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职生职业认知现状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了解中职生职业认知现状对引导其以后就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根据笔者调查结果,具体分析中职生职业认知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分享笔者在此调查中获得的对中职生职业认知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中职生 职业认知 自我概念
  职业认知实质上是一个主动或被动认识职业的过程,它是指人在生活、学习、交往中形成的对某种职业的认识和评价。对中职生来说,职业认知至关重要。正确的职业认知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还能为以后就业打下基础,增强就业的稳定性。但笔者调查发现,中职生在职业认知方面普遍存在着诸多问题,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引起广大中职生和中职学校的重视。
  一、中职生职业认知存在的问题
  笔者调查发现,中职生虽普遍具备职业认知,但认知水平整体偏低,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专业认知不足。据笔者了解,部分中职学生完全不喜欢当前自己所学的专业,也很少有同学能明确表示将来会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实际上,三年的中职学习时间,在校时间只有两年。两年后就有同学直接选择就业,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留下复习,准备参加高考。有限的两年时间里,中职生的学习内容还是以文化课为主,实训和实习的机会对他们来说少之又少。不可否认,有的学校确实是没有实训条件。但这就导致大部分中职学校开设的课程与中学类似,甚至教学进程也一模一样。就算学生对专业知识感兴趣,教师可能也无法解释清楚,或者他们自己都没弄明白。比如,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对此很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专业方面的知识,个别老师却根本无法满足他们对知识的需求。所以,当提及专业知识和相关职业问题时,很多学生一脸茫然。他们根本不了解自己的专业,自然不知道将来的职业打算,更谈不上对专业的喜欢。
  第二、职业意识模糊。职业意识即就业意识或从业意识,包括职业认知意识、自信意识和技能意识等方面。它是指个人积极认识职业、追求职业成绩的一种心理活动。如果缺失了职业意识,学生的其他职业素质也就失去了基础。但在中职学生中,职业意识普遍模糊。有的认为“学生”也是一种职业,所以对就业没有什么积极性,只求有一定收入就行。有的学生甚至害怕就业,毕业以后对就业没有明确目标。比如,某职业学校的一名毕业生在两年内换了十二个单位,在很多单位连试用期都没坚持到。这不仅给企业留下不好的印象,也会深刻影响该生以后的职业发展。[1]
  第三、自我意识缺失。自我意识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但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在中职生职业教育系统中是缺失的。大部分中职生对自我的认知仅停留在兴趣爱好和优缺点上,对自己的价值观、能力和态度等心理素质缺乏深入的认识。在谈及自己未来希望从事的职业时,很多同学都没有明确的目标。有的同学过于自信,不能客观评估自己的能力,而有的同学极度缺乏自信,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这都是错误的自我认知。[2]
  由于自我认知的错误,很多中职学生无法制定出正确的职业目标。在现实与预想不一样时,他们无法快速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就无法适应就业后的变化。[3]
  第四、职业规划能力不足,这充分体现在中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规划等方面。很多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规划都深受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他们对未来职业规划存着较大希望,而这种希望往往与现实不符。他们在选择工作时,更偏向于薪酬高且较为舒适的职业,这也是目前中职生就业对口率不高的原因。这种职业价值观不但不利于本专业的发展,也会导致社会人才分布不均衡。职业规划能力较弱则体现在对职业信息获取能力不强和对行业发现前景了解较少等方面,这样的学生往往心态浮躁,不能长期稳定的工作在一个岗位。
  二、对中职生职业认知教育的启示
  1.根据职业行为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充分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根据职业岗位行为需要确立专业培养目标。这要求学校必须充分调研,由行业和专业专家进行专业的教学指导,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倒推专业培养的知识技能需求,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把生产作为载体,以项目推动教学
  只有充分调研才能把握教学规律,以此合理设置课程。课程以生产任务为载体,实现项目化教学。有些高职院校的中职专业已经进行大胆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为其他院校提供了典范。比如,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旨在培养石油化工、医药和环境监测等行业人才。传统教学模式下,要先学基础课程,然后学习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最后才学习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等专业课程。这种课程设置很容易使学生感觉所学内容离现实很远,也使其学到的知识必须通过转化才能应用于工作。同时,由于课程顺序的安排,前两年主要是学习基础知识和部分专业基础课。学生实践的机会很少,专业技能的训练就会欠缺。而改革后的课程以产品分析为主要内容,如食品分析、药品分析等。典型的产品进入课堂,让学生能真实了解实践环境。这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非常有益,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到的技能,更具实用性。
  3.参照岗位工作过程,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包括社会实践、课程实践和综合实训等,是区别于普通教学的一大特色,也是学生熟悉专业和了解职业的重要阶段。实践教学应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环节。近年来,职业学校加大了实训设备投入,意识到改善实训条件和增加实训课程比例的重要性。但迫于升学压力,中职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做的这些远远不够。中职学校应仔细研究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入企业专业人员,营造真实工作场景,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同时,学校要做到就业教育三年不断线,避免就业指导课程被压缩,给学生造成课程可有可无的感觉,这不利于学生职业认知能力的培养。学校还应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没有专业的教师,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就会丧失兴趣。只有建立专业的教师队伍,改革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职业认知教育质量。
  综上所知,中职生职业认知的现状虽不容乐观,但还是能够改善的。只要学校与教师共同努力,加上学生本身的进取,建立起正确的职业认知并不是难事。
  参考文献
  [1]李显贵.唤醒中职生的职业认知使其明确自身学习目标——开展学生工作过程知识竞赛活动启示[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9(02):30-32.
  [2]吕琴.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认知现状与培养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3]劉黎明.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8.
  作者简介
  尚宝莹,单位:黑龙江省黑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课题编号:ZG17037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60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