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舞蹈教学改革路径以及发展战略的若干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当前我国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在高校教育中,更多的领导将学校发展重点放到学生素质教育上,在高校课程教学中,舞蹈教学已经成为每个高校学生必学的教学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舞蹈教学,能够使学生在练习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身体的协调能力,促进学生今后的综合性发展。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改革方法
  由于舞蹈教学在高校所开设的时间较短,因此当前高校舞蹈教学中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为了凸显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高校的舞蹈教师应当根据当前时代的特征,对高校的舞蹈教学体系进行有效的改革,使学生能够在当前高校舞蹈教学课堂中提升自身的舞蹈水平及文化修养。高校舞蹈教师应当对高校舞蹈教学课堂的改革路径进行深入分析,为高校舞蹈教学课程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促进高校舞蹈教学的持续性发展。
  1 高校舞蹈教学改革的作用
  1.1 凸显舞蹈的艺术价值
  在对高校舞蹈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了解舞蹈教学的本质,舞蹈教学本身是一门艺术性课程,主要要求教师在教学课堂中让学生能够根据音乐的节拍来协调身体的各个动作,或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用身体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使学生能够在舞蹈这门艺术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舞蹈能力和艺术修养。[1]另外,舞蹈也是一门语言,学生在进行舞蹈训练时,能够感觉舞蹈中的艺术价值和情感价值,有利于学生在舞蹈过程中感受舞蹈背后所蕴含的情感,不断受到舞蹈学习的艺术熏陶,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在大部分高校中,一些学生选择学习舞蹈课程,不光是为了陶冶自身情操,还是为了经过专业化的训练成为一名专业的舞蹈艺术者,能够对我国传统的舞蹈艺术进行传承和发展。为了使高校舞蹈教学有序开展,高校领导应当对舞蹈艺术的发展形势和发展内涵进行全面的分析,根据当前时代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育目标,对高校舞蹈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学生能够在高校舞蹈教学课程中学习到一些优雅的动作,提升其艺术情操。可以看出,对高校的舞蹈教學进行改革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和潮流,对高校舞蹈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有利于凸显高校的教学目的。
  1.2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高校开展的舞蹈艺术教学中,各种训练动作都包含较为丰富的情感,学生在长期的锻炼中不仅可以受到音乐的熏陶,还可以在舞蹈过程中感受舞蹈动作所表达的情感。每一个舞蹈动作的背后都有其代表意义和代表情感,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舞蹈教学时,应当充分挖掘舞蹈背后的价值意义,使学生全面了解舞蹈背后的故事,接受舞蹈故事所传达的情感和内涵。一些舞蹈中蕴含着正能量的信息,学生在学习这类舞蹈时,有助于形成较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在高校素质教育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较为牢固的专业知识,还要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具备较为完善的思想道德水平。舞蹈不仅仅是一门形体艺术,还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舞蹈是一门语言,反映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情感。因此,高校在开展舞蹈教学时,应当充分认识舞蹈教学的价值,教师在高校舞蹈教学课堂中,应当首先对学生讲述舞蹈背后的故事,使学生能够带着个人情感来完成相关舞蹈动作,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学生在练习舞蹈的过程中,还应对自身的随机应变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进行有效的锻炼。在学习舞蹈动作时,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理解能力来记忆相关动作。舞蹈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一些突发情况,这时就考验了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综上所述,高校舞蹈教学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形体美,还有助于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1.3 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舞蹈和音乐一样,都能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享受。当学生在生活或者学习中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或者大量的学业带来许多压力时,学生都可以通过舞蹈来宣泄心中消极的情绪。并且,学生在练习舞蹈的过程中需要运用更多的耐心来练好一些动作,这在无形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耐心。学生通过舞蹈释放自身的消极情绪后会重新树立对生活的自信,学生会重新看待生活中的一些阻碍,重新审视自身的压力,从而保证自身的心理健康发展。[2]另外,一些学生为了练好某一舞蹈动作,需要在练习过程中不断对一些细节性动作进行练习,整个过程中需要学生付出相对多的努力,并且在舞蹈练习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的困难,需要学生一一克服。因此,高校舞蹈教学不仅是对学生身体协调能力的考验,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学生在练习舞蹈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能够锻炼学生的顽强意志,学生可以将这种坚强意志运用到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从而促进自身今后的发展。综上所述,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能够在练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消极情绪宣泄能力,促进自身的身心发展。
  2 高校舞蹈教学现状
  2.1 教学体系不完善
  由于高校开展舞蹈教学课程的时间较短,因此一些教师在实际舞蹈教学中并没有根据学生当前的舞蹈水平和艺术修养来合理安排课程内容,这就导致实际高校舞蹈教学并不能对学生的艺术修养进行提高,高校舞蹈教学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价值。另外,在高校舞蹈课程教学中,对于课程设计和课程内容方面的安排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由于教师在课堂开始之前并没有对学生的舞蹈水平和学生感兴趣的舞蹈进行了解,教师所开展的舞蹈教学并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积极性。随着当前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所接受的信息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大学生喜欢的舞蹈类型和舞蹈内容也发生了变化。部分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高校学生对现代舞和芭蕾舞等最感兴趣,但是在高校实际舞蹈课程教学中,教师所安排的内容大多数都是民族舞蹈,并且高校舞蹈教学是选修课程,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一些学生并不看重舞蹈课程,也无法调动自身的学习兴趣,使得高校舞蹈教学在实际发展和教学过程中受到了诸多阻碍。
  2.2 没有明确开展舞蹈教学的意义
  一些高校领导在学校中开设舞蹈教学,只是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可以看出,一些学校领导根本没有认识到舞蹈教学对学生的作用和意义,因此,这部分领导也没有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开展舞蹈课程教学,导致当前大部分高校中的舞蹈教学形同虚设。一些学校领导也没有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来进行辅助教学,使得一些对舞蹈感兴趣的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因为设备和教学资源的局限性,最终放弃对舞蹈的学习。另外,一些教师认为高校舞蹈课程是一门选修课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也没有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完善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手段,使得当前高校舞蹈教学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一些教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教学方法太过单一,只是让学生根据音乐跳出相应的动作即可,并没有对舞蹈背后的教学价值和教学意义向学生传达,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丧失对舞蹈课程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一些高校甚至会取消舞蹈教学这门课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领导也应当改善自身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理念,深入分析舞蹈教学对学生的作用,并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充实高校舞蹈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舞蹈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舞蹈水平和艺术修养。   3 改善高校舞蹈课堂教学的途径
  3.1 完善高校舞蹈教学体系
  高校想要促进舞蹈教学的持续性发展,应当从当前高校舞蹈教学所出现的问题出发,对高校舞蹈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进行积极改革,使得显现出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首先,教师需要做的是根据高校舞蹈教学现状来进一步完善舞蹈教学体系,要求教师在课堂开始之前,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身体协调能力,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来针对性地开展舞蹈教学。[3]对于教师来说,还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以及身体动作的协调性。教师应当在教学课堂中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发挥自身特长,再加上教师对学生动作的指导,相信学生很快就能提高自身的舞蹈水平。另外,舞蹈课程虽然是一门艺术性课程,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应当明确自身的教学职责,为学生今后的发展考虑,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自己的舞蹈特长来进行学习。当今社会急缺专业性的舞蹈人才,教师要在课堂开始之前,充分了解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和对人才的需求,根据当前时代发展的趋势和要求,重点对学生的舞蹈能力进行提高。为了使高校舞蹈教学能够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保证课堂的有序进行,教师还可以在舞蹈教学开始之前通过网络来搜集一些优秀的教学资料,再结合学生的舞蹈学习现状,制定出符合自己教学风格的高校舞蹈教学课堂,使得高校舞蹈教学内容和体系得到不断的完善。
  3.2 加强舞蹈教师师资力量建设
  为了从整体上提高高校舞蹈教学的质量和水平,高校领导也应当根据当前舞蹈教学课程的发展现状,在学校范围内打造一支更加专业并且具有高水平的舞蹈教学团队,使得高校舞蹈教学更加具有规范性。为了不断提高高校舞蹈教师的教学水平,高校领导还可以定期组织舞蹈教师到其他专业性的舞蹈学校学习,了解当前时代下先进的舞蹈教学手段和舞蹈教学设备,教师也要在外出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吸收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学成果和教学经验,再结合本校学生的舞蹈水平和舞蹈练习情况,创造出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4]另外,在传统舞蹈教学中,由于教师所设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学生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并不能进行高效化的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对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教师可以利用编舞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教师还要保证课堂所教的内容有趣味性,相关的舞蹈动作符合学生当前的认知特点,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一直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调动自身的积极性,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
  3.3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在传统高校教育中,舞蹈教学是一门选修课程,所以大部分学生认为舞蹈是一门不务正业或无用的学科,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为了改善学生对高校舞蹈教学的印象,教师要在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舞蹈背后的艺术价值,让学生重新了解舞蹈課程,随着教学课堂的不断推进,学生就会在主观层面上改变对舞蹈学习的态度和认识,从而有利于学生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完成相关动作。教师还要在实际教学中将舞蹈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向学生传达,使学生了解舞蹈教学对其的作用。同时,教师还要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积极改变自身的教学地位,将课堂教学的主导由教师变为学生,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地位,还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全面了解舞蹈知识,激发舞蹈学习乐趣,再加上教师对学生学习思路的引导,相信学生很快就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舞蹈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舞蹈水平和艺术情操不断提高。
  4 结语
  高校舞蹈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高校领导要重视舞蹈教学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来辅助高校舞蹈课程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舞蹈水平开展相关的舞蹈教学,以提高高校舞蹈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姝婷.高校舞蹈教学中对现代舞的引用[J].北方音乐,2015(11).
  [2] 李洁.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改革路径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5(7).
  [3] 刘声超.高校民间舞蹈教学的发展趋势及改革路径[J].北方音乐,2016(36).
  [4] 刘华.高校舞蹈教学改革的现实困境与突围路径[J].大众文艺,2017(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69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