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控机床与编程》考核模式改革方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对课程进行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基本理论与掌握实践技能情况的重要手段。随着教学模式深入改革,课程考核模式也在不断的进行着改革,以期最大限度反应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本文在分析《数控机床与编程》课程以往考试模式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创新了考核模式,详细阐述了该课程考核模式改革具体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数控机床与编程》;考核模式;改革
  文献标识码:A
  《数控机床与编程》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专业课程,内容包含数控编程基础知识、数控加工工艺、数控机床编程及操作等知识,涵盖内容多,实践性强。该课程考核采用传统考试形式:笔试+闭卷,重视了理论知识,忽略了知识的实际应用,主要表现为:其一,考试内容注重理论知识,轻视实践能力,致使理论与实践脱离;其二,考试重结果轻过程,不能真实反应学生水平;其三,考试形式单一化,无法全面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应用及实践能力,达不到培养目标。本文通过学生学习《数控机床与编程》课程后,应当知道什么、应当会或能干什么的目标,理论以够用为原则,以加强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导思想,改变以往固有一些考核模式,使考核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控机床与编程》课程考核模式改革方案。
  一、平时成绩考核
  按照学院目前的平时成绩考核项目,平时成绩主要从考勤、提问、测验、实训、工单五项来考查。教师必须公正、公平地给出各项成绩,借助即时性的量化考核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规范学生的行为,为激励学生平时各方面的表现,体现平时成绩的重要性,平时成绩的比例占期末总分的50%。
  二、期末考试组织形式
  打破期末两小时笔试+闭卷的答卷模式,改善学生靠机械性地记、背、突击或存在一些不可取的途径通过考试的现状,创新期末考核模式。在综合考虑学生学完本课程应当会什么的目标,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以生产实际当中常见的基本轴类零件为主,使学生学会基本轴类零件的工艺分析、刀具装夹、零件加工、零件检测等,同时通过团队协作,培養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激发创新能力、基本技能展现等,进行现场给分。(1)分值:占总分50%。(2)出题形式:以学习《数控机床与编程》应该具备的技能为主,并能够通过实践达到对《数控机床与编程》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进一步理解,依托《数控机床与编程》实训的设备、工具等,归纳、提炼出一定数量的基本技能方面的题目。(3)题量:题库总量20道。(4)考试形式:由于学生数量近500名,只能根据班级分批安排进实训室进行考试,考试前将所有题目以卡片形式做好,学生进入实室训开始抽题,每人限抽一张卡片,抽到相同卡片的学生,组成临时考试小组,每组不超过四人,小组协同完成实践考试题目。教师根据小组整体表现和个人表现实行现场打分。(5)考试时间:60分钟。
  三、考试说明
  (1)考试分小组进行,每组成员题目一样,但每人答一份试卷;(2)机床操作部分共同完成,现场评定贡献大小分数;(3)每小组考试时间最长不超60分钟,根据考试时间长短酌情加减分;(4)每小组机床操作完毕后请及时离开考场,以方便下一组使用机床;(5)考试加工任务零件图已经共享,请各小组积极做提前准备,考试时随机抽取一份试卷,每份试卷只有一个零件图;(6)考试前请每人提交关于所有加工零件的编程手写准备资料,一是以此评定最后一次作业成绩,二是作为完成答卷的直接参考;三是作为团队协作个人分数评定的参考。对于不提交者扣除本学期作业成绩50%,另外扣除小组成员每人团队协作分数10分,所以小组成员确定后,希望成员之间互相督促,共同提前完成所有题目内容,提交形式为A4纸,装订一起,交卷时一同上交。
  四、考试完成内容及成绩评定
  (1)第一道大题为基础知识部分,待试卷发放后根据题目完成(20分)。(2)第二道大题为编程及加工(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所抽取的试卷题目,60分)。①在图上标出工件坐标系。②写出工艺分析。
  请用文字简单说明加工工序,掉头加工一定要说明先加工哪一端,然后填写下面表格。
  ③编写加工程序(掉头加工必须注释清楚加工长度范围,换刀程序段必须注释清楚换刀加工任务,程序输入机床时注释部分不输入)。这一部分的加工程序需要先写在纸制试卷上,然后在机床输入,进行程序仿真调试,确定无误后,修改试卷上工艺及加工程序,然后进行加工。④评分标准与考核记录(本表分数共60分)。
  (3)第三道大题为团队协作、贡献大小(共20分)。这一部分的分值说明,在前面的考试说明中已经详细分配,在此不在详细叙述。
  五、结语
  通过《数控机床与编程》课程的考核方案实施,能最大限度反应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激发了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了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交流加强。同时老师在实施的过程中,查漏补缺,对自身进行学习、提高。虽然该课程的考核,已经进行了很大的改革,但是,结合学校的学生情况,还存在学生人数多、老师数量少,实训设备紧张的问题,致使考核效果还不是很满意,今后还要在考核方案上进行修改。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4):5-11.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彭湘蓉.浅析《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改革[J].职业中旬,2011(3).
  作者简介:何冬花(1982-),女,陕西商洛人,工学学士,讲师,主要从事机械工程的教学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73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