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环境与资源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普通高校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针对该课程存在的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提出了针对环境与资源专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实践证明,新的教改思路能够充分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兴趣,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环境与资源;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8-0130-02
   一、前言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作为公共基础课,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内容不能紧随技术发展、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等问题。传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通常包含计算机基础知识、图形用户界面的使用、文字处理、数据表格处理、多媒体演示文稿制作、多媒体技术应用、因特网基础知识等普适性内容。很多院校的老师也提出了不同的改革措施[1,2],同时各种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也应用在该课程的教学上[3-5]。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得到了不错的应用。
  虽然已有的针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这些措施并未考虑所授课对象的专业特点,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各专业都使用相同的教改方案。文献[1,8]虽然针对专业进行了教学改革,但是其也仅仅是划分了计算机专业与非计算机专业,并未考虑某一类专业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改革的效果。因此,我中心针对各专业制定了相应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更新了教学内容,将新技术与计算机的实用性反映到课程中,并与学生所学专业高度结合;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教学案例与专业高度结合,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实践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更好地为后续专业课程服务。
  在教学设计上,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理念,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功能重新定位,明晰该课程与专业课之间的共生关系,整体推进该课程改革与建设,形成系统性强、任务更加明确的教学内容,促进该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的有效对接,实现该课与专业课的深度融合,对《计算机文化基础》构建“基础通用+专业应用”的课程体系。
  二、环境与资源专业特点
  我校环境与资源学院每年新入学本科生约230人,本科专业包括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学院培养的本科生中有7%的被免试推荐为硕士研究生;近几年来,每年都有40%的以上的本科生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其中部分同学还考取了北大、清华、上海交大等著名学府的研究生。
  这些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涉及大量的报告编写、数据整理、质量汇报等内容。以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培养要求为:学习水文学、水资源及水环境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科学测量、科学运算、实验和测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水文学、水资源及水环境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具备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从事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该专业培养方案中的核心课程包括《水力学》《水文学原理》《水文预报》《水文统计学》《水文测验与调查》《水文水利计算》《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力学》等,而且培养方案中与计算机相关的课程还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绘图》《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教育必修课程及选修实习课程。
  这些课程在学习以及实践过程中,涉及大量的文字编辑与表格处理等知识,急需《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文字处理、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等技能。因此,传统的以会议通知、工资报表、送货单等综合类案例用于环境与资源专业的学生学习时,将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这些专业的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到,学生比较反感这些通用的案例,反而对本专业的相关知识点比较感兴趣。因此,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设计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基于专业课的工作任务的项目作为教学内容与实操对象。
  三、针对环境与资源专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根据《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特点,进行任务与特点鲜明的教学模式改革,设计贯穿项目,实现“教、学、做、评”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构建适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资源,进行任务明确、特点鲜明的课程改革,关注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针对环境与资源专业培养目标,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的实训项目,突出专业特色、强调技能培养。以学生后续课程所需要用到的技术为主线进行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改变了教学内容中的案例,使得课程中的技术更有针对性。
  环境与资源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包含《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将在第7-8学期进行,占16学分,毕业论文的撰写对计算机办公软件的要求较高,另外,学生还要参加毕业论文答辩,需要制作精美且符合要求的答辩用PPT。毕业论文中将使用大量的文字、表格、图片,而且文档普遍较长,因此,这些内容完全可以用于课堂上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等)操作的案例。虽然《计算机文化基礎》通常在第1学期开设,学生还无法撰写专业性的毕业论文,但学生可以通过文献检索等方式制作完成一个专业相关的小型综述论文,学生既可以学习专业知识又可以完成计算机基本操作实践,对学生来说既有意义又富有趣味性。
  学生在完成论文之前首先要学会文献查询的相关知识和方法,要学会使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工具搜索与专业相关的文献及论文,对于专业相关的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并要学会文献的整理与总结,并将其汇总到各自的小型综述论文中。目前,中国知网等工具仅能检索博士和硕士的毕业论文,对于大学一年级新生来说阅读起来较为困难,学生可仅参考论文的相关格式,无需对论文内容做深入了解。
  这里以吉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为例,论文主体部分包括(1)引言(或绪论)(2)正文(3)结论(4)参考文献(5)注释(可根据需要)(6)附录(可根据需要)等,课程上可仅要求学生完成前4个部分即可,毕业论文中涉及到的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等)知识点包括基本操作、图文混排、编号列表、布局设置、页眉页脚、长文档编辑等。   另外,在綜述论文中,通常会需要专业性的样本记录及数据对比等图表操作,此时需要使用表格处理软件对大量的样本数据进行相应的计算与分析操作。表格处理软件(如Excel等)中的公式、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数据分析工具的作用及其显著。
  小型综述论文完成以后,可以安排学时要求学生进行模拟答辩,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与整理,学生通过演示文稿(如PPT等)汇报论文的完成过程,并讲解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穿插专业知识,不仅达到了学生了解专业知识知识的目的,同时锻炼了语言表达等综合素质。
  四、结语
  实践证明,针对环境与资源专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对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这种教学改革的思路同时也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陈井霞,伞颖.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哈尔滨广厦学院为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8):147.
  [2]杜利农.浅谈《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6,(39):219-220.
  [3]蔡志锋.MOOC环境下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01):143-144.
  [4]王文旭.翻转课堂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03):223-224.
  [5]袁社锋.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课程在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04):161-162.
  Abstract:The course of "Computer Culture Foundation" is a public basic course for all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n view of the unsatisfactory of teaching effect of this course,the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idea of teaching reform of "Computer Culture Foundation" for the major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new teaching reform ideas can fully enhanc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the basic skills of "Computer Culture Foundation" and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Computer Culture Foundation;teaching reform;teaching case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76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