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翻转课堂有效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讲授、练习为主开展新内容引入,学生得不到充分的锻炼。翻转课堂的有效应用对教学工作模式有着非常大的改观,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对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应用翻转课堂提高教学工作有效性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化学;翻转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源起于美国,在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观看视频完成课堂内容讲授,教师在翻转课堂教学中能处理学生自主学习的困难和解答学生作业完成时遇到的困难,更能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深化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在信息能力获得提升的前提下,自主学习能力获得提升,从而激发学生的自我发展效能,学生能在学习中更好地融入自己的学习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推进下,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与日俱增。且学生能在课下反复观看课堂讲授的知识内容,对增进学生知识点理解有积极的影响。
一、利用微课辅助翻转课堂教学
微课视频能在10分钟内将教学内容精练地展示出来,使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精心设计微课教学内容,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学生提供微课,围绕某一个知识点或者重点教学环节展开高效的教学活动。高中化学教学中所使用的微课视频需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素:内容要素、识别要素和传播要素。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进行有机化合物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为学生列举食品当中包含的有机化合物以及其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这些知识点浓缩到视频当中,先准备好脚本与解说词,之后利用互联网搜寻代表性事物的资料,随后教师便可以开展微课的录制。教师要先为自己创设一个教学情境,将自己置身于课堂教学当中对学生进行讲解,随后按照既定的逻辑主线展开讲解。利用生活当中常见的食品作为教学案例,通过分析图片和文字的方式对这些食品进行分析,介绍其中所包含的有机化合物,并将知识点当中难以理解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最后,录制完成之后教师还需要进行检查,观看一遍自己录制的内容,将错误的地方重新录制,并进行剪辑。
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微课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观看微课的方式对学习内容进行了解,之后展开讨论和探究,将自己不清楚的地方向教师进行提问。教师要总结学生的问题集中点,通过反复播放微课的方式为学生进行讲解。并且还需要针对性地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内容,之后再通过微课的播放让学生深入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完全占据课堂教学时间,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
二、加强师生交流,强化课堂引导
高中化学翻转课堂中,教师要积极与学生展开交流和互动,让学生能够更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掌握知识点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对知识点展开合作探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将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在课堂教学中与教师一起进行讨论学习。课堂上,教师要对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要积极加入学生的小组讨论当中,与学生展开交流和互动,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提高成绩。
例如,在学习铁和铜相关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首先,要让学生通过微课了解铁和铜的主要获取手段。其次,要让学生对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了解。最后,针对知识点中的难点进行讲解。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走上讲台,将自己在微课当中所理解到的知识内容讲出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学生学习和在讲台上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全班学生一起进行讨论,自己也要参与其中,提升教学效果。
三、采用鼓励性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
化学学科的教学工作中有很多的知识点都过于抽象,需要学生通过掌握理论知识并开展实验验证才能有效地进行理解。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中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自主学习当中,高效开展翻转课堂。
例如,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这部分知识点时,教师便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之后将自己的学习成果讲述出来与全班同学进行分享。教师要在学生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认真倾听,找出其中的问题所在,针对这些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再次分析,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同时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知识点的本质。
总之,翻转课堂是一种形式新颖的教学模式,对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提升有着极大的帮助。所以教师与学校要协同一致,精心准备微课视频内容,强化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并建立翻转课堂学习平台,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使翻转课堂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素养。
参考文献:
[1]钟国洪.高中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新探[J].文理导航(中旬),2014(3):59.
[2]金明.微课在高中化学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化学教与学,2016(4):64-65.
[3]宋兆爽.高中化学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与反思[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24):77-78.
編辑 李烨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53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