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其中所暴露的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经济增长的质量仍有待提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众多的研究表明,生活、生产和发展资金缺乏是制约农村地区贫困群体摆脱贫困的一个重要因素,发展农村金融对农村脱贫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农村金融;产品;城乡协调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农村扶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战场,农村经济的发展快慢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央2004~2013年连续10年的“一号文件”中均涉及到了“三农”问题,可见其重要性的大小。为了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建立惠及十几亿人口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为其制定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还要提高农民的自我致富能力。推动农村金融的改革发展与创新,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机制是当前金融工作的任务之一,这不仅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机会,满足了金融服务的需求,解决了“弱势群体”融资难的问题,保障了其金融权利的实现,更为其脱贫致富提供了有效的途径。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的金融需求。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监测统计,截至2014年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已在全国31省(市、区)全面推进,全国主要涉农金融机构和营业网点数已分别达3566家和81397个。截至2014年末,全国已组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92.9%以上的贷款投向了“三农”和小微企业。全国已有1045个县(市)核准设立村镇银行,县域覆盖率54.57%。但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地区发展不平衡日益突出。据《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4)》显示,截止2014年底,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仍有1570个,这些乡镇并没有金融机构的影子,更谈不上金融产品的创新以及金融服务的完善及普惠性。在我国,仍有较多的农村地区金融产品单一,供给不足。“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因此,加快农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意义。
2 我国农村金融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以及金融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农村金融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自2003年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启动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涉农贷款逐年增长。截至2014年末,涉农贷款(本外币)余额23.6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28.1%,同比增长13%,按可比口径较全年各项贷款增速高0.7个百分点,其中农户贷款余额5.4万亿元,同比增长达19%,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6.7个百分点。按照可比口径,2007年创立涉农贷款统计以来,涉农贷款累计增长285.9%,七年间年均增速为21.7%,为支持粮食生产“十一连增”和农民纯收入增长“十一连快”发挥了重要作用。
偏远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持续推进,乡镇基础金融服务有效提高。2014年,银监会又启动实施了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印发《关于推进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的指导意见》,引导和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三至五年时间总体实现基础金融服务行政村全覆盖。通过设立标准化网点、开展简易便民定时定点服务、布设自助服务终端等多种服务形式,金融服务已覆盖52万个行政村。
3 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1 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金融產品单一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低,西部地区、偏远山区甚至出现金融机构空白,众多农民无法享受金融服务,无法满足其对投融资的需求;金融机构的分散使得金融交易成本居高不下,使得一部分群体尤其是低收入、老人等弱势群体难以享受金融服务,金融产品的创新及推广力度下降。我国主要涉农机构由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构成。2014年,我国农村信用社机构数1569家,占比67.5%。这不难看出,农村信用社在涉农机构中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局面往往会使得金融机构之间缺乏竞争性,造成金融产品研发与推广的“惰性”。从现有农村信用社业务品种上可以看出,依然以存贷款为主,基本没有其它的业务,如保险、咨询、代理、结算等金融服务。这种状况既制约了农村金融供给的有效性,又不能满足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的多样化需求。其次,相对于西方国家,我国金融管制较为严格,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金融机构的活动,从而限制了金融产品的创新。再次,由于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城乡贫富差距过大,与城市客户相比,“三农”客户规模小、信息不对称、抵押品缺失等特征明显,因此许多金融机构更愿意留在具有丰富客户资源、经营风险相对较低的城市而不愿进军乡镇,这就使得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缺乏动力。最后,由于交易成本的居高不下,农村金融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抑制着金融产品的创新。
3.2 农村金融供给不足,资金外流情况严重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贷存比仍相对较低,农村金融机构将农村储蓄转化为农村贷款的比率低下,大量的资金流向第二、第三产业等有较大发展前景和利润空间的产业,从而导致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农村经济建设的效率低下。通过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商业性金融组织每年从农村地区流出的资金大于从城市地区流入的资金,使得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不利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立和农业科研科技的推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有效的满足,从而抑制了农业的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增加,最终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众多的研究与实践表明,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不足,不能有效地满足农村各大经济主体的需求。据《中国金融年鉴》的数据统计,尽管中国农业贷款余额的绝对规模呈现出增长的态势,但相对水平整体却在下降。农业贷款占比由1993年的5.2%下降到2012年的4.5%。就新增农业贷款占同期新增贷款的比例而言,除1997、2005年以外,其余年份均在10%以下,而农业产值的增加值占同期总产值的增加值的比例始终在10%以上,1997年新增农业贷款占同期新增贷款总量的份额最高,但仍低于当年农业产值增加占总产值的比重。这表明农业产值的增长大于农业贷款的增长比例,农业贷款尚不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服务,农村金融的供给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3 经营风险高,不良贷款率上升
首先,我国农业经济尚处于经济转型的时期,相比其他企业,作为农村金融的主要服务对象中小微企业、农户面临着管理体系不健全、抵御风险能力低、缺乏作为信用担保的有效资产等问题,使得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提高,不良贷款率及坏账率上升。其次,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征信体系不健全,用户信用档案的建立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由于文化程度和受教育水平偏低等原因,部分用户信用意识淡薄,出现逾期还款的行为,甚至携款潜逃,导致恶意逃债现象突出。再次,我国的农业经济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对自然的依赖性较大,面临着自然灾害风险,同时由于农产品的价格弹性小,面临着供给过剩所带来的价格风险及市场风险。
4 推动农村金融发展及金融产品创新的建议
4.1 加大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支持力度
由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相对于城市,农村经济仍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与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仅靠农村金融机构是难以很快取得成效的,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在金融机构方面,支持金融机构增加县域网点,适当下放县域分支机构业务审批权限,为县、乡镇金融机构提供优惠政策,支持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立足县域,吸引金融机构向乡镇进军,提高金融机构的覆盖率。在金融服务方面,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坚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在融资方面,一方面逐步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地方多渠道筹集资金,另一方面加大对“涉农”信贷的支持力度,降低“三农”项目贷款的利率,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4.2 推进农村金融知识宣传
农村金融的主体和服务对象是农民,因此农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的大力支持,只有农民积极投入金融事业才是发展农村金融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知识的普及率低,很多农民对金融惠农政策尚未了解,还有些农民甚至不知晓农村金融这一概念。因此,推进农村金融知识的宣传,提高农村金融知识的普及率是促进农民投入金融事业的第一步。“轻松扫一扫,金融知识到。”这是2017年邮储银行青岛即墨支行金融知识宣传活动现场的宣传口号。在宣传活动现场,仅需拿出手机扫一下二维码,丰富多彩的金融知识、详尽到位的金融惠农政策就立刻呈现出来。2013年9月26日,人民银行滨州中心支行在辖区惠民县与当地县团委联合组织挂职金融干部开展农村金融知识集中宣传活动。在乡镇活动现场,通过宣传展版展示、发放宣传手册及明白纸,解答群众疑问等方式,向群众进行了一次金融知识集中普及宣传,这对提高金融知识的普及率,进一步增强群众对金融知識、惠农政策的了解起到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农民对金融的参与度,同时也间接地帮助了农村青年融资创业。
4.3 建立良好的农村金融信用环境
在我国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信用交易的规模不断扩大。普遍的守信行为才能使得信用交易顺利进行,经济得到正常的运转。农村经济同样如此,只有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才能使农村经济得以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农村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强信用环境的建设,人民银行杨凌支行团委着眼金融服务相对薄弱的农村偏远地区,于2016年9月29日携手长安银行杨凌农林科技支行,在揉谷镇姜嫄村、石家村开展了“农村金融环境建设乡村行”活动。此次活动对银行卡诈骗防范要点、个人信息保护、征信知识及信用报告查询、人民币反假、反洗钱、打击防范非法集资等方面的金融知识进行宣传普及。极大的增强了普通农户了解金融、参与金融活动和自我保护意识,有效促进了农村信用环境建设。
5 结语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农村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战场。因此,大力推动农村社会经济以及农村金融的发展必不可少。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改进,农村金融的发展任重而道远。相信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和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定会取得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 杨小玲.我国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海南金融,2013(4):70-73.
[2] 苏静.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
[3] 张承惠,潘光伟,等.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报告2016[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00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