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以及分析其应对措施。方法:本文通过选取我院在2017年12月-2018年11月收治患者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检验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对1 000例患者进行2 000 次检验,其中检验失误率440 例(22%),在检验的准备阶段失误率65.9%(290/440),样本采集阶段的失误率20.5%(90/440),在样本处理阶段的失误率13.6%(60/440)。结论:对于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较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综合主观和客观因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提高检验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血液;临床医学检验;应当措施;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821.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6-088-01
  临床医学检验是对取自人体的样本进行生物学、遗传学等各方面的科学检验,从而判断人体的状况,为医疗诊断提供参考信息的工作。常规的医学检测包含血常规检测、尿常规检测等[1]。现代医学检验依靠各项专用的医疗设备,其质量与设备技术的高低、状态的好坏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检验器械不断提升更新,检验质量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检验环境不达标、检验流程存在漏洞;医护人员在采集样本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导致两个患者的样本发生混淆;检验设备老化等原因都会影响到医生诊断工作的准确性,如果无法及时发现患者生病的根本原因,也就无法开展有效的药物治疗。如果对重大疾病的诊断出现失误,还会耽误患者最佳的治疗时机。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通过选取我院在2017年12月-2018年11月收治患者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女分别为580例和420例;年龄5~70 岁,平均(38.7±9.6)岁;共进行2 000次检验,其中血液检验 750 次,生化检验600次,尿沉渣检验450次,便分析检验200次。
  1.2 方法
  (1)前期:要在正式的检测工作开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首先,要告知每一位参与本次实验的人员严格按照血常规检测前期的要求去做,要监督每个人是否做到了空腹检测。其次,要熟悉整个检测工作的流程,注重细节,针对实际检测工作中容易出现错误的环节,多加练习。最后,要保证所有样本采集设备的清洁[2]。(2)检测期:实际检测工作中,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操作流程逐步执行,在抽取血样的时候,要确保采集的血液样本足量,足质并且要在采集完成后,在对血液样本进行标记的过程中,再次仔细核对被采样人的身份信息。除此以外,在实际采集血样前,要对采集器进行观察,发现采集器内是否存在颗粒状杂质,如果有要及时更换。(3)化验期:此阶段主要是对所有采集到的血液样本进行化验,要选用正确的操作设备,在化验期间不能触碰化验仪器,或者中途停止化验。
  1.3 判定标准
  对样本的检验结果进行断定,临床上的标准主要有 3 种:①检验的结果与事先预期的情况明显不符,则应当再次进行检验,若得出上 1 次的检验结果产生问题,则将上 1 次检验记录为检验失误。②若在样本检验的过程中,发生了样本丢失、损坏等情况,则一律记录为检验失误。③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若检验结果出现失效的情况,则记录为检验失误。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纳入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行 t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1 000 例患者,共进行检验 2 000次,其中有检验失误的情况出现 440例,整体检验失误的概率 22%。其中在检验之前的准备阶段出现失误290例,失误率65.9%,其中因患者未遵循检验规定270 例(61.4% ),服用药物的影响 20 例(4.5%)。在样本采集的阶段出现失误 90例,失误率20.5%,其中因为患者情绪影响10例(2.3%),样本采集部位和采集时间错误65例(14.8%),保存器皿不合格15例(3.4%)。在样本的处理阶段出现失误 60例,失误率 13.6%,其中样本丢失 5 例(1.1%),样本损坏11例(2.5%),样本混淆14例(3.2%),设备故障8例(1.8%),数据处理失误9例(2.0%),标记失误13例(3.0%)。
  3 讨论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中可以发现,影响检验质量控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按照检验的过程可以将其分为检验前的影响因素、样本采集时的因素和样本检验中的因素。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医院每日需要接受的患者数量庞大,使得临床检查的工作量不断增加。其中在检验的准备阶段和样本的采集阶段对检验质量影响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在以后的检验工作中,应当以这两个环节为重点开展改进工作。在完善规范制度的基础上,利用抽查的方式对其结果进行检查,避免主观判断的错误。另一方面,在样本的处理阶段,因为处理程序和设备的工作有其自定的模式,所以在以后的处理过程中,应当在保持规范化操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操作的程序和要求,并让医护人员严格执行。还需要对工作人员的态度进行纠正,避免怠工、敷衍等情况的出现。另外,医院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宣传工作,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患者留存的样本能够达到标准。由医院的相关人员对患者进行知识宣传,让患者知晓检验的注意事项,并对患者的疑问作出解答。
  针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检验的质量和水平。首先,需要加强检验科和其他科室的协调工作,使得检验工作更具针对性。医学检验的目的是为了患者的病情诊断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只有检验科提供的检查报告的准确性得到保证,其他科室的医师才能制定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案。因此,双方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沟通协调,保持信息的及时沟通。检验科应当多听取其他科室的建议,对检验工作进行改进,更新工作方法,提高检验质量。其他科室也应当加强学习,了解检验方法的更新情况,能够知晓检验报告的意义。只有双方加强合作,才能互相促进,及时纠正工作中的疏漏和存在的問题,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其次,需要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医学检验是现代医院必不可缺的一个科室。因此在其中的检验人员应当有更好的知识水平和工
  作能力,要对自己的工作有足够的重视,并有责任心地对每一项检验工作保持细心认真的态度。能够与患者进行友善的沟通,向患者了解病情,并能够以自身的医学知识向患者对检验的结果作出解释。需要有足够的专业素养,能够在宣传工作中有效传达注意事项,并帮助患者消除对检查的不安心理。检验人员还应当与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建立起良好的沟通联系,及时地了解临床病情,对诊断进行验证 。 另 外,因为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检验人员还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熟练掌握先进的检验设备,并遵循操作的规范化要求进行检验工作,避免因为操作失误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提高检验的质量[3]。
  综上所述,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第一,对患者加强医学常识的宣传教育;第二,对临床医学检验相关医护人员做好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使每一名相关工作人员都能准确掌握工作标准,做好各环节工作。第三对检验科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督促工作人员持续学习,严格遵守各项工作流程、制度。
  参考文献:
  [1]梁虹.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及现状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22):150-152.
  [2]周瑞恒.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9):144.
  [3]张艳华.观察临床医学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04):106-1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18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