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当前中职院校数控加工专业中,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作为最核心的专业课程,其集数控车床编程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于一体,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性。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在实际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教学中,需要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以此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分析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的必要性,并进一步对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措施进行具体阐述。
[关 键 词]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训室;教材;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2-0238-0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院校数控加工专业为了能够培养出一批满足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需要在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中加快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步伐,基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及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控车床编程和操作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一、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的必要性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是我校数控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编程知识和具有操作数控车床的能力。但由于中职院校学生对理论学习缺乏兴趣,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往往无法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无法真正掌握具体的编程方法和机床的操作技能。基于这种情况,实施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改革,即应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法,打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集中教学环节,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之间边教、边学和边做,构建素质与技能培养的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在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一体化教学改革中,在整个教学环节,通过将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做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通过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更熟练地掌握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的理论知识和实训技能,因此需要加大对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一体化教学的研究和探索。
二、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建立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一体化实训室
由于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的问题,无法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在一体化实训室进行教学,教师能够将理论与实践内容有效结合起来,并在真实环境下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新性的发挥。学生可以利用仿真软件对工件程序编写、刀具选择、加工等进行模拟操作,并对操作中一些难解的问题由师生共同分析和解决,还可以将程序传输至车床,加工出具体的工件。通过反复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环节的操作流程,同时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也会产生深厚的兴趣。
在实际一体化数控实训室建设过程中,其作为重要的教学场所,可以使用环形网络,并应用一些较为常用的数据系统,利用数据线对多台数控车床进行联网。教室内还要设置投影仪和屏幕,便于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和演示操作过程。另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多媒体录播室,将课程录成视频课件在校园网上进行发布,使师生能够共享资源,以充分发挥微课、幕课以及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的作用。利用一体化实训室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把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全面提高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编写一体化教材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实施,需要以适宜的教材作为保障。因此,在具体教材编写时,需要与数控岗位工作要求和职业能力要求相结合,并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尽量降低专业理论比例,突出专业的实践操作技能,适当对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调整。在新教材中,需要按照模块整合整个实训计划,并将其分解为多个训练模块,针对每个模块都明确相应的任务要求。在整个一体化教材中需要突出教、学、做的统一,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实训完成后,学生自身的数控专业水平会有大幅度提升。
(三)改进教学方法
1.项目教学法
在数控车床編程与操作课程一体化教学中,可以应用项目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亲自对一个项目的全过程进行处理,以此掌握具体的教学内容。在项目教学法应用过程中,要求学生要提前了解教材基本理论知识,并进行资料查找,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学习,要求其独立处理项目中遇到的问题,这对学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对项目中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交代,教师通过合理分组,对优等生和后进生的比例进行合理搭配,学生对实践操作所需要的知识提前进行准备,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独立进行操作和实验,教师针对学生操作中不规范的地方进行指导,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实践操作完成后,学生进行组内讨论,并分享实验心得,针对实践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对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总结,由教师进行统一解答。项目结束后,需要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等方式,将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实验态度、动手能力和报告填写等方面作为评价点。 2.整体教学法
在整体教学法中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整体过程、分散过程和再整体过程。在整体过程中教师需要提前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对重点和难点进行圈划。同时还要布置一些课前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归纳、判断能力。这样在引导学生积极预习的基础上,还能够提高教师讲解的效率。而且在实际讲解过程中,由于学生提前对课程内容有一定了解,教师要注重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激发其学习兴趣。在具体实施整体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讲解是较为重要的手段,教师需要围绕教材内容来进行分块教学,即针对各个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难点,并创造相应的条件,使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将新旧知识有效联系起来。在实际各知识讲解过程中,教师还要重视知识点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为后续实践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当课程内容讲解完后,学生则需要进行实践操作,即具体演示课本上的内容,在具体演示过程中不仅能够巩固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还能够及时发现操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向教师进行咨询,从而掌握操作技巧。在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并在操作完后,学生需要认真复习课本的内容,教师则结合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对课本知识进行梳理,这样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够有效结合为一体,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四)培养适应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教师
在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双师型”教师,即能够将理论与实训结合在一起的教师。“双师型”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而且能够解决生产的实际问题,即是优秀的教师,同时也是生产方面的行家。因此,学校需要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需要针对数控专业现有教师定期到工厂企业进行实践,并选派优秀骨干教师进行深造,学校还要积极吸纳企业中的技术能手来优化师资配置。学校还要定期举办各级技能大赛,让部分专业课理论教师积极参与进来,并做好赛前强化训练和赛后总结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整体专业技术水平,从而培养出更多的数控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五)完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
在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对学生成绩评价体系进行完善,在实际学习成绩评价体系中,需要将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作为重点内容,同时坚持知识、能力、技能考核并重,采取理论考核、仿真操作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其中理论考核成绩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30%,采用数控车工职业技能鉴定理论题库,全面考核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巩固学过的知识,达到精讲多练的效果,提高技能鉴定理论通过率;仿真操作成绩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30%,考核学生对软件操作和编程的熟练程度;实践操作成绩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40%,考核学生的综合实训能力,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团队精神、操作规范程度以及专业知识、职业能力、道德品质进行综合评定。按照每部分所占比例,得出该课程的最终评定成绩。
三、结语
在中职院校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一体化教学方式,在学生全面掌握数控车床编程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通过应用仿真软件来对具体的加工工艺和数控编程进行熟悉,熟练操作机床对零件进行加工,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由于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一体化教学中,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互贯穿,做到了边讲边练,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用实践来消化理论知识,充分将课堂与实践操作結合起来,在课堂上学生就能够掌握具体的操作技能,不仅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说在中职院校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中实施一体化教学,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对学生步入社会更好地适应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彭湘蓉.浅析《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改革[J].职业,2011(8).
[2]周志斌.一体化教学在数控车编程与操作课程中的实践[J].课程改革,2013(5).
[3]孙建.《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J].职业教育,2014(3).
编辑 武生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82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