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审美感知力在中学现代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语言理解与表达在现代社会交际中具有不可衡量的作用,在现今的中学语文教学中,突出学生的阅读审美感知力是十分重要的,其不仅涉及至对文学艺术作品的直接感知与审美熏陶,也是应对题型各异、花样百般的升学考试现代文阅读试题的核心能力。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完成课程标准的设置的同时,提升学生于课堂之外的延伸意义才是现代教育的成功。
【关键词】现代文;教学;审美感知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过程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是重要的模块之一。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现代文的教学往往与中学写作要求相挂钩,要求学生在完成阅读目标的同时,掌握写作的基本要求,二者相辅。在2015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语文)中提到考试所涉及的能力目标,分为两种类型:一種是现代文精读,着眼于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情感体验、感受领悟以及创造性理解能力的考查;要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理清思路、要点 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学生阅读的水平,要从“形象、情感、语言”等方面考查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另一种是现代文略读,重在考查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二者都集中于考查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品位的自主体验和感悟。由此可见,关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自我领悟,是现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现今,语文教学存在的困境在于,教师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依照课程标准作为课程设置的思路与教学目标,但是一旦教学面临应试的要求之时,所谓的语文审美性、阅读性、人文性等方面的语言能力的培养几乎成了无稽之谈。上至学校面临着升学率考察问题,下至学生家长的高校、名校情结,而夹杂于学校体制与家长厚望的教师则处于夹板状态,一方面是人文情怀迫使他们不得不完成既定的语文教育达到的感知目标,另一方面是现实情境促使他们不得不调整教学策略,以求在语文教育理念与应试升学压力之间达到平衡。那么,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该如何将课程标准有机地融合于应试对于学生的解题要求,从而不失培养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审美感知力的意义倾向呢?
一、重感想还是重分析?
关于文章思想的解读,体现为语文教师侧重于文章的主题与意义解读,继而直接将关于文章的结论与既定的认识输入给学生,忽视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产生的第一感觉。实际上,将大部分精力投入于老师的讲解实际上是一种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教学行为,若是教师以“讲”为主,考试主要考学生“听”的效果,那么,便成为一种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不是将语文教育视为一种内在精神与个人文化素养的必需工具,而是升学路上不得不学习的任务,导致学生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乐趣,也断送了学生在未来人生道路上与文字继续产生共鸣的直观体验。
那么,“学生为什么上完了课就不知该学什么呢?主要是缺少自己学习的兴趣。课上听得有趣不会必然转化为学得有趣。能让学生自己享受到成功读写的喜悦,才是语文教师应该努力追求的。”要让师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教与学的乐趣,“提倡让学生诉说感想体会,各自说出从课文中读出了什么,哪里受启发,为何受感动,怎样被说服,都要做到言必有据”。所谓“有据”,就是要结合课文语句来谈,尽量通过文句的诵读与揣摩去唤起映现、联想、想象等心理体验,自然也包括必要的认知与推理。而如何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文章的内涵与审美属性,便体现于“诵读”的意义。
二、让学生“说”,言必有据
“如果说真有什么最优化的语文教学法,那就是直接地熟练地阅读文本,达到心与言谋,神与文通。”提倡用诵读的方法去整体感知,在抒发自我见解的同时,加之以语文教师正确分析引导。所以,现代文教学是注重阅读过程而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结论的教学。而延伸的实际操作方法,如陈日亮在其访谈录中所言:“紧紧抓住语言教学来培育文心和训练方法习惯。一般地讲,像熟诵深思,整体领会,局部揣摩,寻绎比较,语境参照,提要概括,联系拓展,自问试答等等。”让学生养成善于阅读的能力与习惯,形成自我感知文章意义的审美视角,体现为善于从文章的上下文与字里行间观察文章的内部关系,同时参照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等,以此加以引证发挥,完成对文章阅读体验的整个流程。
教学过程中,“提倡让学生诉说感想体会,各自说出从课文中读出了什么,哪里受启发,为何受感动,怎样被说服,都要做到言必有据。”若是空谈个人对文章的理解,会导致偏离文章基本意义的后果。赖瑞云在其《混沌阅读》一书中指出,文章虽具有多义性,但始终存在着一个核心意义,作为各种文艺解读的基本参照。自我解读并不是无水之源,而是基于对文章基本意义的阐述上而加以提升、概括的。要想达到合理的审美感知力的体验,师生都要关注精读的重要性,所谓精读,是指“一方面要面对作品本身的精读,另一方面不要仅仅停留于作品本身的精读,而又要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推广开来,略读其他书籍”。教学过程中,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才能创造课堂价值的最大化。课堂内,学生基于对书本的直观感受,分享自我的看法,但若是在课外有先前阅读的经验,便可以更好地在教师的教学中进入文本,形成言之有理、有据的审美体验表达。也就是说,让学生学会在审美对象中不计功利性,纯粹性地进行文章的审美阅读与体验,达到与审美对象的一体,进行自我摸索。
三、融入实际题型思考
语言基础知识的获得与阅读文章的感知能力的评判标准,便是考试形式。在教学中让学生形成好的学习习惯,而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必要的训练与强化。我们反对机械性的应试教育性的训练,但是合理、有机地阅读训练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在获得文章教育意义的同时,拥有应对各种试题与考试的基础能力,这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附加效果。陈日亮说过,“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要使一个人的语言自发行为变成自觉行为,使之合乎规范切于需要”。也就是说,学习能力的养成是要纳入于一定的考核与规定之中,才会久成习惯。学生的能力有限,其认知领域的局限性导致其对于文章的阅读水平亦停留在特殊的阶段,“读者想象类型的片面性,会造成外观层次的某些歪曲;对审美相关性质迟钝的感受力,会剥夺这些性质的具体化;对作品中描绘人物的心理状态缺乏敏感的同情,会把再现客观层次的内容改变成对它不利的东西,并因此阻碍了某些形而上学性质的呈现”。所以,教师的引导与有效的训练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训练中完成认知领域的扩大。
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不忘融入对应试性思维的引导,是当前语文教育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紧密联系语境,理解词句、章段的内涵与表现形式的特殊处(这就迫使我们必须把审美感受和技能训练、课内和课外完美地结合起来)。”可见,在教学过程与教学反馈中寻求、实施合乎中学生实际的、科学的、有效的训练方式,是两全之道。一方面,避免由于应试的解题方式阻碍了语文教学的正规教育目的,另一方面,在检测中明白了所谓的考查实际上是“万变不离其宗”,而所谓的“宗”便是学生拥有感知文本、解读文本、应对各种文本的能力,这才是语文教育的取胜之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考试技巧的展示与文本解读相结合是可取的,但其中最为基本的还是要完成学生的审美感知力的培养,若是一味注重应试能力的训练,一旦离开学校,学生便失去阅读考试之外的现代文感知的基础能力,这是教育的失败,也是功利化教育理念导致的社会文化缺失。
四、结语
中学生的文艺阅读的能力若是能在学校教师的合理的指导之下,拥有基本的认知能力,在课余时间,增加广泛的阅读量,那么,阅读能力的提高便是水到渠成之事。“文学的艺术作品的真正功能在于使读者能够对一个审美对象进行适当的审美具体化。”学生阅读能力的体现便在于能够对文章中的审美对象进行具体化的想象与延伸,若是能形成敏锐的审美感知力,那么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大千事物,无一不是写作题材的来源。因为阅读与写作具有直接关联的关系。所以,有效地实现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审美感知力,也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一举两得之法,当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迅,邱德奎.古池新鉴1996—2006年福州一中教师论文选[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2]赖瑞云.混沌阅读[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3]【波】罗曼·英加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M].陈燕谷,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作者简介:黄在文,1968年生,福建省华安县人,福建省华安县第三中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38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