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传统纹样“如意纹”的溯源与发展应用刍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如意纹”因样式取自中国古代搔仗器物“如意”的造型而得名,有着“顺心如意、趋吉避凶”的吉祥主题。本文通过对如意纹三大起源说进行研究,将其发展演变过程划分为3阶段: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如意纹呈现了其作为中华民族重要文化宝藏的寓意价值、美学价值和从古至今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如意纹内涵;起源说;发展历程;应用法则
  1 如意纹的内涵及其起源说
  1.1 如意纹的内涵
  如意纹取自中国吉祥物“如意”。“如意”一词源于梵语“阿那律”,系指一种器物,柄端作手指形,用以搔痒,可如人意,因而得名。如意发展到近现代,外形日益多元化和生活化,并因其寓意美满,成为民间广为人知的吉祥物。
  中国人擅于将如意纹样与其他吉祥元素结合起来,创造出了灵芝形和祥云形等多样的如意纹样,并将它们应用到了建筑、衣物等日常装饰。此外,利用汉语谐音还组成了各类独具中国韵味的吉祥话语,如与瓶器组成的“平安如意”,与寿字组成的“福寿如意”等。
  1.2 如意纹起源说
  (1)西方起源说。关于如意纹的起源问题,分化出了几大不同的流派,其中,“西方起源说”是影响比较广泛的一种观点。有学者针对如意纹的植物纹样特点,提出其应当起源于西方古老卷草纹的一个重要分枝——来自地中海和西亚的心形涡卷纹样。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学者里格尔和英国当代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均支持这一观点。
  但实际上,西方学者对“如意纹”本身的专题研究并不普遍,且目前并无任何学术著作直接对如意纹起源概念进行论断。实际上,螺旋纹以及与其形似的纹样在世界各个古代工艺文化中都很常见,并不完全源于各个文化之间的影响与传播,也需要考虑人类审美追求的共通之处。[1]基于此,西方起源说的观点还有待商榷。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中国传统如意纹的发展在特定时期里一定受到了西方卷草纹样的影响。
  (2)中国起源说。相比西方起源说而言,中国起源说是一种更为主流且有据可依的观点。一方面,中国悠久的文明传承为如意纹的产生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另一方面,商周时期的云雷纹从各个方面来看都与如意纹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以[2]廖琼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认为,最早由自然物象图案化所产生的云气纹,演变成为了商周时期的云雷纹;而到了兩汉时期,云气纹的结构进一步走向成熟并分化出了多种形式的云气纹样,如意纹则是其中一种纹样演变而成的结果。[3]
  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化,人们通过对马家窑出土器物的考古发现,如意纹的起源还可以追溯到比商周更久远的时期。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距今4000~5000年,其得名于甘肃临洮马家窑遗址。遗址中出土的大量马家窑彩陶普遍采用形式各异的螺旋纹作为器物内外的装饰元素,这也是迄今为止已知最早的如意纹样式。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意纹起源于距今4000~5000年的中国马家窑文化。
  (3)综合起源说。所谓综合起源说就是将西方起源说与中国起源说进行有机结合,认为在丝绸之路被开辟之后,来自西亚地区的心形结构涡卷纹样与我国传统的卷草、灵芝等纹样相结合,进而逐渐融合为“如意纹”这一特殊纹样。
  综合起源说看似合理,实则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首先,它虽然对如意纹起源于中国的观点进行了肯定,但却忽略了早在4000~5000年以前,我国马家窑彩陶文化中已出现具有“如意纹”雏形的螺旋纹的事实。因此,如意纹的起源应当追溯到比丝绸之路开辟更早的时期。并且,在其起源问题上,不考虑较早时期的螺旋纹样的发展及影响,而是简单地以植物纹样的单线衍生推断出其起源,这样的论断是不合适的。
  2 如意纹的发展历程
  2.1 如意纹的萌芽期
  在前文“中国起源说”一节中所谈到的马家窑螺旋纹和商周云雷纹,是如意纹的萌芽时期,其时间段恰逢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两大早期人类文明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不高,所生产的器物风格大多朴实粗犷,擅用极具动感的曲线作为装饰图腾,螺旋纹以及它的变形体云雷纹都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纹饰。
  2.2 如意纹的发展期
  从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逐渐踏入了封建社会;如意纹纹样也从萌芽时期劳动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总结出具有简洁和相对理性等特点的基本几何形态,进入了初期的发展阶段。最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卷草如意纹”和“云气如意纹”这两大早期最具代表性的如意纹纹饰。
  2.3 如意纹的成熟期
  其后的隋唐时期直至中国近代,如意纹在卷草如意纹和植物如意纹的基础之上多元发展,并在建筑、服饰等领域中广为应用,走向了成熟。其中,宋元时期如意纹在建筑中的应用和明清时期如意纹在服饰与瓷器中的应用是最为显著的特征。由李诫编修的《营造法式》是宋代的一部关于建筑的专著,里面记述了大量的该时期有关彩画和雕塑的装饰纹样,其中记录了一种叫“开光”的方法。这种装饰方法在宋代被大量应用,即在装饰面用格式几何形或花型进行分割,构成独立的装饰点,其外用几何纹填饰,以作为主纹。[4]此种装饰手法既可以突出所要装饰的主题,也可以适应绘画题材取得协调的效果。
  3 传统如意纹的实际应用法则
  3.1 传统如意纹在器物装饰上的应用
  作为一种传统的装饰纹样,如意纹最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服饰、茶具等方面。其中明代如意纹装饰的服饰数量最多、质量最高,据粗略统计,定陵出土的53件袍料中有38件织有如意云纹,它们大都出自万历皇帝的棺内。此外,如意纹还常常与紫砂壶的设计相辅相成。紫砂壶作为品茶器具之珍品,常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其所承载的文化气息更是和人的精神相连。中华文化中,丰富的吉祥寓意图纹亦与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紧密结合,所以在紫砂壶设计文化理念中往往引入吉祥纹样“如意”的典雅纹样。此番结合既满足了视觉上的需求,又契合了中国人所向往的吉祥寓意。   3.2 传统如意纹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社会,相较器物装饰,如意纹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更广泛,且现代平面设计往往在维持元素精神内核和保留原创的基础上,提取出传统如意纹中“形”的元素。相较繁复、元素冗杂的传统如意纹装饰而言,现代设计更加注重对元素精神的提炼和简化。例如桂林博物馆的馆徽,便是在印有代表其名字的字母“G”的底图之上,叠加取自作为镇馆之宝的明代青花梅瓶之上的灵芝如意纹。[5]简洁的设计不仅传达出鲜明的主题,也使得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完美结合,呈现出极佳的视觉体验。
  海报设计是平面设计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而传统如意纹亦是海报设计中一大历久弥新的IP元素。除了对如意纹“形”的借鉴之外,更重要的在于“意”的提炼,[6]于2004年斩获靳埭强设计奖银奖的海报《如意》便是该理念的生动体现。海报《如意》通过用铁丝缠绕成的如意形状,表达被战争笼罩的现实;而在“铁丝如意”背后以阴影形式呈现的如意形态,则象征着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与期盼,借助如意的吉祥寓意,传递出“反战”的深刻主题。
  4 结语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本土元素的探索和挖掘是促使一个民族文化得以生生不息的重要举措。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精华之一的如意纹,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变迁,始终承载着独属于华夏民族的哲思与信仰。[7]而在现代社会,如意纹元素更是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在全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之下迸发出更加意味深远的内涵与艺术感染力,进而成为古老卻又展现出蓬勃生命力的中国标志。
  参考文献:
  [1] 熊仁国,张银柱,张沁沁.自媒体深度内容生产与传播探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10):68-70.
  [2] 李娜.基于条件随机场的方志古籍别名自动抽取模型构建[J].中文信息学报,2018,32(11):41-48.
  [3] 傅冬花.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云纹”与“如意纹”的历史变迁以及造型特点分析[J].中国艺术,2016(03):123-125.
  [4] 王玮.传统吉祥图案的再生[J].现代装饰(理论),2013(05):139.
  [5] 郝鸣.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纹艺术符号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
  [6] 张琼.凝固的云朵——古代服饰艺术中的如意纹[J].紫禁城,2004(01):38-41.
  [7] 王全权,卫欣.应用型传媒人才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青年记者,2018(08):115-116.
  作者简介:台雪纯,就读于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广告学系专业,研究方向:传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22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