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永海崖彝族音乐与当地民俗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海崖村坐落在在中国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西南部的水潦彝族乡内,最低海拔700米,最高海拔1700米,平均海拔为1000米,与贵州省、云南省隔赤水相望,是三省交界之处,素有“鸡鸣三省”之称。特殊的历史传统与地理风貌赋予了海崖彝族人民独一无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本文主要从艺术习俗和物质习俗两方面介绍这一彝族寨子独特的文化魅力,着重突出其在当今社会的人文、旅游、审美等多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叙永海崖;彝族;音乐;风俗
【中图分类号】J632.14 【文献标识码】A
一、艺术习俗
(一)火把节
火把节活动一般持续三天三夜,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祀祖先,有的地区会祭土主,相互宴饮,吃坨坨肉(将羊肉、牛肉、猪肉等切成拳头大小煮食),共祝五谷丰登。节日期间举办火把狂欢夜、轮滑赛、斗牛、赛马、摔跤等庆典活动,其中,音乐节目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海崖彝族与其他川南彝族一样,流传着许多彝族特色音乐,歌曲方面比如“耶、佐、合、尔、昌、格”等,配合彝族当地的唢呐、月琴、口弦等乐器,人们在歌声下纵情跳舞,庆祝丰收,将节日气氛推向高潮。
(二)传统歌曲
彝族歌曲是其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内容丰富、结构朴素、讲究押韵、旋律优美、感情粗犷等特点,它记录了彝民族的历史、科学、生产生活、传统习俗、哲理、等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值得庆幸的是,即使在城市化、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海崖地区彝族的民歌依然保持其最原始的形态和特点。海崖彝族老人在空闲的午后常会望着风景秀丽的山景唱上一首悠闲的老调;中年人在田野间劳作时也喜欢唱上一首歌颂劳动的歌曲;在月光下约会的青年男女会对着眼前的心上人唱出最动情的情歌;而小孩子放学回家时会在山路上唱起世世代代熟悉的童谣。海崖地区彝族歌曲历史悠久,种类丰富,传承不断,我们可以根据民歌演唱的内容和演唱的意义分为叙事歌、风俗歌、爱情歌等,也可以根据民歌的曲调进行划分,主要有迎客调、进门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从这些歌曲中我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数百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彝族人民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
(三)咪苏唢呐
“咪苏”在当地方言里是“香甜”的意思,在四川的彝族村落中广为流传,每逢节日庆典、婚礼喜事等重大活动,总能听到咪苏唢呐嘹亮清脆的声音,与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是彝族身份的象征。唢呐这种乐器自元朝流传入中国以来,不断地与各地文化习俗融合发展,海崖彝族使用的唢呐最早是用烟果皮卷制而成,存在声音不稳定等缺陷,后来经过不断改进,在竹竿上钻孔,采用葫芦做盘,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唢呐制作工艺。唢呐的演奏者被当地人称作“唢呐匠”,优秀的唢呐匠可以吹奏上百个曲牌,如爬山调等,他们采用循环呼吸法吹奏咪苏唢呐,可以一口气吹奏完2-3分钟的曲子,其技艺令人由衷钦佩。唢呐演奏的曲子与当地人民的生产劳作、风俗习惯息息相关,生动地反映了人们的内心境界,已被评选为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物質习俗
(一)服饰特点
彝族的服饰也随居住地点的不同而不同,叙永海崖彝族的男子的上衣一般是黑色的,并且袖子较窄,右斜襟,裤子是多褶宽裤脚长裤,男子会在头的前方正中留下一小撮长发头帕,并在右边打一个钳形的结。海崖女性还保留着传统的民族服饰特点,通常会在头上裹一层包头,佩戴腰带和围腰,在一些节日或重大节日当天会精心打扮,身穿长裙,佩戴玉石或金银精心打造的手镯、耳坠和领排花等首饰。
(二)饮酒器具
海崖彝族在生活中广泛使用彝族漆器,这些漆器制作精细、别具匠心,而且造型实用、图案优美。漆器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用来盛饭盛菜、盛放酒水,彝族吃饭所用碗的作用与汉族进食时相似,用来盛装炒面、米饭等主食;海崖彝族常用弯月型的“依赤”(漆勺)来舀饭、喝汤。彝族的漆器秉承“功能优先”的原则,大多漆器造型为圆形或扁圆形,这样的设计使器皿的容量多、体积大,实用性强。海崖彝族漆器的构图主要以几何化、抽象化的图案为主,图案的设计者并不十分注重对现实事物的全真刻画,而是注重创作者对事物的主观感受,通过自身主观抽象出一些符号化、象征意义的纹路图案。这些图案有的是根据周围动植物的造型进行进一步加工,比如象纹、植物纹等;有的是几何纹路,如圆点纹、圆圈纹、涡纹、六星纹等。这些风格明显、特色鲜明的漆器图形是彝族人们历史文化的优秀成果,也是彝族人民审问风格的具体体现。
(三)特色饮食
说到风俗肯定要介绍地方美食,海崖彝族人民结合当地特色的地产食材,经过几百年来美食家和主妇的用心改良,烹饪出了很多美味可口的特色饮食。在各种美食中最著名的要数“坨坨肉”了,原料采用原生态饲料饲养的猪牛羊,将肉切成一块块正方形的大肉,所以称为“坨坨肉”,在烹饪时加入彝族特有的香料、佐料,味道鲜美,口感顺滑;此外“苦荞粑粑”也是当地的一道特色菜,使用火灰(子母灰)烧制,完成后放上半个月也不会变质,食用时蘸上冬蜂蜜,其味道苦甜爽口,回味无穷。在当地的一些祭祀、起房、婚嫁等重大典礼或者招待宴席上均可以看到这些美味可口的特色菜。
三、彝族民俗的价值
(一)人文价值
叙永海崖彝族村现今的规模形成于清代,因为进出都是山路,交通不便,海崖彝族村与外界的交流较少,村落较为完整地保留着川南民间传统小青瓦立材民居,基本保持了川南彝族的风俗习惯,且民风淳朴,继承了古老的彝文和博大精深的毕摩文化,散发出川南彝族灿烂文化的光芒。
(二)旅游价值
近年来,叙永政府开始改造彝族村落的整体风貌,利用红色文化遗址,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修建红军长征文化园,提升改造彝族火把广场、红军浮雕墙、石厢巨石等文化景观,并将火把节打造成一场旅游盛会,吸引了无数游客体验彝族迎宾酒,观看斗牛、草把龙等欢庆活动,欣赏彝族特色咪苏唢吶、乐琴、铜鼓等乐器演奏。海崖彝族文化特色明显,民俗音乐保存较为完整,经过政府和专业人员的努力整合包装,形成了富有特色、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四、结语
叙永海崖彝族继承了古氐羌人能歌善舞的传统,将音乐文化艺术渗透到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拥有省级非遗“咪苏唢呐”、市级非遗“彝族火把节”“牛王节”“彝族月琴音乐”等。该地地理位置优越,风景秀美,传统彝族风俗保留完整,期待越来越多的人与美丽的海崖彝族邂逅。
参考文献
[1]周志荣.川南彝族地区音乐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缺陷及改进对策——以泸州叙永彝族聚居地音乐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例[J].四川戏剧,2014(12):89-91.
[2]聂世忠.川南彝族漆器的种类及工艺[J].新美术,2016, 37(5):100-102.
[3]张小燕.川南彝族音乐文化渊源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6-98.
作者简介:尹霞(1976—),女,泸州人;研究方向:音乐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15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