养鱼的效益。一方面,定期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农民稻田养护的技术水平,为稻田养鱼的转型奠定技术支撑。同时,鼓励当地农机部门、龙头企业等引进新型稻田种养技术,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稻田与鱼的协调性,提高生态农业的稳定性,推动稻田养护的普及与转型,进一步提高当地农业效益。
  3.2 提高政策保障
  在稻田养鱼发展阶段,只有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才能带动稻田养鱼的发展。如:若政府提出经济补偿类相关政策,调动群众展开稻田养鱼的动力;扶持政策的提出,能够为稻田养鱼的设施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促进稻田养鱼的技术推广,提高群众稻田养鱼意识。总之,在稻田养鱼转型发展中,加强政策支持,是普及稻田养鱼的重要措施。
  3.3 重视市场导向
  面对稻田养鱼产品缺乏竞争力问题,当地政府应重视,转变传统的重生产、轻管理的老旧观念,依照市场优质化的消费需求,选择具有黑龙江特色的种养品种,进行规模化、生态化生产,为本地稻田养鱼中的鱼产品做成品牌,提高本地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尽可能提高稻田养鱼的经济效益,推动种养的迅猛发展。
  4 结语
  黑龙江省作为著名的鱼米之乡,无论是鱼还是米都广受欢迎,但是,作为我国稻田种植大省,稻田养鱼作为一种生态、经济的种养方式,在当地发展速度并不快,升级转型更是因技术力量稍显薄弱,政策扶持力度不足,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受到阻碍。对此,强化技术的支持,提高政策保障,重视市场导向,推动稻田养鱼转型升级发展,带动当地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曹茸.稻鱼共生钱粮双增[N].农民日报,2012-08-06(1).
  [2]邱武梁.生态仁庄[J].百姓,2017(4):28.
  [3]张洪,袁泉,梁荣明.红田鱼无公害稻田养殖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10):325.
  [4]刘强,张佳.稻鱼共生稻田里的文化遗产[N].农民日报,2011-0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27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