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电路分析基础》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多方面的改革,引入理实一体化、仿真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解决内容多学时少,理论与实践脱节等教学问题。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网络教学;仿真教学;视频教学
   《电路分析基础》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是电子专业的学生入学后最先接触到的一门具有工程特点的专业课程。这门课程所涉及的一些电路知识、方法和理论大量地应用在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等后续专业课程中,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起了桥梁的作用,也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电路分析》这门课程在电气信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的学习效果也会影响到相关专业整个教学效果及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理解和学习兴趣。
  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目前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人才培养方案也在随之不断调整,电路分析课程的学时不断压缩。而电路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又比较多,并且对后续课程的知识体系起到必要支撑的作用,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尤为突出,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保证教学质量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其次,电路分析是具有实践特点的一门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但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电路理论的构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对学生的培养侧重于对各种电路模型进行进行分析和解题计算,实践教学很多时候只是在验证理论,学生看一下实验现象,记录一下实验数据,使得所学知识浮于表面,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学生只会计算解题,实践能力欠缺。
  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课时少内容多,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是我们本门课程迫切需要进行教学改革的原因和最终目的。
  二、改革的措施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1.强调基础、弱化推导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既要精简讲授内容,又要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为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知识支撑,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基础,弱化推导,侧 重方法和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一定要给学生交代清楚;一些公式推导和结论导出在课堂则点到即止,不做详细推导,可以留给学生做课后思考和作业;同时將后续相关学科内容融入教学中,加强教学内容的衔接,为后续课程的打好基础。
  2.教学中适当引入工程实例
  传统的电路分析教学研究对象以理想化的电路模型为主,侧重理论研究与电路模型分析的方式方法,与实际工程实例结合不够紧密。目前电子技术发展迅猛,我们的教学要跟上技术的发展和实践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最常见的实际元件,了解其元件特性、工作参数及实际应用,并掌握元件建模的基本思想,电路模型的建模过程。通过对工程实例的分析,加深对电路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3.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
  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训练,使学生能熟练使用万用表、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常用仪器仪表。特别是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不容易掌握的仪器,可提前将操作视频发给学生,结合课堂指导,并要求每个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演示,跟进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除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外,还引入理实一体教学、仿真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来进行辅助教学。
  1.理实一体化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课堂上进行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在实验室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被分割为两个部分,为解决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授课地点搬到实验室,实验室配备多媒体教学系统、计算机及电工实验设备,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这样做的优点是,比较抽象的电路理论可以同时通过实验来验证,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也可以通过实验及数据分析得出电路的基本理论,通过实验代替理论教学的推导,既节省了课时,又让学生比较直观地学习到理论知识,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电路仿真教学
  本门课程中的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实验可以是抽像的理论更加直观,更容易理解,但实验课时有限,因此我们把仿真软件引入到教学中,作为实验教学的辅助手段,让实验不仅局限于实验室,学生可以用自己的电脑灵活安排实验,既节省了时间,又可以扩充实验内容,使大量的电路理论得以验证。实际电路实验中,有一些操作具有不安全性的强电实验,也可以通过电路仿真来完成。同时学生可以通过仿真软件,尝试各种电路模型的构建,非常灵活,提高了学生自行设计的能力。
  3.网络教学
  将蓝墨云班课等网络教学手段引入教学中,使学生和老师的沟通不仅局限于学校,局限于课堂。学生随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提问,教师进行答疑。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布置作业,发布文档、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教学资源除了传统的教案、多媒体课件外,建立试题库、习题库,制作实验指导、实验教学视频,以上资源全部形成电子文件,通过网络发布给学生,实现资源共享。使得教学更立体化,多样化,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取消以往期末考试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单一考核模式,将平时考评与期末考试相结合、量化指标与非量化指标相结合、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使用多种考核方法综合评定课程学习成绩的考核模式。
  三、教学目标与效果
  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多方面的教学改革,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电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更好地掌握了电路模型的分析和计算方法,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电路知识解决实际的电路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储备,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琰.基于“微课”的《电路》课程教学改革[J].科技资讯,2015,13.
  [2]高君华,干红平,张东.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20.
  [3]陈寿坤.电路分析实验教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2,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27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