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壮族文化符号在文化创意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深入挖掘广西壮族文化符号的应用价值,对保障文化创意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文章着重分析了壮族文化符号与文化创意设计的关系,并从设计价值、文化传播价值和品牌衍生价值方面阐述其价值的所在,同时剖析现今壮族文化符号应用的现状及不足,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有助于壮族文化符号融合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得到新的发展。
  关键词:壮族文化符号;文化创意设计;产品设计;价值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广西省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壮族文化符号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可持续设计研究”(2017KY1354)。
  现今,文化创意产业、创意经济正在中国快速发展,各地政府都将其视为新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及增长点予以积极的关注与支持。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念。这不仅表明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更说明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而想要发展好文化创意产业其核心正是要提升文化创意设计水平。而如何加深拓宽文化创意设计,设计者们往往都会从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入手,利用地域特有文化符号进行提炼融合整理,进而设计出符合当代人需求的产品。然而就文化创意设计现状来看,这些文化符号的运用都不够深入,同质化现象严重。因此本文以壮族文化符号为例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正确认识文化符号与文化创意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而认知民族文化符号在文化创意设计中的价值,以保障文化创意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升设计产品的价值和文化底蕴,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一、壮族文化符号与文化创意设计的关系
  符号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全部的文化或文明都依赖于符号。正确使用符号的能力使文化得以产生,也正是对符号的使用使文化延续成为可能。”[1]而符号的内涵和意义又是文化所赋予的。因此文化符号就是特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凝结。壮族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其世世代代主要生活在广西这片土地上,其特有的历史、地域、饮食、风俗、图形文化沉淀出来的壮族文化符号正是壮族人在历史长河中提炼出来的精神表达的具象化,是体现壮族民族的形象化、社群区别的精神诉求标志,是壮族文化的载体。
  在现今消费社会下,文化创意产业设计出来的文创产品对于消费者而言,不仅仅是产品功能性的消费,更是符号的消费、地位的表达、个性的象征。带有壮族文化符号的文化创意产品不仅能够满足壮族本民族消费者精神需求,让他们能从这些产品及设计中获得对身份的归属、精神的认同,更能让来到这个地区想要了解壮族文化的消费者有了一个渠道,在购买这些产品的时候不仅是在购买产品的使用功能,更是在和壮族文化进行对话与交流,而且壮族文化符号具有独一无二的设计、文化传播价值、品牌价值。通过在文化创意设计中有效运用壮族文化符號的精髓,更能凸显广西壮族人民的独特性、地域性,更适宜壮族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因此在创意设计过程中,将壮族文化符号作为设计核心,有效运用壮族文化符号的精髓,借助创意设计产品中的语义延伸,展现设计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特征是创意产品设计过程中必要的策略。
  二、壮族文化符号在文化创意设计中的价值
  (一)壮族文化符号的设计再创造价值
  基于地域范围的文化创意设计大多都有当地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投射。而设计者要想更好地标识产品识别度和独特性,丰富设计的主旨,深化设计内涵,提升设计的价值,就必须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因此想提升广西文化创意设计水平,打造广西特色产品名片,壮族文化符号的合理运用和持续挖掘就必不可少。在设计创意中可以提炼应用壮族特有的图形文化符号,如列入世界遗产中壮族的艺术瑰宝——花山崖画中呈现蛙形的红色人物形象,或造型沉稳大气配以几何纹饰、太阳纹、云雷纹、翔鹭纹等纹饰的壮族铜鼓图形,或有着中国四大名锦之称的图案生动、色彩明亮、纹样繁多的壮锦图样等,这些具象的显性元素。加深拓宽,深入解读应用壮族文化符号中的历史、神话、风俗等具有更高层次的蕴含民族文化意识与价值的隐性元素,如布洛陀信仰、唱山歌、抛绣球等文化内容与活动。这些符号元素不仅为常见的旅游纪念品、产品包装等文化创意设计提供内容支撑,更对集成创意产业链,如主题公园、休闲旅游、形象衍生品的设计再创造都有着较大的价值。
  (二)壮族文化符号的文化传播价值
  文化创意设计产品中的文化符号能够为用户带来一定的精神享受和文化体验。带有壮族文化符号的文化创意设计产品除了有产品功能外,更是被赋予了壮族民族特征、地域文化、精神理念等壮民族文化内涵在其中。而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体验的同时,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壮族文化的信息传递。利用这种信息传播方式,设计产品不仅能将壮族文化渗透到消费者生活中、体验中,更能在使用过程中影响消费者对壮族文化的认知、感受、价值理念。如“麽乜”(壮语译音,即神祖的意思)吉祥物香囊,它是百色市右江上游地区壮族特有的民间吉祥饰物,是当地壮族民间传统工艺品之一 ,其造型是勇士伸开四肢拥抱龙珠,寓意是守护太阳、拥抱希望,其外部用土布、壮锦,内部填充艾草、香草、五加皮等十几种中药材料,散发着香味,驱蚊辟邪。由它做的吉祥物挂机、耳环、配饰等产品在人们使用时可以美化生活,更让消费者了解“麽乜”的传说,传播了文化,传承了壮族传统。诸如此类的文化创意设计产品不仅有旺盛、永恒的艺术生命力,也利于壮族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
  (三)壮族文化符号的品牌衍生价值
  文化创意设计的产品都是以目标消费者的诉求为基础。而随着现今社会物质的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逐步转向精神文化消费,带有文化属性的商品开始越来越受欢迎,成为现今商品消费的新趋势。这些有文化属性的商品的创新设计往往不局限于一款或一类产品的设计开发,而是通过衍生品的设计扩大文化属性的认知。将各类产品或各系列产品统一起来的就是文化符号的嵌入。文化符号构建的文化创意设计产品品牌,不仅能拓展产品范围,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并且在后期能促进品牌的提升,促使产品成为传播文化的名片,提升民族及地域形象。   三、壮族文化符号在文化创意设计中的
  应用现状及策略
  (一)深度挖掘壮族文化符号特色,避免梳理与挖掘不足导致同质化现象出现
  近几年在利用壮族文化进行文化创意设计开发的过程中,对壮族文化内涵、文化符号挖掘甚少,很多设计者依赖以前提炼好的文化符号元素,重复使用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新意。而文化创意设计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对文化需求逐步加深,不满足于十年不变的设计产品,更不喜欢符号元素随意混搭、相互抄袭、设计品味低、产品粗制滥造的设计。在文化升级、消费升级的年代,消费者审美品味和对产品品质的要求都逐步提高。这要求设计者在设计前需要对壮族文化进行更深入解读、学习和了解。只有真正认识壮族文化,理解文化符号属性,感受符号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和故事,这样才能更好地挖掘产品与文化的结合点,合理地把壮族文化元素运用到现今的文化创意设计中。让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市场巧妙融合,将潜在的文化价值转换为设计作品,增加其吸引力。
  (二)加强壮族文化符号认知,避免滥用及错误使用
  现代设计在中国发展日趋成熟,设计师们也逐步明白好的设计需要有自身风格,需要有独特亮点,许多设计师们纷纷从民族文化符号中提取灵感。近年来广西各类产品中具有壮族民族文化特色的设计不在少数,运用壮族文化元素及符号成为一种流行。但各个民族文化符号都是各民族历史沉淀下来的精华,其独特与内涵是需要深入了解及解读的。有些设计者在设计前并没有对壮族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在设计作品中的壮族文化符号表现,有些生搬硬套,有些简单拼接组合,有些不对其背后文化内涵探析,错误乱用。这不仅失去了壮族文化符号的独特性,让消费者对壮族文化有所误解,更是对壮族文化的亵渎。
  (三)迎合消费者心理需求,提升文化创意产品的品牌优势
  尽管广西壯族文化资源丰富,但具有品牌效应及品牌意识的文化创意产品并不多,很多文化创意产品在设计之初就没有品牌概念、品牌规划,后期围绕产品做的设计、推广调性不统一,可持续性、系统性难以为继。虽然前期设计研发产品投入巨大但收效甚微或产品大众忠诚度较差,效益不佳。这提示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们,在产品设计之初就应该有品牌规划介入。一方面强调产品特色性原则,突出塑造品牌独特的、鲜明的个性特征,增强被消费者认知、识别的特点,塑造不同于其他产品的品牌特色。一方面强调在塑造品牌形象的过程中,要保持各要素的高度统一性和系统性,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产品及企业品牌形象的塑造,这样才能提升消费者对产品及企业的认可,提升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信誉度,提升广西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值和规模。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壮族文化符号化运用于文化创意设计中,既可提升产品文化属性,也开辟传播传承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本文通过明确壮族文化符号在文化创意设计中的关系与价值,分析其应用现状及策略,提出要提炼文化符号,探索和运用这些文化符号,融会贯通当今的审美意识和市场价值,契合时代的脉搏,使产品设计与地域文化相辅相成,以此促使创意产品行业得到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莱斯利.A.怀特.文化的科学:人类与文明研究[M].沈原,黄克克,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2]张慧芳.位置消费论岗[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3]刘轶.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范式的分野与反思[J].现代传播,2007(1).
  [4]吴剑锋.从“符号”到“意象”——传统文化在中国当代设计艺术中的诗性表达[J].浙江社会科学,2016(11).
  [5]杨玲,李洋,陆冀宁.面向地域文化的系列化产品创意设计[J].包装工程,2015(11).
  [6]卢润德,张晓春,宁绍强.广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探析[J].中国广告,2009(1).
  作者单位: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37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