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舞蹈表演教学中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式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传承性、创新性。实践中,民族民间舞蹈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诸多的问题:(1)传统教学模式落后;(2)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践”;(3)教学中没有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4)没有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为此,应该构建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平衡民族民间舞蹈的 “个性”和“共性”,注重实践教学,适当应用互联网技术,着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与鉴赏能力,综合运用课堂教学手段。
  [关    键   词]  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教学模式;互联网技术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5-0104-02
   中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的文明古国,由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民间舞就是文化差异的典型代表。中国民间舞类型多样,内容丰富,无不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民族民间舞一直以来都是高职舞蹈表演教学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民间民族舞蹈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教学方式也应该随之发生变化。
   一、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概述
   民间舞,顾名思义是普通群众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创造的舞蹈。民间舞蹈在舞蹈形式及流传的社会群体上具有民间性;而民族舞从地域、民族性角度来界定,指的是具备民族特性的舞蹈。民间舞蹈和民族舞蹈存在一致性:首先,二者都来源于普通群众的生活,在舞蹈的内容和形式上无不体现人们的生活现状;其次,二者都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等有密切的关系;最后,二者都有鲜明的特色,而这些特色是他们存在的基础。民族民间舞蹈具有以下特征。
   (一)民族民间舞蹈具有传承性
   民族民间舞蹈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样具有传承性。从传承的内容上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改变,民族民间舞蹈的内容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因此,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过程其实也是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焕发新的生命力的过程。从传承的方式上来看,民族民間舞蹈的主要传承方式是口耳相传。口耳相传保证了民族民间舞蹈精神内核完整、准确地传承,但是也缩小了民族民间舞蹈传播的范围。
   (二)民族民间舞蹈具有创新性
   民族民间舞蹈反映社会生活,但是却高于现实生活,这主要是因为民族民间舞蹈具有创新性。首先,民族民间舞蹈的内容具有创新性。人们通过舞蹈将脑海中的画面实现,想象转化为了现实。其次,民族民间舞蹈的配套设施具有创新性。舞蹈表演离不开服装、道具等基本配套设施。人们根据表演的不同情况,创造出不同的服装和道具,让舞蹈表演更加生动形象。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模式落后
   长期以来,传统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理论教学一般是口传心授,换句话说就是“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方法,这种方式缺乏互动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教授的理论知识,不利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产生需要学生具有探索精神,而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下,学生的探究水平很低。此外,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舞蹈传承的关键在于与时代紧密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民间民族舞蹈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而这种限定造成舞蹈的落后,不利于民间舞蹈的传承。
   (二)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传统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理论知识往往晦涩难懂,学生学习全凭记忆,因此,他们无法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虽然理论学习是民间舞蹈学习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从总体上说,民间舞蹈依然实践性很强,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根本无法真正理解理论知识,学生根本无法真正地理解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更不用说进一步创新和传承民间舞蹈了。
   (三)没有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教学活动中没有正确处理好民族民间舞蹈“个性”和“共性”的关系,将二者片面对立起来。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个性”,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只能对民族民间舞蹈形成片面、孤立的认识,不利于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和传承;而有的老师在教学中过于强调舞蹈的“共性”,学生无法抓住民族民间舞蹈的本质。民族民间舞蹈的特色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弱化,舞蹈种类之间逐渐趋同,舞蹈传承面临危机。
   (四)教学中没有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
   21世纪可以说是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期,它逐渐影响我们的生活、工作,可以说互联网技术进入民间舞蹈课堂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互联网技术进入课堂可以营造恰当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中,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运用互联网技术仅仅表现在运用PPT授课,并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
   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传统教学方式的完善
   (一)构建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民间舞蹈学习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课程内容应该以学生的兴趣点为中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兴趣一致时,无疑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老师应该依照学生的能力来设计课程的难度。课程的内容设计不宜过难,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也不宜过易,丧失课程内容存在的意义。在选择难度时,老师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让内容难易适中。此外,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也十分必要。在学生和老师的交流过程中往往可以碰撞出新的火花,加深学生对民间舞蹈的理解。    (二)平衡民族民间舞蹈的“个性”和“共性”
   民族民间舞蹈的“个性”其实就是其区别于其他舞蹈的特征,也是民族民间舞蹈存在的原因。这些“个性”让中国的舞蹈“百花齐放”。民族民间舞蹈的“共性”就是具备舞蹈的所有特征。民族民间舞蹈的“个性”并不排除“共性”。民族舞蹈往往是在保存自己独有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其他舞蹈的精髓,从而丰富自己的舞蹈内容。因此,在教学时,应当让学生以更宽容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民族民间舞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民族民间舞蹈的融合,实现舞蹈的创新和发展。我们需要特别注意,教学的过程中不能片面追求民族民间舞蹈的融合,应该在融合的过程中注重对舞蹈独特个性的保护。
   (三)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应该注重实践
   众所周知,民族民间舞蹈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只有当学生感受到当地的生活环境时,才能真正领会到民族民间舞蹈的精髓。首先,在民族舞蹈中的道具很多是生活的用具,甚至是劳动工具。比如,湖南侗族竹筒舞、钎担舞是使用日常劳作工具作为舞蹈道具,彝族烟盒舞以装烟丝的烟盒为道具。只有学生深入到生活中,亲眼看到这些道具,亲身感受他们的生活环境,才能真正理解舞蹈背后的意义。其次,民族民间舞蹈实际上传达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只有与當地人接触之后才能有切身的体会。由此可见,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必须以实践为基础,而这里的“实践”是指深入到民族、民间群众的生活,充分体验各民族的民间舞蹈动作特点,掌握其动律和风格。
   (四)民族民间舞教学可以适当应用互联网技术
   虽然,民族民间舞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仍然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作为铺垫。而在民族民间舞蹈理论教学中应用互联网技术无疑可以增强学习效果。首先,互联网技术可以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了解民族民间舞蹈。其次,可以让理论知识具体化,借助互联网,学生可以了解文字背后更多的内容,小到一个舞蹈动作的剖析,知道动作形态源于何处,从何而来;大到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把握动作的情感依据和脉络,了解这个民族的心理和情感。最后,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即时沟通,从而实现因材施教。
   (五)着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与鉴赏能力
   民族民间舞蹈来源于生活,但并不是一味的模仿生活,因此,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观察能力。观察的内容包括两方面:(1)舞蹈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找到舞蹈背后的生活原型;(2)找到舞蹈与生活的不同,从而体会艺术加工的魅力。老师应该让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细节的好习惯。只有细致地观察和了解生活以后,舞蹈才能跳得更真实、更生动。除了观察能力,还需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但是,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老师积极引导。
   (六)综合运用课堂教学手段
   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口传身授法、归纳法、对比法、引导法、发散思维法等,单独运用这些方法发挥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因此,教学中应该综合运用教学方法:(1)归纳法与对比法结合。归纳法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对比法是在归纳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比进一步突出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和特色,从而简化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学习效率。(2)引导法与发散思维法结合。引导法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或者学习方向出现偏差时,老师可以给予适时的引导。在引导法教学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高,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实现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
   四、结语
   民族民间舞蹈是人民群众物质与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创造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更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模仿、轻创新等情况。只有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探索出一条完善民间舞蹈教学的道路,从而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民族民间舞蹈。
   参考文献:
   [1]杨帆.对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思考和建议[J].大众文艺,2018(13):219.
   [2]李媛媛.论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J].好家长,2018(39):209-210.
   [3]潘镜如.关于民族文化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渗透思考[J].大众文艺,2016(16):230.
   [4]靳波.立足中华文化 传承民族精神:对不同民族舞蹈教学的思考[J].当代教研论丛,2016(1):110.
   [5]马啸.“单元式”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法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6]杨帆.关于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育的几点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7):51-52.
  编辑 陈鲜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42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