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审美之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许多人长期生活在都市环境中。城市公共空间就成了大众每天生活必须面对、长期接触的外部环境,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必然会对人们的心理变化产生极大的影响,引起人们一系列心理活动,并与城市大众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当与人的审美情趣相联系,从而突显出其美学价值。针对我国当前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现状,文章提出相应对策,积极探索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建构促进大众身心和谐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心理;审美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19)03-0080-04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19.03.014
Abstract:There has been a sharp increase in urban population since the mid-1990s with the accelerating urbanization in China, as more people need to live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 quite long. The urban public space thus becomes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 public must face and contact with for a long time in their daily life. It surely will exert great influence on people’s psychological changes, initiates their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and thus closely connects th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lives of the urban folk. During the connection, it is significant to highlight the aesthetic values by finding ou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designs of urban public space and people’s aesthetic tastes. This essay conducts an active exploration to construct an urban public space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people’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by focusing on the status quo of designs of urban public space in our country and offering some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urban public space; psychology; aesthetics
人的心理是對客观现实的反映,对客观现实具有依存性。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它有着极强的时空特点,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场所会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征。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就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紧密,相处时间较长的外界环境。
一
城市空间是一座城市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的开放空间体,包括自然空间和人工空间两部分。自然空间环境指自然地理、景观、山地、林地、绿地等,它构成了城市的自然特色。人工空间环境指广场、街道、公园、巷子、庭院等。这些元素是一个城市空间文化品质的重要标志。城市空间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场所,它是一个城市的舞台。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一公共区域不再仅仅局限于满足人的自身环境的生理需求,更多的是要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城市空间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城市中的常住居民,还是匆匆而过的旅行者都会对城市产生自己的印象。
而审美是与审美主体及客体都紧密关联的,且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和时代性价值。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审美主体为其中的民众,包括常去的附近居民、上班族,以及偶然路过的行人和游客等。审美客体即为公共空间本身,包括由公共环境中的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小品等各种元素构建出的不同空间,或开敞、或私密,具有聚拢、缓冲或疏散人群等物质功能以及放松、愉悦、兴奋、感动等精神功能。不同地区的城市公共空间,由于地形地势、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的差异,以及历史文化、民俗民风等人文背景的不同,应展现出各具特点的地域性特征,如建筑小品、植物选择、空间开敞度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进步、材料更新、世界各地文化交流等种种因素综合的影响,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体现出时代性的审美价值,应更加注重人文因素和感受体验,更加关怀人与人、人与环境、环境与环境之间的交流,具有较强的设计伦理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全设计”理念。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们具有社会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主体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美感就是审美主体对客观现实美的主观感受,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即人类的审美意识。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美感能力,其中就包含着审美心理的过程。环境能够改变人的情绪、心境,不同的空间环境能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城市公共空间主要由建筑、树林、地面、水面、雕塑等元素构成。由于不同的结合方式及环境特点,形成了不同的空间形态。公共空间设计作为现代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持续发展的现代城市高品质生存环境的提升,对公众情感理念的传达,起着重要的作用,加之人类的审美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对美的追求渗透到了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每一个角落。公共空间的设计作者,只有掌握了人的心理体验状况,掌握公众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心理体验,才能更好地了解公众喜好。 二
从我国城市空间设计工作的现状来看到,由于城市设计缺乏科学的范式引导,我国城市设计貌似控制合理,但总体城市空间设计结果即不如人意。开发商根本不具备集体行动的公共意识,各个城市费尽心力打造的特色化名片和地标性建筑,出現了极其严重的公共资源私人化现象,采用合法手段亲自营造出来的低劣城市空间,成为设计理念迷失的表征。
伴随着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范式的迷失,相应的空间形态信息的传递完全缺失,导致总体规划层面上的整体城市设计和系统景观规划,虽然形成了与空间形态相关建筑的密度高度、开发的广度强度等意念形态,但整个流程所采用的逻辑路径偏向功能控制,缺少城市特色层面的控制方法与控制要素的研发与设计。加之官方审美理念的盛行,导致我国城镇化建设出现了城市设计审美情趣理念迷失,并在很大程度上,放纵了政府好大喜功的跨越式发展。宏伟蓝图的设计理念,也成为了政府设计规划城市的主要参照指标。大量历史街区和文物古迹被成片摧毁,传统的建筑理念被不断自我否定。因此,要建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空间,就有必要在我国城市设计中充分考虑大众审美情趣理念。
一直以来,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从规划建设到实施建设的整个过程基本上由开发群体与具体职能部门掌控,城市居民基本无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在各个设计方案中基本未能体现公众需求与偏好。往往出现了城市设计中对“以人为本”思想理念的缺乏,使得一些居民活动的公共空间严重不足,导致许多人口密度较大的社区,因城市公共空间短缺引发的矛盾时有发生。
城市公共空间是服务于人的,应根据不同地点、不同服务对象选择不同的空间营构方式,应具备多样性与丰富性。如美国纽约的中央公园,作为园林空间发展第四个阶段的典型作品,呈狭长型几乎贯穿曼哈顿,空间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及植物元素,营构出了流动线通畅、空间形式多样、视觉层次丰富的城市公共空间,即Open Space System,开放空间系统,有效地缓解了城市化程度过高带来的空气污染,为附近居民及上班族提供了休闲、放松、运动、休闲的自然环境,也成为了吸引游客、行人的城市地标性公共空间。
人是城市公共空间活动的主体,公共空间的营造就应遵循人的活动规律、行动特点。因此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以满足人对空间数量和形态的需求和偏好为出发点。而我国城市空间设计多热衷于大广场、大绿地,忽视了根据原有地形而建更多自然之美的空间,忽视了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的公共空间的建设。
固然,大广场、大绿地能满足人们聚拢、集会的功能需求,但过于开敞的空间形式忽略了人们的私密性需求,散步、休憩、约会等城市空间功能适应度降低。且广场、绿地往往在视觉层次上过于直白简单,难以满足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人群的舒适性需求。
另外,大广场、大绿地往往源自对城市自身定位的不准确、无特色,盲目追求面积、体量、气势的局限造成的等等,在许多时候扬短避长,未能体现城市公共空间的真实价值。例如柯布西耶为印度旁遮普邦昌迪加尔所作的规划设计,之所以引起争议,就是因为过于“概念化”,将城市地域性特征完全摒弃,甚至忽视了城市居民的居住感受,城市公共空间空旷而单调。又如贵州省贵阳市的人民广场,之前的设计中,两座14.5米高的蓝色“玻璃金字塔”为主要审美对象,虽然为地下的购物中心提供了入口及部分采光,但与城市地域特征毫无关系,审美的精神价值显得牵强。改建后的人民广场,主要审美构成为“筑韵”,是一件造型为4组8件芦笙的大型雕塑,贵阳简称之“筑”及贵州多民族聚居特征皆有所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名片”的功效。
三
优秀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不仅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也能在自然条件下,给人带来美的体验。并且传达的内涵也至真至化,符合人类最真实最核心的人文精神。我国城市公共审美,必须体现中国梦特色,使公共空间设计与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相吻合。本文认为空间设计工作需要加强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增强文化自信,倡导地域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并重。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人员要对地域文化进行充分地认识和了解,充分保护城市公共空间文化形成的各种自然要素,要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反映地域文化,贴近当地人的生居原貌。同时,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掌握公共空间设计的时代脉搏,掌握先进理念,将先进的设计手法与地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传承与创新并重。
纵观历史,奥斯曼的巴黎城市规划、我国的传统建筑改造,都经历了自上而下的公共审美考验,在日积月累的持续修建过程中,城市设计的历史保护,延续了传统文化的命脉,保护了历史悠久的建筑,体现了共同的文化审美诉求。
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指出我们应该看到自身文化传承中的美与真,在学会欣赏优秀传统文化之美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取长补短,使传承之美在现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实现新的审美价值。我们应在充分了解城市自身特色的基础上,有选择有方式地运用现代技术、材料,营造有地域特色和审美内涵的公共空间。例如2003年开始建设的美国曼哈顿的高线公园(High Line Park),就是利用了旧有的铁路路线设计具有时代感的、审美价值的城市公共空间。高线公园是在废弃的货运路线基础上修建而成,这条路线本来准备拆除,但附近的居民提出了抗议,他们认为这条铁路承载着他们的记忆和城市的历史,为城市的繁荣立下过汗马功劳,一旦拆除,这段历史也就不再鲜活。经过多方探讨,最后将铁路沿线设计成了步道、小广场、植物群落等与铁道融合的城市公共空间,既满足了公众对城市多样性公共空间的需求,又提供了良好丰富的视觉景观环境,集物质性功能与精神性审美于一体,是在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等特征前提下,创造优良公共活动空间的精彩范例。无独有偶,巴黎在20世纪90年代建设的绿荫步道公园、澳大利亚悉尼在2015年建设的货线公园(The Goods Line),也都是将城市公共环境与原有铁道结合,形成了舒适、优美的公共人群集散空间。这些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充分认识到城市自身的优点或是特点,与现代的环境设计理念充分结合,为城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带了新思路新方向。 其次,建立公共空间设计的大众参与机制,落实公共审美集权。审美选择虽然带有公共性,但由于无法实现全员的充分参与,就会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并有可能丧失审美情趣的多元表达。然而,现实生活中,毫无关联并且自发实现的多样性,正是导致城市特色消失的关键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与地域风貌,拥有同等重要的审美价值,自下而上的时间积淀和自上而下的集权理念,都是在提倡基于地缘认同的地域主义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承正是城市建设体现公共审美的现实路径。此外,提倡在某种程度上排斥非地域主义,拒绝舶来的海外主义消费观念,是坚守中国梦内涵的重要体现。
公共空间设计的最终评定,是由公众决定的。所以,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在空间设计整个过程中都应该广泛吸纳公众的建议与意见。前期听取其意见和建议,最终的公共空间设计方案,能把公众的相关建议体现其中。公共空间设计工作者,在设计工作中就是一个个人情感表达的过程。为了达到唤起大众内在的心理感应,就需要设计者将自己的个人情感主动融入到大众的共性情感之中来,从而让大众理解和接受,使政府的有限权利、设计人员的个人情感与公众的主人翁精神有机结合起来。
适度的集权是实现设计审美的保障。享誉世界的国际都市巴黎,以及大眾普遍认同的极具特色的地方建筑,都是通过集权手段实现公共审美的典型代表。在城市设计的过程中,集权是局部和暂时的,城市习惯的培育是整体且长久的目标。当城市特色成为大众的集体审美时,城市习惯也就成为人们自觉维护的标志。
最后,需要加强人文关怀。公共空间是公众日常生活接触最多的区域。为促进公众身心和谐发展。公共空间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强调人性化和宜居性。让公众真正感知到公共空间人文关怀的情怀,真切感受到自己生活品质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效果越来越受到广大市民的重视与喜爱。市民认识到舒适的居住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不仅使人身心得到放松,而且还能陶冶人的性情,净华人们的心灵,还能使城市形象得到提升。人是城市空间环境的设计者和使用者,这其中必然包含了不能回避的情感问题,为了使城市空间的设计达到美感与可用性高度统一,必须关注城市空间环境给人们的情感带来的影响力,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并充满情趣,将传承与创新结合起来,实现我国城市建设的公共审美转型。
参考文献:
[1] 甘欣悦,龙瀛.新数据环境下的量化案例借鉴方法及其规划设计应用[J].国际城市规划,2018(06).
[2] 单卓然,李鸿飞.人工智能影响下城乡规划机构、技术与职业新态势及应对策略[J]. 规划师,2018(11).
[3] 张小平,李鹏,魏培峰.宜居目标导向下的总体城市设计方法与淄博市实践 [J]. 规划师,2018(11).
[4] 牛强,鄢金明,夏源.城市设计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概述 [J].国际城市规划,2017(06).
(责任编辑:涂 艳 杨 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92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