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言输入与输出理论对于高职英语课程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文章以语言输入与输出理论为切入点,反思语言教学中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开展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探讨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新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语言输入与输出理论;高职英语;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0-0087-01
  自从被诊断为“重语言输入,轻语言输出”以来,英语教学又转向另一个极端,即“重输出,轻输入”,这对高职英语教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近些年,高职院校加大了英语交际类课程的比例,在教学方面也有意识地向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方面倾斜。然而一味地强调语言输出,却忽视了高职学生语言基础薄弱、知识储备不足这一事实,到头来只能遭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若要提高英语教学水平,需平衡好语言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
  一、语言输入和输出理论
  1.语言输入理论
  20世纪80年代早期,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了语言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即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语言习得才有可能发生:①可理解性输入;②包含已知的语言成分(i);③略高于已知语言水平的成分(i+1),该理论因其对外语习得的重要性得到普遍认可。
  2.语言输出理论
  1985年,Swain提出了可理解性输出假说(Comprehensible output hypothesis)。他认为,给第二语言学习者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也就是促进可理解性输出,不仅能使他们将现有的知识很好地应用,而且能使他们在语言使用中不断进行假设验证,从而丰富语言知识,提高交际能力。
  二、语言输入与输出理论对高职英语课程的启示
  基于对语言输入输出理论的研究和对高职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在高职英语不同学习阶段,应动态调整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之间的关系,但总体需保持平衡。
  对大一新生应适当加大语言输入,因为他们具备一定的认知基础,尽管积累了一定的词汇,但不了解其应用的具体条件与情境,经常词不达意,或因基础差或紧张而不敢当众发言,需要激励与引导。如果一味地要学生进行语言输出,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需要给学生加大语言输入,在听力和阅读方面大量补充丰富、实用的语言材料,增加他们语言输出的“弹药供给”,从而提升他们表达自己观点的勇气和自信。
  经过一段时间的英语学习之后,学生的词汇量和知识面扩大,此时可以适当地增加语言输出的比例,提升语言交际能力之余还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Swain也曾指出第二语言习得中语言输出可以促进第二语言水平的提高,学习者必须经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才能内化输入的语言。
  三、语言输入与输出理论在高职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解释了情感因素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要想学习语言,除了可理解性输入材料等其他因素之外,更需要学习者从心理上接受语言学习。因而,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需遴选和学生认知、语言能力匹配的教学内容,英语新闻就是不错的选择。
  英语新闻门槛并不高,原版英语新闻内容鲜活,涉及教育、文化、职业、政府、科技等多个版块,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去思考和讨论;且新闻具时效性,国外主流媒体对实事的评论很能体现西方主流价值观及思维方式。因此阅读英语新闻可增加学生与社会的接触机会,帮助他们了解西方思维方式。此外,太多的“Chinglish”都是由于阅读量不够,缺乏语言积累。新闻中有许多地道、精炼的表达,多加研习无疑可以提高语言水平。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求学生以英语新闻阅读为语言输入,就新闻展开评论为语言输出,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卢仁顺.“输出假设”研究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4):34-37.
  [2]周丹.基于“輸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39-41.
  作者简介:魏岚(1978—),女,甘肃天水人,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与英语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32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