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科研工作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发展及应用日趋成熟,已逐渐深入到农业科研工作中的各个方面。计算机已成为促进农业生产管理科学化、农业生产过程控制自动化和农业科研、农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本文阐述了计算机发展趋势,分析了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科研生产中的应用,探讨了我国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上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农业科研;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1 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1.1 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在农业生产中有了网络信息技术,可以获得更多有效信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未来天气情况进行预测,以便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二是对农作物病虫害病因进行分析,以利于生产中及时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避免不必要损失;三是可以对土壤pH值进行检测,只有当土壤pH值调整至适宜范围,才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四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可以搜索相关新品种特征、栽培技术、产量潜力、适应区域等特点,以利于农民朋友对新品种进行较全面的了解。
1.2 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信息收集中的作用
我国农村受地理位置、人文和自然环境等条件制约,偏远地区的农民获取信息渠道贫乏,缺乏农业技术指导,增产难。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可以为农民所用。比如,在农民播种过程中遇到一些疑难杂症时,就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相关知识的搜索,有些农产品网站还可提供最新农产品供求信息与在线交易服务平台,为农产品找到更好的销路。
1.3 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科研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科研中普及与推广,为农业科研工作带来了研究成效,推动农业科研工作的顺利发展。例如,农业科研人员在进行花生人工杂交授粉技术时,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在网络上查找最新的花生育种技术,确定并掌握相应的人工杂交技术是搞好花生新品种选育的前提,也可以对整个过程更好地了解和定位,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农业科研中,可以帮助科研人员节省查阅文献资料的时间,这样科研工作者可以把更充裕的时间,投入到农作物的试验与研究中去。
2 信息技术在农业科研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近20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但由于发展历史不长及我国工业化程度较低等种种原因,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2.1 农业信息技术总体水平不高
现代农业的操作与实践者大部分是来自于农民,而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信息化意识比较薄弱,利用信息的能力也不强,导致跟不上现在科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有些农民想把计算机运用到现代农业生产中,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特别是对计算机操作与使用不熟悉,导致很多人有心无力,这种现状在我国还是比较大的问题。
2.2 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不足
目前,我国已围绕省、市、县逐步形成三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但在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上比较落后,还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主要表现在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欠佳,大部分农村地区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不够完备,网络还没辐射到农民最急需的基层乡镇,对农业生产中遇到的疑难杂症起不到指导作用,未能发挥出网络的优势,从而形成“最后一公里”问题。
2.3 信息质量低,无法满足农业发展需求
由于农业信息科研和信息服务部门无法得到市场机制的有效调控,从而导致了农业信息资源库的信息产品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生产信息多、市场信息少,综合信息多、专业有效的信息少,宣传的、为领导提供参考的东西多,而真正能起到指导农民生产、为农户增收增效的信息却少之又少。农民是农业信息的最终使用者,对应该选择使用何种农业信息却常常缺少自主权,农民急需的信息又难以获得;另一方面,由于农业信息地区差别很大,各地区的特定数据资源库没有很好建立,很多省、县、市尚未致力于本地农业信息资源库建设,因而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远不能满足农业科研在選题立项、研究与应用各环节对相关技术成果信息的需要。
3 结语
在当今人们逐渐走进网络的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已逐渐渗透到农业领域,我们必须从行动和本质上真正重视计算机技术,并行之有效地运用到现代农业生产中,这样才能给农民朋友们在农业生产中带来实质性增收、增效。
[参考文献]
[1] 熊春林,符少辉.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的构成及其关系[J].甘肃社会科学,2014(05).
[2] 李东涛,林海波.浅谈“数字农业”[J].现代化农业,2003(10).
[3] 李秀峰,孙志国.关于我国农业大数据研究与应用诌议[J].农业网络信息,2016(11).
[4] 董惠.现阶段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J].南方农机,2016(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60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