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要正确把握寓言教学中的价值取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一篇童话、一篇寓言的诞生,特别是那些选进教材的经典性的童话、寓言,它们总是作者深思熟虑的结晶,它的寓意,它的结局,历来为人们所肯定,在寓言教学中要正确把握寓言所体现的真正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寓言;寓意;价值取向
   对如何教学寓言,钱钟书先生的一篇文章——《写在人生边上·读伊索寓言》。文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文字:小孩子该不该读寓言,全看我们成年人在造成一个什么世界,一个什么社会,给小孩子长大了来过活。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的公平清楚,长大了就会处处碰壁上当。仔细品味这段话,真是感慨良多。
   《狼和小羊》是笔者所教学过的一篇寓言,在教学这篇课文的结尾时,为了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我是这样引导的:文章最后一句讲狼“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同学们想一想,小羊怎样了?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有的说小羊被吃掉了;有的说狼扑得太猛,小羊本能地一闪,狼冷不防,一头撞在河边的大石头上,摔死了;有的说狼扑得太凶,掉到羊身后的河里,淹死了。有的说羊巧妙周旋,把狼引进陷阱里;还有个学生说得更绝,说当狼向小羊扑去的时候,恰巧这时来了一位猎人“啪”的一枪,把狼打死了……这些精彩的发言,博得了阵阵掌声和笑声,课堂气氛活跃极了,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快乐。我当时也对这种发散思维的答案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这是学生积极思考的结果,使故事的结局具有多样性,丰富了课文的内涵,同时我也得到了“很会启发学生”的自满和自足,有点沾沾自喜。读了钱钟书先生的文章后,现在想想,自己没有真正地把握这则寓言所要体现的价值取向,真是大错特错了。
   一篇童话、一篇寓言都是作者深思熟虑的结晶,它的寓意,它的结局,历来为人们所肯定,虽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这只是个性认识上的不同,对人物行为、人物性格、人物本质的认识应该是没有异议的。孩子们出于一种对弱者的同情,不愿让小羊“死”,是可以理解的。想出这些让小羊“活”的办法,是他们思考的结果,是他们美好的愿望,这一点也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想得倒美,狼不知走过了多少沟谷涧梁,不知吃过了多少大兔小羊,单单就这一次“马失前蹄”撞在大石头上?掉进河里?掉进陷阱里?猎人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狼向小羊扑去这一最紧张、最危险的时候来,是打猎?是做秀?还是巧合?生活中真有这么巧的事吗?虽说无巧不成书,但,书上可以巧,现实生活中却没有那么多巧。孩子们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不是生活在书上的,如果将故事的结尾改为弱小的羊因为偶然的因素战胜了凶恶的狼,年龄小,可塑性很强的少年儿童会怎么去看待狼和像狼一样凶残的犯罪分子呢?他们会不会以为狼是不堪一击的,社会上的坏人和丑恶现象也是纸老虎,轻而易举地就可以把那些坏家伙击败?这样教出来的孩子,长大了不“处处碰壁上当”才怪呢!除了生活中没有这么巧的事外,再深刻反思一下,课前自己对教材的挖掘也实在是太浅了!《狼和小羊》中的狼几次三番找碴儿,想把小羊吃掉,明明是自己在上游,却不顾常理,叫嚷“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明明小羊还没有出世,却无中生有,气冲冲地说“去年背地里你说我的坏话”;最后更是强词夺理,“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刚说完就龇着牙扑向小羊,在这种情况下,小羊怎会从凶狠蛮横的狼的魔掌中逃脱?狼怎会如孩子们一厢情愿,偏偏会被摔死或被打死呢?一个“扑”字,已经把狼吃人的狰狞面目表现得淋漓尽致!至此,作者要揭示的深刻寓意已经很明显地显现了出来——像狼一样的恶人是蛮不讲理的,以狼为代表的恶势力总是以强欺弱,无恶不作,人们对付像狼一样的恶人的唯一手段就是斗争,一味地谦让,期盼说理获救,终将难逃厄运,凭着温和善良,博得老天的可怜和命运的关照,只不过是人们的一厢情愿罢了。可见,无论从狼的性格特征着眼,还是从文章的主题思想考虑,这则寓言只能是以悲剧来结尾,小羊只能“死”不能“活”,这才是这则寓言所体现的真正的价值取向。
   感谢钱钟书先生的这段文字,下次再教学这篇寓言,一定还这则寓言以本来的面貌,抓住“扑”字,引导学生展开小羊是死是活的讨论,让学生认清狼吃人的真面目,用小羊的死加深学生对这则寓言深刻寓意的認识。
   参考文献:
   [1]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2]汪笑梅.语文教学参考用书[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
  编辑 温雪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51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