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交响诗《前奏曲》的标题性体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拉马丁的诗与交响诗《前奏曲》音乐的对应关系,采用阿伦·福特的音级集合理论分析法对交响诗《前奏曲》的主题变形中音高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作品中音乐术语与演奏记号的运用,以探究李斯特创作标题性音乐在当时的重要性。
  【关键词】交响诗《前奏曲》;主题变形;标题音乐
  【中图分类号】J617 【文献标识码】A
  音乐史发展到19世纪,出现了各种艺术之间的综合以及标题音乐的产生,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李斯特首创了交响诗体裁,并以主题变形作为动机展开的手法。本文通过分析拉马丁的诗与交响诗《前奏曲》音乐的对应关系,采用阿伦·福特的音级集合理论分析法对交响诗《前奏曲》的主题变形中音高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了作品中音乐术语与演奏记号的运用,最终探究了李斯特创作标题性音乐在当时的重要性。
  一、诗与乐的对应性分析
  交响诗《前奏曲》创作于1848年,可以分为4个创作阶段。一是作曲家创作了4首男声合唱曲,内容来自奥特朗的诗《四元素》;二是将合唱曲改编为管弦乐;三是将管弦乐改编为交响诗;最后在作品的扉页上加上了文字说明,采取诗人拉马丁的诗集《沉思集》的诗篇。从创作过程来看,李斯特是先创作音乐,之后才加上了与之相符的诗歌,赋予音乐以具体的思想情感内容。所以,有些音乐学家认为,引用的诗文、乐曲的标题与乐曲真正体现的思想感情是有本质的区别。比如音乐学家陈宗群教授在中文版交响诗《前奏曲》总谱乐曲的介绍中就持这样的观点。俄罗斯音乐学家米尔什坦在《李斯特》传记中也将李斯特引用拉马丁的诗说成是李斯特强加的,这些说明文字与交响诗的音乐不吻合,这是音乐史上最不自然的想象。拉马丁的诗具有悲观主义的色彩,李斯特的音乐充满了积极的乐观主义音调,所以诗意与作品的情感是不相符的。
  本文认为李斯特交响诗《前奏曲》选择拉马丁的诗篇作为说明,是有一定对应关系的,可以相互印证,下面以《前奏曲》的曲式结构安排与诗文的对照来进行分析。
  交响诗《前奏曲》是一个有引子的倒装再现的奏鸣曲式。
  引子(1-34小节),C大调,4/4拍,行板速度,开始由弦乐器演奏出173的主要动机,这一带有疑问的音调在浪漫主义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中也都有出现,李斯特同样以此来向人生发出疑问,人生是什么?之后,三音组动机在d小调上陈述后,进行分裂展开,一点点的渐强,表现出作曲家想了解人生意义的急切心情。主部主题(35-46小节),C大调,12/8拍,在小提琴、中提琴琶音上下进行的背景下,引子的主要动机由大管、长号、大号、大提琴、低音提琴等低音乐器庄严雄伟地奏出,表现了面对死亡并不可怕,只要奋力拼搏定能活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这两个部分与诗文的第一句“在死亡的一刹那,响起了那首不知其名的歌曲的庄严的第一个音,人生不就是这第一个音的一系列前奏曲吗?”[1]相对应,生是死的前奏,在死之前,一定要把握好生的意义。
  连接部(47-69小节),9/8拍,由弦乐器均匀平衡如歌地演奏。副部主题(70-100小节),E大调,8/8拍,由圆号和中音提琴演奏出带有三连音的比较平静的主题,随着发展,速度加快,力度加强。这两部分与诗文的第二句“爱情才是每一个生命的迷人的曙光”相对应。人生不仅要努力斗争,要有英雄性的姿态,也要享受爱情带来的甜蜜幸福。
  结束部(101-108小节),由副部主题材料和主部主题材料共同构成,特别是在木管乐器上极其柔和地演奏不同的变形,像是对人生是什么设置了一种悬念。
  展开部(109-181小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由主要动机的变形构成。第一部分(109-130小节),2/2拍,快板,由大提琴演奏主题变形,伴随着半音、平行七和弦、震音、渐强的力度背景,像是暴风雨来临,象征人生需要面对的强大的外在压力;第二部分(131-160小节),节拍经12/8-4/4-12/8的变化,是主题变形继续激烈地展开;第三部分(161-181小节),在弦乐琶音背景下,圆号、小号演奏出号角式的音调,表现了人生中的激烈战斗场面。对应于诗文的第三句,“但每个生命最初感到的甜蜜的欢乐,却常常被雷雨和暴风雨所摧毁,暴风雨驱散了喜悦的梦,雷电烧掉了幸福的祭坛”。
  连接部(182-199小节),4/4拍,抒情优美的旋律,好似经历一场骤风暴雨式的战斗后安详的生活。插部(200-259小节),6/8拍,由竖琴、圆号和木管乐器极其甜美的应答演奏,既有猎人的号角声,又有鸟的鸣叫声,宛如一幅田野美景的画面。这是在一场场战斗过后,心灵得到的慰藉,得到的休息。对应于诗文的第四句,“在狂风暴雨中遭受沉重折磨的心灵,走到平静的田野,在那里寻求安全和休息”。
  副部主题再现(260-343小节),6/8拍,A大调,融入插部的材料,之后调性回归到C大调,快板,进行曲风格,由乐队全奏,出现主部主题的材料。连接部(344-369小节),2/2拍,快板,进行曲风格,由铜管乐器演奏旋律,已经改变呈示部中的平静为英雄的形象。副部主题再现(370-377小节),很强的力度。连接部(378-404小节),更加庄严。副部和连接部的再现,在音乐的性格上,与主部主题更为接近,表现了人生的主题并不是美好安逸的生活,而是积极的斗争。对应于诗文第五句,“人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感到愉快,但他不能长久安于这种平稳的生活”。
  主部主题再现(405-419小节),12/8拍,庄严的快板,与呈示部中一样,表现了不忘初心,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奋勇向前的姿态,进一步肯定了奋斗是人生的常态。
  二、主题变形中音高的变化分析
  为了用音乐的形式更为准确地表达诗意化内容的发展变化,李斯特在单乐章的标题交响诗中融入了多乐章的因素,并创造性地运用了主题变形这一新的主题发展手法。主题的变形是由内容的变化而改变的,甚至前后会出现完全不同性質的主题形象。那么,在交响诗《前奏曲》中,主题变形这一技术是如何运用的,本文仅从音高方面展开分析,并运用现代音乐分析中阿伦·福特的音级集合理论来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音级集合理论是由美国当代音乐理论家阿伦·福特首创,主要针对非调性音乐作品的结构进行研究。该方法通常把十二音音列中的3个音到9个音的“线性截断”作为基本集合的纵、横结构组织。本文是将3个音作为一组来考虑,把《前奏曲》中的主题173及其由三个音构成的所有变形,看做不同的三音组“线性截断”,这些三音组满足于不在同一个调之中。   经过分析,《前奏曲》的主题变形,引子中有6种集合,共出现了17次;呈示部中有6种集合,共出现了44次;展开部中有3种集合,共出现了24次;再现部中有6种集合,共出现了50次。不同集合在全曲的分布如下表:
  从音程函量方面看,三音组的12种就出现了9种不同情况(除3-6,3-9,3-12外都有),其中,3-1(共有5种、19次),3-2(4种、9次), 3-5(6种、12次)主要在副部中出现;3-7(9种、21次)主要用于连接部和结束部;3-8(2种、5次),3-10(1种、2次),3-11(1种,2次)主要用于引子;3-3(10种、22次),3-4(8种、43次)分布于全曲。从音高角度看,有46种不同的变化方式,总出现135次;主题变形在全曲419小节中,音高变化平均3.1小节出现一次,平均9.1小节变化一次。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为了使得主题的发展表达诗意化的形象,仅仅从音高方面就可以做出如此丰富的变化,如果再从音高与其它音乐要素结合起来分析,则更会得出惊人的结果。
  三、音乐术语与演奏法记号的运用
  交响诗《前奏曲》的创作不仅在形式上,在主题的变形发展上同诗歌的内容相切合,而且为了表达得更为细腻、更为准确,使音乐形象的塑造与思想内容融合更为紧密,李斯特运用了大量的速度记号(行板,庄严的行板,等速,快板、但不太快,回原速,有节制的快板,逐渐地更快地一直到快板进行曲风格,快板、进行曲风格)、细微的力度变化、多变的节拍(四四拍,八十二拍(四四拍),八九拍(四三拍),八六拍(四二拍),二二拍)、丰富的表情术语、精细的演奏技法等标记。从这些术语出现的先后次序,亦可以断定出乐曲的基本情感变化,甜美的爱情,经历暴风雨的摧残,在田园中获释,最后是欢快的胜利者的姿态。
  四、器乐音乐创作需要选择诗意化的标题
  在19世纪,将文学性戏剧性的因素融入到各种音乐创作中,是音乐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情感论音乐美学思想的重要体现。
  首先,探寻音乐艺术中的诗意势在必行。19世纪的艺术受到当时流行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在上层社会中已经变得庸俗化,正走向堕落,这些东西“扼杀了艺术中最圣洁的东西——诗意”[2]。所以,在作曲家们的创作中要唤回诗意的东西。
  其次,器乐音乐要明确体现作曲家的思想,需要选择诗意化的标题作为补充。音乐要革新需要与诗意化的标题相结合,因为诗意化的标题更能够使音乐的创作与时代精神相吻合。所以,李斯特创造了一种器乐音乐与诗意化标题结合的最为密切的音乐体裁——交响诗,并提出创作交响诗的目的,不是为了客观地描述标题中的具体内容,而是指導欣赏者的欣赏,引导其按照作曲家的表达意图进行欣赏。标题是作曲家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调动的表现手段之一。
  第三,选取标题是由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决定的。音乐不比文字语言有语义性,也不比美术有可视性,音乐语言是通过声音来诉说、传递情感的,具有不确定性,从而容易被评论家们做出出乎作曲家意料之外的甚至与作曲家的本意完全相反的解释。所以,文字标题对欣赏者情感理解一定范围的限制是有必要的,这也能看作是艺术家地位得到认可的关键一步。
  综上所述,交响诗《前奏曲》的曲式结构安排、主题变形发展、音乐要素使用都是与标题的诗意性内容相一致的。
  参考文献
  [1]李斯特.李斯特前奏曲交响诗[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以下诗文的引用都来自于此.
  [2][俄]亚科夫·米尔什坦,张玉芝,彭晓平.夏继春校.李斯特[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77).
  作者简介:姚益锋,晋中学院音乐学院,研究方向:西方音乐史、晋中民间音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35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