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面向未来的中国作曲人才培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文化力量在我国综合国力中的占比越来越重,文化艺术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漸提高。为适应未来的音乐发展,对我国的作曲人才的培养已经被纳入了重要议程。在未来,包括音乐在内的文化市场,必然是“适者生存”的状态,既有无限可能的发展契机,又有不可避免的发展挑战。如何才能准确把握发展思路,稳步前行,是众多中国作曲家面临的问题。只有紧跟未来的时代趋势,强化作曲人才的培养,才能在未来的音乐市场上站稳脚跟。本文从培养作曲人才的意义着手,重点阐述培养策略,以期为高校教师提供一些教学建议。
  关键词:面向未来;中国;作曲人才培养
  0 引言
  音乐作为人们放松的方式之一,深得大家的喜爱,而这也给作曲人才带来了发展出路。我国作曲人才虽然在音乐创作方面取得了众多成就,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但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目前展示出来的成就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发展潜能还有待释放。民族音乐只有在作曲人才的不断创新下,才能迎合国民需求,并逐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扩大国际影响力。
  1 面向未来的中国作曲人才培养的意义阐述
  在消费升级的时代,人们不仅追求物质上的满足,也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而文化市场便成了精神世界的释放之地。音乐艺术也不例外。音乐艺术市场的维护与发展需要作曲人才的支持,才能长久不衰,故而对我国作曲人才的培养是适应现代消费形势的必然之道。[1]只有保证作曲人才的后盾力量,我国的音乐艺术市场才能不断创新、蒸蒸日上,从而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作曲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我们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外界条件的支持,如学院的课堂设置、提供的锻炼机会等,这就要求相关教师为其创造良好的培养环境。
  2 面向未来的中国作曲人才培养的策略分析
  2.1 中国民族音乐教学要及时开展,不断巩固
  任何人才的培养都不是简单就能实现的,需要建立一个长期可行的有效机制,对于我国的作曲人才的培育,也是如此。众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开始接触中国民族音乐,当时投身音乐学习可能只是受某一位教师的影响,从而走上了深造之路。同时,不可否认,在以往年代,“满堂灌”是主要的教学模式,其效果在当时是可观的,但随着时代的改变,这种教学方式已经被逐步淘汰了。纯粹照搬课本的理论,或者纯粹设置一个曲目随便考核,会导致学生知识掌握不扎实。因此,教师应该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及时贯穿民族音乐知识,观察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是否存有热情,并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帮助其不断巩固知识、技巧。
  2.2 突破常规模式,紧跟音乐的时代发展
  在创作曲目的人才中,很多人把重心转移到了中国乐器上。根据对乐器的了解,再加上所需的曲目格调,创作出了别具一格的音乐风格,这是突破常规模式的表现,更是对作曲的创新。[2]这些新颖的作曲,兼具现代性和国际性,自然更容易走出国门。而对于民族音乐,很多人误以为是要完全继承,实际上这是老一套的做法。音乐也会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从而产生各种新的音乐形态。很多作曲人才并非不尊重民族音乐,而是以民族音乐为参考,结合所处时代特点,创造出看似脱离民族音乐的曲目,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是值得肯定的。
  2.3 加强正面引导,促使阶段性“风格作曲”达标
  由于追求创新的呼声不断,导致很多作曲人在思想观念上存在错误意识,如过度解读个性发展,对民族音乐这种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对中国乐器过度排斥等等。这种思想是非常危险的,需要相关教师纠正。另外,学生的阶段性“风格作曲”的培养也需要纳入教学计划中,使学生的作曲水平达到一定标准。在每一种风格曲目的培养中,必须遵循步步为营的原则,不能过于急躁,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最终得不偿失。因此,教师在教学上要科学安排每一个课程,只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失兴趣,才能切实掌握作曲要点,达到学习目标。
  2.4 引领中国音乐文化创新发展,扩大国际影响力
  我国的民族音乐,保留其根基是基础,但最关键的是还要积极面向未来,引领中国音乐文化的创新发展,才能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影响力。这并不是否认传统音乐的作用,而是紧跟时代的进步,实现由“自在”到“自为”的飞跃,从“归纳性”的创作上升到“抽象性”创作。其具体表现,又反映在调性研究上。调性的探索不仅能使我们对外国音乐有正确的认知,还能突破我国传统音乐的局限,从大格局上作曲,将更多的曲目传播到全世界范围,扩大我国音乐文化的影响力。
  3 结语
  在新时代和新形势的背景下,我国文化市场的影响力也在逐渐增强。做好面向未来的作曲人才的培养计划,是大势所趋,是顺应形势的要求,也是对相关教师提出的新的教学目标。作曲人才的培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最终实现预期培养目标。如注重民族音乐,在教学方式上突破常规、敢于创新,同时加强正面引导,引领中国音乐文化创新发展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作曲人才的有效培养。相信在正确的培养策略下,在未来的文化市场上,我国的作曲人才一定会越来越多,并在音乐上作出不可忽略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周勤如.面向未来的中国作曲人才培养[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7(04):10-15.
  [2] 王安军.普通高校作曲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4(6):106-108.
  作者简介:陈德(1963—),男,海南澄迈人,中专,三级演奏员,研究方向:器乐演奏与作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63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