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代诗歌鉴赏课对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华民族各种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传承而不衰,至今仍有不可忽视的活力,尤其是古代诗歌更是有着极高的文学造诣,对于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充分的做好古代诗歌鉴赏课程的教学工作,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措施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并且以此为桥梁,丰富学生的文学积淀、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诗歌鉴赏 文学素养 培养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初步取得了成效,各项社会事业也在经济基础发展的基础上开始了进步的历程,特别是教育事业改革更是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过去的应试教育在今天已经不具备可行性和实效性,如何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更是如此,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势在必行,但文学素养培养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教师应该借助古代诗歌鉴赏课,对学生的文学素养进行培养。[1]
一、引导学生想象,体会诗人精神世界
古代诗歌中的绝大部分都具有相当程度的韵律美,且遣词造句非常精致,如果能够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常吟诵古代诗歌,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语感必定会得到相应的进步。学生在张口吟诵的过程中,将会很好的感受到诗中体现出来的情感,可以说反复诵读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另外,吟诵不能只是简单的重复诗歌内容。想象和思维拓展才是其关键所在,也就是说在吟诵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引導学生们想象诗歌描写的场景或者人物,这样一来学生们才能更好的体会到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并且在此基础上进入到诗人的精神世界中去。[2]
二、区分诗歌体裁,增加学生文化积淀
1.从山水田园诗赏析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山水诗和田园诗实际上都可以算作是写景诗,都是通过对某种自然风光进行描绘而后表达某种感情色彩,山水田园诗的特征就在于以景写情,也就是说作者描绘的每一个意象和每一个景色都是带有主观情感色彩的,有的是反衬有的是正向抒情不一而足,但是其作用都是相同的。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诗人有晋代的五柳先生陶渊明、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等也都曾经写出过山水田园的佳作。举个例子来说,《游山西村》实际上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诗,其通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以及“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这两句诗,短短二十八个字轻而易举的描绘出了村中风光,而后又以最后一句“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描绘了自己对农村淳朴单纯的民风的欣赏和喜爱。另外在讲解《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的教学工作中同样如此,教师应该首先带领学生将其中描写景色的意象整理出来,而后再通过对“小雨”、“草色”等意向的特点进行归纳,引导学生理解诗人所表达的对春日美景的欢喜之情。
2.从咏物诗赏析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咏物诗是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诗歌分类,想要读懂咏物言志的诗歌,必须要充分的感知作者在描写的事物中体现出来的感情,同时有一部分咏物诗的情感表达并不是特别明显,在遇到这种诗歌的时候教师应该着重的引导学生体会情感表达,从一些细微之处发现作者的感情。举个例子来说,《望岳》这首诗就是比较典型的咏物诗,作者通过对泰山壮阔景色的描绘展示着自己的抱负和决心。其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以及“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将泰山磅礴巍峨的景象描绘的淋漓尽致,最后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又直抒胸臆,将自己的抱负和胸中激荡的豪迈之气抒发的淋漓尽致。同时还有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诗就是《观沧海》,诗人通过对大海壮丽景色的描写表达出了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要将作为重点着重讲授,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诗歌赏析的技巧。[3]
3.从边塞诗赏析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边塞诗是一种通过描写战争或边塞风光来表达情感的诗歌种类,边塞诗具体表现了怎样的情感基调实际上与当时朝代的情况息息相关。比如说唐朝开元盛世期间的边塞诗就极尽豪迈奔放之意;而到了宋代尤其是南宋时期的边塞诗就开始略显颓势,诗人报国无门的感受或者是思念家乡的感情在诗中十分明显。想要鉴赏边塞诗必须要对其时代背景进行了解才能准确而清晰的把握诗歌内容。举个例子来说,在带领学生们学习《使至塞上》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就应该首先将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唐代的社会背景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明确诗歌的情感基调,而后带领学生们进行具体的诗句分析,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雁门太守行》也是十分具有代表意义的边塞诗,诗中描绘了悲壮惨烈的战争场面,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体会诗中情感,教师应对诗人李贺的生平做简单介绍,其所生活的时代藩镇割据叛乱不休,因此诗人在诗的末尾借燕昭王的典故,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报效朝廷的决心与情怀,将此类知识背景传达给学生有利于提高他们对诗歌的理解。[4]
4.从咏怀诗赏析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上文中我们提到了山水田园诗这种写景诗,咏怀诗则是即事抒怀,在带领学生们赏析咏怀诗的时候应该让他们能够区分开这两种诗歌。咏怀诗通常都是作者因为怎样的事件产生了某种感触,并且借助这种事件表达自己的情感,在鉴赏咏怀诗的时候应该明确作者所写之事再体会感情。最具有代表性的咏怀诗就是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通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这件事作为咏怀的出发点,通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短短十四个字将事情的缘由和时间描述清楚,而后又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将自己满怀愤懑以及对朋友的同情和思念之情书写出来。
结语
总而言之,在古代诗歌鉴赏课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文学素养进行培养。从不同的诗歌体裁分别入手,给学生们讲授如何鉴赏古诗,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渗透一定的文学知识,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陶文芬.诵读经典诗文,提高文化素养[J].未来英才,2017,(15):189.
[2]林东荣.诵读经典诗歌,提高学生文学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5,(26):107.
[3]黄桂梅.诵读经典古诗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J].成才之路,2015,(14):8.
[4]李家超.诵读经典古诗文,提升语文综合素养[J].课外语文(下),2018,(5):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54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