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蒙古族工艺美术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基于高职院校教学理念,为蒙古族工艺美术专业制定具有现实意义的人才培养体系,为高职高专类工艺美术专业提供可以借鉴的系统化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工艺美术类课程的实践技能培训的深入研究,有效实现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计划设置、教学大纲实施、教学团队培养等方面的综合指导作用,促进蒙古族工艺美术类课程与市场迅速融合。
  關键词:高职院校;工艺美术;人才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5B-0019-02
  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环境因素及职业教育的转型趋势,为蒙古族工艺美术教学提供了诸多机遇与挑战,为职业教育领域建立有效的研究基础与可行路径。
  内蒙古自治区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由于严重缺乏能够满足非遗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一、蒙古族工艺美术的地域特色与民族特征
  蒙古族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造型独特、制做精美,是缺乏文字记载的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由于地域与历史原因,研究蒙古族文化与传统手工艺的学者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地区、蒙古国和俄罗斯等地。
  近年来,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逐渐引起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重视,针对蒙古族工艺美术产业,形成了多层次、多角度、多资源形式的整合。
  内蒙古工艺美术产业的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蒙古族服饰与刺绣、蒙古族乐器制作、蒙古族马鞍具、蒙古包、勒勒车、蒙古族地毯、内蒙古剪纸和桦树皮工艺等9项。还有蒙古族家具、蒙古族银铜器(蒙镶工艺)、蒙古族马鬃编织等20余项自治区级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高职院校蒙古族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
  蒙古族工艺美术专业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是内蒙古地区各大高校和高职类院校近年来崛起的专业方向。蒙古族工艺美术专业为内蒙古地区的各类中小型工艺品公司、厂家,培养具有蒙古族工艺美术和工艺产品、旅游创意产品设计能力的人才。蒙古族传统手工艺要想得到发展与传承,必须通过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大多数是为企业培养一线人才,培养能够实践操作的技术性人才。蒙古族工艺美术动手性、操作性特别强,必须在跟踪行业需求和人才市场动向的基础上,整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工艺美术行业成果,进行理论、实践教学领域的应用创新,并构建学习质量评价分析体系,发现和避免校园教育体系中的不足,指导学生创新创业。
  (一)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的目标
  为内蒙古高职教育中蒙古族工艺美术学科提供可以借鉴的理论教学体系,为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工艺美术的文化传承搭建学术平台,为内蒙古中职、高职院校提供师资培养基地,为工艺美术企业输送设计人才。根据工艺美术品和工艺美术行业的当前需求与未来发展,参照工艺美术师和工艺美术品设计制作师的职业标准,培养了解工艺美术品设计与制作基本知识,掌握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品制作技能,具有设计创新能力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技能,能从事现代工艺美术品(包括工艺美术品)设计、制作等岗位工作应用型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以内蒙古地区高职院校设计艺术等专业在校生为主要研究对象,为内蒙古培养盟市级及以上、其他七省区旗县级及以上认定的非遗项目传承人;八省区省级及以上工艺美术大师或民族工艺美术大师;经省级非遗管理部门推荐的资深从业人员。
  (二)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的思路
  对根植于传统文化的蒙古族工艺美术进行梳理与整合;对开展蒙古族工艺美术传承保护与创新的,具有代表性的高校等进行调查研究;对相关企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定期开展专题研讨,了解专家对蒙古族工艺美术保护的建议;将蒙古族工艺美术引入职业教育学科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三) 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的方法
  利用高职院校教学实践的新模式和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社会资源,提供专业化、通识化的地方性文化资源,通过与科研团队、专业服务机构等的密切配合,利用教育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手段,构建面向高等教育特色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第一,通过走访标志性企业或景区市场,针对工艺美术行业的人才市场需求开展调查。对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热点、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度调研和资料采集,通过大师、工艺技师和学院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依托项目进行课程设计,强调动手和动脑结合,明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开发路线选择及实际效果对比分析研究,获得基础研究数据,并以调研报告的形式予以记录。
  第二,针对性开展行业需求的访谈视频录制,深入了解内蒙古地区工艺美术从业人员对民族工艺美术创新及人才市场的需求,分析民族工艺美术行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关键性因素,分析、展示特色文化元素与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融合实际效果和学生反馈情况。
  第三,实现教与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信息公开,完成全方位的数字化教学评价与督导服务,案例搜集,面向内蒙古地区的工艺美术企业及从业人员,搜集产教融合代表性案例。
  第四,结合民族工艺美术技艺传承的一般规律和实际情况,探寻适合高职教育改革的新模式与创新焦点,强调懂材料、能设计、会制作,在工作室中进行师傅带徒弟式的授课模式。
  第五,调研地方性特色课程应用及反馈情况,利用多种教学设计组合实现信息的实时反馈和统计分析,并给出基于教与学的学术研究成果,强调学生作业的作品意识,并将传统蒙古族工艺美术技法用多种样式呈现。
  第六,针对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专业教学计划进行定制内容开发和计划制定。从高职教育中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课程体系开发和实践教学示范研究,搭建优质特色文化资源与高职教育桥梁,把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课堂教学内容,构建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计划的民族工艺美术技艺、文化体验、实践教学、创新创业体系,为以蒙古族传统手工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寻求有效途径和方法,并以此为契机推进高职教育工艺美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
  三、结束语
  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非遗的地域特征,对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反复论证推敲,在课程设置、授课方法、实训室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并形成系统的论证研究报告。借鉴发达地区高职院校非遗与职业院校相结合的成功案例,结合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和职业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得出科学、可行的论证报告。
  以实地调研为主,以理论研究为辅,得出客观结论,分析内蒙古非遗传承和职业教育的现状,在继承传统的工艺美术基础上,加大民族文化培养力度,融入民族特色,培养适应蒙古族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设计与制作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欣超.呼和浩特民族民间工艺品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2]戴艳玲.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改革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8,(7).
  [3]霍东亮.探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J].南方农机,2018,(6).
  [4]杨艳艳.论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0).
  [5]姚正海,王珊珊.系统视角下创新人才培养的体系构建[J].2018,(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89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