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国学经典提升高中生文明素养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建设未来的希望,经典诵读,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而且也是提升高中生文明素养的重要教学措施。而“国学经典”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精髓,也随之引起热潮。但是由于地区发展的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各地的教育水平和学生素养各不相同,农村地区学生的文明素养相对较弱。因此,正视高中生文明素养的提升也成为教育改革不可回避的課题。
【关键词】国学经典 提升 高中生 文明素养
【基金项目】运用国学经典培养高中生文明素养的实践研究,编号:AJKT-039。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2-0238-02
一、国学经典和学生文明素养存在的关系
(一)国学经典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国学经典并不单纯的指各种记录书籍,而是一种经历历史沉淀的精华,具备鲜活的生命力,是一种文化系统的源泉,创造性是它的根本,是一种能永久传承下来,绵延不绝的原动力。比起那些淹没在漫慢历史长河中的糟粕,国学经典能被称为经典,永久传承则在于在世世代代相传中,能不断地与时俱进,获得与时代发展相融的关键性扩展,具有与时俱进的先进性,能给予现今社会的发展思想财富和精神营养,使人们获得智慧的启迪,丰富个体精神。
(二)国学经典提高学生文明素养的可行性
诵读从意义的根本和实践活动的记载看,可以使人们追根溯源,并体会诵读文章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国学经典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凝聚了无数前人的思考和感想,大量的道德规范和精神食粮也深蕴其中。因此,诵读国学经典能使人们对其产生文化的认同感,并向之学习。
二、学生的文明素养和国学经典的现状研究
(一)文明素养是当下高中生有待提升的素养
人文精神作为现今社会最根本的精神,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灵魂,以追求真善美为理想核心,而文明素养则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的文明素养则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人文精神,并在逐步学习中加强自身人格、学识、气质等方面的修养。但是由于现今的学习环境,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在人文知识方面还是文明素养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欠缺。虽然他们还是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环境熏陶、学习等途径培养起来,但是在现行的教育条件下,社会实践的机会并不多,还是要从学习着手。
(二)国学经典对学生文明素养影响力低的原因
因为没有良好的诵读气氛,花费的实践较少,学生们就不能真正领略诵读国学经典的乐趣和魅力,对此的学习的激情也随之冷却。其次,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资源狭窄,方式单一,仅限于语文教材。再者,学校思想上不够重视,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太过粗糙,其效果也被弱化。学生知识在老师的要求下乏味的反复诵读,并没有真正体会文章包含的思想。种种原因,也就造成诵读国学经典对提升学生文明素养影响不足。
三、国学经典提高高中生文明素养的实施策略研究
(一)国学经典提高高中生文明素养策略
第一,转变教育观念,增加国学经典的教育投入,例如开设国学经典阅读课和活动课,抓好教师队伍培训,开展教师诵读国学经典示范课,创建国学晨读社;第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提高高中生素养,利用学生课前5分钟诵读国学经典,举办国学经典知识竞赛和征文活动,开展学科整合活动,把国学融入日常学习;第三,督促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诵读国学经典的任务使学生把诵读国学经典作为自己的任务,主动地学习国学经典。
(二)举办“国学经典”为主题的班会
国学经典诵读使人类的优秀文化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也成为学生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以高二年级1班召开“以国学滋润心灵提升素养”班会为例。首先班会主持人通过播放视频、PPT来展示国学经典,以引出班会的主题;其次小组上台展示,第一组诵读《孝经》,其中“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让我们感受到国学渗透到我们周围,第二组展示了对联文化,其中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经典对联使我们感受了文字的魅力,第三组则诵读李白的《将进酒》,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最后全班背诵《滕王阁序》,重温古人豪情,班主任也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并即兴创作了一副对联。
(三)国学经典提高高中生文明素养的效果
国学经典诵读有益于高中生完善知识结构和提高文化素养,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致使自己文化素养全面提高,增强民族责任感。高中生也通过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增长学识启迪思维,求真、从善、爱美,发现人生的意义,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继承优秀文化,全面提升文明素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高中学生文明素养培养中,国学经典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国学经典不仅使我们加强了自身文化的认同感,而且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奠定基础。在提升高中生文明素养方面也显示出来卓越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艳.国学经典导读类课程教学原则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1):66-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63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