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情感教学在我国高校民族舞中的价值与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我国是由多民族共同组成的国家,由于地域不同,各民族人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各方面都有所差异,因此,形成的音乐、舞蹈等艺术文化也各有差别。我国的民族舞以其浓郁的地方人文气息与艺术内涵能够让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该民族的文化魅力,备受人们喜爱。随着现代化脚步的逐渐加快,各行各业都在寻找新的突破,以求跟上时代的脚步,实现更好的发展。民族舞教学也不例外。我国的民族舞历来扮演着历史“活化石”的角色,这门艺术不但记录着我国各民族人民千百年来生活、劳动的生活场景,更承担着传承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责任。本文通过我国高校中民族舞的教学现状来分析情感教学在其中的重要价值以及该如何促进高校民族舞中情感教学的实施,以期为我国民族舞教学事业作出贡献。
关键词:情感;教学;高校;民族舞
0 前言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舞蹈历来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也感染着每一个欣赏者。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为各民族舞蹈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资源,也因此造就了各具特色的舞蹈形式,它们与当地的戏曲、音乐等艺术形式完美融合,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域的风土民情,极大地丰富了舞蹈的形式与内涵。本文以情感教学在我国高校民族舞中的运用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从而积极推动该领域的良好发展。
1 我国高校民族舞教学的现状
我国拥有非常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造就了种类繁多的民间舞蹈,它们各自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各民族地域文化的象征,也是大众了解各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实行了民族舞蹈的课程教学,对相关的教学内容也进行了系统化的改善。有些高校采用的是技能与知识结合的方式,不但为学生开设专门的舞蹈技能教学课程,还增设了采风活动,让学生前往不同地域近距离接触民间艺人、民间舞,亲身参与舞蹈服饰、动作等活动的搜集工作,实践与理论的双重结合既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与实践性,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尽管目前我国高校民族舞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亟须解决。
首先,我国高校民族舞教学方式过于模式化,学习的资料欠缺、单一,因此,学生的学习过程就会显得较为枯燥。假设教师拥有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就能够为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中增添许多创新性的元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如果教师始终处于教学状态,舞台经验相对欠缺,创造能力便会薄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骤减。我国传统的民间舞由于形式有限,难免有些枯燥,作为朝气蓬勃的大学生,虽然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但对于新鲜事物的天然向往让他们在接受传统艺术的时候难免被动。其次,对于情感教学较为薄弱。我国民族舞的传统教学主要为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严格要求学生的每一个姿势与动作,大部分的精力都在关注学生的机能训练方面,而忽视了情感。诚然,这种忽视不仅指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未能关注学习内容中的情感因素,还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传递与教学,导致学生的表演技巧或许很熟练,但却不明白自己所表演的艺术内涵。这样的舞蹈表现出来的感情是空白的、没有生机的,无法与欣赏者达到艺术上的沟通。再次,教学工具的落后也是影响情感教学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民间舞教学大多忽视了让学生直观地参与到民族舞的欣赏与学习过程中,从地域文化与风土人情等信息中寻找舞蹈的灵魂所在。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恰好给高校教学提供了诸多便利,能够为情感教学增加助力,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情感教学的重要价值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我国有着丰富且深厚的民族文化历史,各民族艺术文化皆各具特色,民族舞蹈尤甚,其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内涵。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思维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再加上网络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很难意识到民族舞的价值。青年人崇尚开放、自由,而信息化的特点恰好满足他们的需求,网络化在满足青年人情感需求的同时也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高校、教师以及当代大学生应充分認识到网络文化的利弊,树立正确的民族舞学习观,重视其在高校的教育作用。作为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舞在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演绎民族舞时,表演者需要对自己所表演的内容有清晰的认识与深刻的理解,并能够感悟舞蹈中的情感变化,结合自己的理解将情感传达出来,从而完成民族舞的艺术表演。由此可见,情感是民族舞的表演主线。从某种角度而言,情感是舞蹈表演的灵魂,不同于歌唱、诗歌、绘画这种能够给观众带来直接情感体验的艺术,舞蹈的语言便是肢体,而赋予肢体语言的则是情感,这种情感更加丰富、更富有感染力。将情感教学作为民族舞教学的重点,是提升民族舞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承民族舞艺术文化的关键。
3 情感教学的具体措施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表演技法的传授,还应该提高学生对情感学习的认识程度,让学生从思想上懂得情感对于舞蹈表演的意义。教师可运用“动之以情”的方式,将情感融入对舞蹈的欣赏与审美活动中,以主观感受对作品的内容进行民族个性升华。其次,为适应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需求,当前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求也有所改变,舞蹈教学亦是如此。我们要将舞蹈学子培养成为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全方位的人才,而这种优秀人才的首要条件便是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日常的舞蹈学习、训练以及舞台表演即实践,学校开设的理论课程与采风活动即理论,只有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实践活动才能得以有效开展。任何艺术的学习仅依靠技术的堆积是无法感动人心的,理论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更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艺术情感的重要手段。再次,民族艺术的学习也是增强学生爱国热情、民族情感的良好机会,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我国灿烂、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如观看视频、阅读书籍、田野采风等等,加强学生对民族舞蹈艺术的理解与感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影响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因素。在当今的舞蹈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体,应该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更多的热情参与到民族舞的学习、创作与表演过程中,使教学质量有效提高。
4 结语
在我国高校民族舞教学体系中加入情感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目前国内舞蹈教学中过分重视技能的培训而忽视情感的重要性的状况;其次,对于学生在民族舞表演过程中僵硬、呆板等弊病都有所改善,从而能够使这些活态历史变得更具生命力。我国民族舞的发展与教学情况并不乐观,还需要相关工作者投入更多的心血去研究、改变、创新,更需要更多热爱民族舞艺术的人投身于这一传统艺术瑰宝。基于心理学领域的情感教学是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我国民族舞教学的发展需求。在舞蹈表演中细致把握情感,对我国民族舞的创作、教学或表演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教师应重视其价值所在,制定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案来提升学生对此方面的认识与学习观念,并加强学生对于民族舞文化、历史的了解,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把握舞蹈情感。
参考文献:
[1] 农布七林,格追.民族民间舞的传统继承与现代发展——由民间舞教学组合的编排谈起[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2).
[2] 张建.当前综合大学少数民族舞蹈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8).
[3] 方哲旭.关于民族舞蹈的编排激发与创新性研究[J].大众文艺,2013(4).
作者简介:李鑫汝(1983—),女,河南信阳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音乐舞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61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