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心理拓展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传统体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只能做到对学生的“育体”,而在教育改革大背景下,体育课程还做到对学生的“育心”,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与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心理拓展活动与体育教学的关系,对心理拓展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进行了研究,希望可以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学方式。
关键词:体育教学 心理拓展活动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6(c)-0104-02
现阶段,许多小学生因家长的过分溺爱造成其无论是心理承受能力抑或是心理抗压能力都相对较差,加之当下教育,并没有针对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采取相应的教育手段,这对于小学生今后的成长十分不利。因此,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心理拓展活动的实践研究,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1 小学体育教学与心理拓展活动的契合点
1.1 小学体育教学结合心理拓展活动的必要性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结合心理拓展活动十分必要。
第一,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当下小学体育教学形式单一,在学生做完热身之后,教师除了安排长跑等体育任务之外,就是让学生自主游戏,而心理拓展活动可以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让所有学生参与到游戏中。
第二,符合教育改革要求。在新教改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需要做出改变,作为诸多课程中的一种,不仅仅需要做好“育体”,还需要做好“育心”,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第三,可以培养学生的适应性。心理拓展活动具有很强的延展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根据活动内容的不同产生不同难易程度,同时活动地点、活动形式、活动器材也会不同,这就需要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可以对其进行适应,并且在短时间内读懂游戏规则和游戏流程,同时在活动中还需要适应压力,并不是所有活动都可以一次通过。
第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游戏规则进行了解,并思考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或者是游戏漏洞,并且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摸索,总结经验才能完成任务,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思维能力。
1.2 小学体育教学应用心理拓展活动的可行性
对于针对小学体育教学与心理拓展训练结合的可行性分析,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
首先,心理拓展活动与体育教学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学主体是学生,心理拓展活动的参与者也是学生,并且体育教学和心理拓展活动,都是通过锻炼活动来达到相应目的,学生同样可以从活动中收获乐趣[1]。在参与过程中,二者都习惯应用小组合作、成果展示的方法进行游戏,都可以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协同作战过程中,让学生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其次,心理拓展活动对于场地以及相关设备的要求并不高,往往只需要“一张报纸”“一对双杠”“三棵树”就可以进行活动,而小学现有的相关教育资源可以很好满足活动需求。
最后,当下小学体育教师队伍水平不断提升,很多体育教师都可以满足心理拓展活动指导需求,并且体育教师具有很强的责任心,组织能力也十分突出,可以在活动中起到串联和引导作用[2]。即使一些体育教师第一次进行心理拓展活动,只需对流程熟悉,完全可以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调整。结合以上内容,小学体育教学与心理拓展活动结合具有鲜明的可行性。
2 小学体育教学中心理拓展活动的实践
2.1 融冰项目——增强学生适应性
融冰项目适合小学各个年级段的学生,尤其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教师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自己记住所有学生名字,也需要让学生彼此之间熟悉。例如,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握手相识”这一心理拓展活动,可以快速的让学生认识自己同学[3]。活动设定时间为10~15min,所有学生在教师指定区域内进行随意散步,并且在散步过程中两两学生进行握手,握手之后两名学生需要互相介绍,介绍之后继续散步,寻找下一个“不相识”的同学,时间停止之后,教师布置介绍任务,指定两名学生,让其中一个学生介绍其他同学,给另一个学生认识,比如“我把这位同学介绍给你,他叫XXX”。活动中要求每个同学都必须与不同学握手,并在介绍环节,将认识的学生介绍给其他同学。在游戏结束之后,根据学生转介绍的数量给予鼓励,或者是颁发奖品,并询问学生本次活动中收获了什么,让学生积极发言,并在发言之后对课程进行总结。在以上游戏过程中,学生原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较为陌生,没有朋友,经过本次心理拓展活动,学生可以迅速适应“陌生人”从而交到朋友,并且进一步增强学生社交能力。
2.2 信任项目——提升学生信任意识
信任项目是心理拓展活动中最为常见,同时又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在参与信任项目中,学生可以通过活动增加对彼此的信任,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诚信人生”有很大好处。信任项目适应性虽然比较广泛,但还是需要根据各阶段成长情況进行活动内容选择。例如在高年级中“信任背摔”活动应用较为广泛。在活动之前,教师将所有学生,根据相应的男女比例,分为7人一组或者是5人一组,小组中两两学生双手紧握,并依次排开,剩余一名同学背对其他同学闭眼向后仰。刚开始“背摔”的同学会存在顾虑,教师可以选择8名身体强壮的学生亲自进行演示,以此让“背摔”同学对保护自己的同学建立一个初步信任。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地上铺设垫子,防止因失误造成学生摔伤。此活动之后,学生对于信任必将会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并且在活动中学生还需要克服恐惧心理,增强了学生心理素质,完成对学生心理的教育。
2.3 挑战项目——培养学生自信心
挑战项目可以让学生在活动收获自信,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性格。但是挑战项目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场地以及“道具”的要求将会更高,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不同情况选择开展。例如,在翻爬逃生墙活动中,教师根据不同阶段孩子的身高设置“逃生墙”高度,并且根据学生力量情况,将“逃生墙”改变为高度较高的台阶等。学生在攀爬过程中,需要在底部设置“人梯”其余学生将会通过人梯进行攀爬,在攀爬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可以在地上铺设垫子,在其他同学进行攀爬的时候,其余学生需要围在“人梯”周围,并且双手做向上支撑动作,教师在活动中为了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可以邀请多个教师协同开展活动。在所有同学都上去之后,将会剩下“人梯”同学在墙下,此时活动并不算结束,上面的同学需要应用合理的方法,将下面仅剩的一个同学拉拽到“墙上”。这个时候“墙上”的学生会开动脑筋,最终可以选择用衣服绑扎成一个“布绳”将最后一个同学拉上来。在完成之后,学生们会异常激动,甚至是“大喊大叫”,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彼此间的通力合作下完成,将会极大增加学生的信心,即使以后在生活中面对看似无法解决的困难,也不会轻言放弃,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十分重要。
3 结语
综上所述,心里拓展活动与体育教学可以很好地进行结合,并且结合后的教学可以达到对学生“育体”和“育心”的和谐并举,这对于小学阶段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十分重要。本文结合了心里拓展活动与体育教学的契合点,从信任、挑战等项目中体现对学生的“育心”教学。
参考文献
[1] 黄裕明.浅谈心理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结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8(1):206-207.
[2] 徐淑清,刘丹,张天琦.以生命对话生命 以真诚开启真诚——辽宁省大连汇文中学心理拓展活动课的实践历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10):43-44.
[3] 郭豪杰.黄河水院开展学生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实践与探索[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7(3):65-6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16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