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自主化教学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文通过对自主化教学模式的结构程序和操作要领等问题的阐述,探索小学语文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科教学的途径与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网络环境  小学语文  自主化   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已进入课堂,为学习者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网络教学作为一种先进、有效的教学手段,为教育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实现了各种数字化信息资源的跨越时空,越平台的沟通传递,提高了信息资源传递的便捷性、灵活性、即时性,丰富和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我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构建了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动物篇”自主化教学模式,以此促进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结构的根本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一、模式简要说明
  “自主化”就是让学生自觉地发挥主体作用,并逐步形成系统化,序列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学生主体的充分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相互统一的过程,即通过教育,让学生自觉地内化社会的要求,使社会的要求转变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生活、做人的动力和需求,并形成学生自觉性。“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发展”构成“自主化”的三个发展因素,其中“自主意识”是指学习、生活和做人等方面,学生具有自觉主动地发挥主体作用的愿望和倾向,这是学生“自主化”的前提和动力;“自主能力”是指学生具有发挥主体作用的能力结构,是“自主化”的必要条件;“自主发展”是指学生的个性、特长充分的得到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三者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制约。《基于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自主化教学模式研究》旨在研究在网络环境下语文学科“自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通过对小学语文“动物篇”资源的整合,建设“可爱的动物”专题学习网站,让学生乐于学习、自主地学习。在充分理解和感悟“动物篇”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树立“人与动物和谐共存”的意识,珍爱动物,珍爱生命。
  二、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在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而获得,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是通过意义建构的途径而形成的,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是螺旋式前进。建构主义提出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而,我们认为,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也用计算机和网络作为知识建构的认知工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二)主体性教育理论
  人的主体性主要指人在一切对象性活动中与客体相互作用而表现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觉能动的类特征。它是人区别与超越其它动物的标志,它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主体性,作为人类的根本特性之一,应包括独立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三个基本的本质特征。所以我们认为,主体性是人全面发展的一个核心。但人的主体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通过教育、通过实践、通过交流形成、表现和确证的。
  现代教育研究及发展心理的研究证明,小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自我意识,也是儿童主体意识发展的关键期,教育只要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适当的措施,将能促进小学儿童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的发展。
  三、模式的结构流程
  “自主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借助专题学习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阅读的一种模式。这里的自主阅读,是指以专题学习平台为依托,在“主导——主体”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学生以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发挥网络资源共享、协商交流和学习评价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和能力的提高以及语文综合素養的发展。模式的结构流程如下:
  1.激情引趣,诱读课文
  通过网络的资源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教学情感氛围;在课前预习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质疑,确定目标,把要教的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
  2.自主学习,读悟质疑
  在课堂教学导入后,组织学生借助专题学习网站初读课文,找出不懂的问题,利用BBS发表个人的学习结果,与教师、同学交流。
  3.共同探究,协作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借助网站寻找相关资源,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品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读中理解,独立思考,尝试学习,讨论领会,互相评价,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掌握知识和技能,形成一个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网络交流的过程,个性化的过程,也是学生素质结构的优化过程。
  4.拓展延伸,实践创新
  通过专题学习网站,引导学生阅读与该动物有关的诗词、寓言、童话等,从而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在浏览信息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熏陶情感。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时间和实践的选择,让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得到提高。
  四、模式的操作要领
  (一)激情引趣,诱读课文
  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小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好奇是求知的欲望和兴趣的所在,是人求知的内在动机。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进行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必要条件,网络环境集声、光、影、像于一体,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学习空间,为学生进行自主创新性学习提供了条件。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资源,色、音、画并存,学生游览其间,不仅可以观赏到图文并茂的信息,还可以听网上音乐。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发学习兴趣,让其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
  1.利用网络技术丰富的资源,提供精美的图片和影音素材等,唤发学生投入学习的热情   如《翠鸟》一课教学,教师采取先声夺人的教学手段,播放鸟儿清脆的叫声,从听觉上吸引学生,接着让学生猜测是何种声音,在学生兴致勃勃之际,出示了课题《翠鸟》,进而观察翠鸟精彩的图片,学生兴趣盎然,为学好课文定下了积极的基调。
  2.善用导语吸引学生,焕发学习兴趣
  精彩的导语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求知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更是如此,一段巧妙引人的导语更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去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的直接创设者。教师“导”入的语言、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探索知识的欲望。因此,教师导入语言必须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导语要精彩,要适度。只有这样,上课伊始,教学才尽可能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如《雪猴》教学,教师一上课在电脑屏幕上出示了一张招聘广告:“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开心动物园决定招聘十只猴子担任形象大使,有意者请到本动物园报名并参加面试。”此时,学生非常感兴趣,注意力高度集中,参与到“报名和面试”活动中,教师顺其自然地推出了“雪猴”课文的重要角色。精妙的导语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
  (二)自主学习,读悟质疑
  在激趣导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利用专题学习网站先自学课文生字,接着学习课文,最后作自我学习总结,把自己在阅读中不懂的问题通过BBS发布在网上,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此环节,学生运用BBS与协作组成员及老师交流、汇报自己任务完成的情况,互相提出评价与建议,取长补短;尤其是与老师交流,能及时获得必要的帮助。如《鲸》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把阅读课文后不懂或者有疑问的问题,通过BBS和其他同学、老师进行网上交流。约5分钟时间,接近50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问题。教师通过BBS及时了解学生的疑惑所在,并鼓励学生互相帮助解决问题,教师又及时给予辅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考虑到部分能力较差的学生可能完成不了学习任务,兼用了傳统质疑方式,要求这些学生把问题写在稿纸上,进行学习结果交流。
  自主学习是学生理解、发现的过程。学生在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真正做到读中悟,读中质疑。这个环节充分利用 Internet 的交互性网站资源 , 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收集信息 , 并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有用信息,以寻求对所提出问题的解答。
  (三)共同探究,协作交流
  教师把学生在BBS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纳,从中提炼出课文的重点问题。围绕重点问题师生合作,共同探究。如《雪猴》学生提出了十几个问题,如“边防战士服役期满后,为什么特别不舍得雪猴?”“为什么叫雪猴?”“雪猴是怎样探测天气的?”“雪猴生活在我国什么地区?”等等,教师在这些问题中仅仅抓住了“边防战士服役期满后,为什么特别不舍得雪猴?”这个问题,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学生从课文和网站中找答案,他们通过默读、自由读,小组读方式再次感知课文,通过专题学习网站提供的资源,小组之间相互协作与交流。学生在小组内探索、交流、达成共识后,接下来由各组组长或是组员汇报学习的结果。对学生的回答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评议,评议同学的回答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理不合理之分。通过网上虚拟的在线交流,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种种看法,选定自己的讨论对象,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同时也让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和新的学习形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拓展延伸,实践创新
  1.通过专题学习网站,引导学生阅读与该动物有关的诗词、寓言、童话等,从而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如《翠鸟》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网站进行课外拓展,学生可以欣赏翠鸟的图片,倾听翠鸟的各种叫声,品读翠鸟文学,甚至可以描绘翠鸟图画等,网络多种资源的汇合,便于学生学习,变“小语文”为“大语文”。学生在浏览信息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熏陶情感。教师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时间和实践的选择,让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得到提高。
  2.利用“在线测试”对学习情况作自我评价
  评价是自主性学习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学生此环节学习的终结,同时也是下一个环节的开始。评价过程就是学生自我认识的过程。学生汇报展示学习成果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主题学习本身、从小组学习合作、从个人感受等方面谈自己的收获和不足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深化学习内容,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得以提升,让学生学会学习。如果说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是课堂教学的追求目标;那么,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则是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为此,我们设计了“拓展延伸”这一环节,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延伸探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得到培养。
  基于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动物篇”自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产生如下的作用和意义:
  一是优化语文教学手段,丰富语文教学资源。
  传统的语文教学仅依靠教本,把教本看作唯一的学习资源,学生学习的时空非常狭窄。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打破了“单一的学习资源”和“狭窄的学习空间”的局面,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学习者在网上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浏览、收集各种信息,将语文教学融入到大千世界之中,通过专题网站的建立,充分整合和利用学习资源,丰富语文教学的信息量,从不同的层面补充阅读信息源,让学生“坐帷幄而知千里”,为提高读写质量创造了条件,为自主化教学模式的研究注入了活力。
   二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网络技术的渗入,促使教师重新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以适应新的课堂设计理念。网络的开放性和互动性,打破教学的时空界域,教师要驾驭课堂必须重整课堂结构元素。学生接受知识由被动向主动,根据学习的需要自主地浏览搜集信息,筛选吸收信息,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将得到落实。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并且根据自身的需要交互自主学习,进而达到自主化教学的目的。
   三是增进人与动物的情感,以达和谐共处。
  “可爱的动物”专题网站汇集了小学语文有关动物的多篇文章以及相关的大量材料和网站的链接。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探索中,更充分地了解动物的特性,通过阅读与动物相关的文章,包括童话、散文、科普读物以及描写动物的古诗词,让学生感受到动物的可爱可亲,养成保护动物的行为习惯,懂得人与动物只有和谐相处地球才更美丽的道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0
  参考文献:
  作者:张宇  《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21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