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工匠技艺”与室内设计的融合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发展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非遗中的工匠技艺与室内设计融合,并不是简单的对传统技艺的再现,而是通过对传统技艺的深入研究,为室内设计注入文化灵魂,从而提升设计品质。通过本次研究可以提升传统技艺的认知度,同时开发传统技艺与现代室内设计的融合方法,从而挖掘传统技艺的精髓为提高现代室内设计的文化性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匠技艺;室内设计;融合 文章编号:2095—4085(2019)08—0069—02
1非遗中的“工匠技艺” 与室内设计融合的意义
苏中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工匠技艺”是通过劳动人民口传心授传承下来的,是世世代代人民智慧的结晶,然而传统的传承理念往往限制了非遗中的“工匠技艺”创新力度,目前很多创新还局限在它们固有的行业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工匠技艺”与室内设计的融合,可以让传统工匠技艺超越原有的使用价值,从而赋予其更多的当代室内设计的审美价值,使非遗中的“工匠技艺”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更加广泛。让跨界融合为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开辟新的思路。
2非遗中的“工匠技艺”与室内设计融合传统技艺的创新开发
传统技艺的应用领域相对单一,以苏中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工匠技艺”为例,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主要应用于家用纺织品领域,板鹞风筝制作技艺主要应用于传统工艺品领域,柞榛家具制作技艺主要应用于家居陈设领域,通过跨界思维可以进行创新开发。比如蓝印花布以往的用途主要集中在家用纺织品,服装,箱包以及一些工艺品等领域。创新开发可以打破传统思维的禁锢,将蓝印花布应用在室内的硬包,软包以及墙布等墙面装饰上,通过巧妙的搭配组合就可以创造出独特的室内设计方案。
3非遗中的“工匠技艺”与室内设计融合的应用
3.1室内设计的空间分隔与非遗中的“工匠技艺”的融合
室内空间的组合,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根据不同使用目的,对空间在垂直和水平方向进行各种各样的分割和联系。传统工匠技艺中结构造型可以用于室内空间的分割。以苏中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首先,板鹞风筝的代表性造型结构——七星板鹞,其结构是有7个完全相同的造型有机结合起来的,彼此相互穿插融为一体,将此结构提炼出来通过四方连续的构型手法可以制作出极具地方特色的镂空隔断,用于设计空间的通透隔断。其次,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彩锦绣技艺以及仿真绣技艺制作出的美轮美奂的布艺作品可以通过框架结构的固定形成室内设计的柔性隔断,布质的柔软,半通透性以及传统的图形可以塑造出含蓄的中式风格空间。最后,南通木版年画中的刻板以其丰富优美的图形和凹凸的肌理可用于装饰性隔断,为室内设计塑造丰富的细节,提升空间的文化内涵。
3.2室内设计的界面设计与非遗中的“工匠技艺”的融合
室内设计的界面主要是指围合成空间的地面,顶面和墙面。首先在地面的处理上可以将传统技艺中的构型方法用于地面拼花的处理,比如蓝印花布的图案题材非常广泛,多为表现吉祥寓意内容,如常见的“松鹤延年”,“鲤鱼跳龙门”等,在图形的表现手法上有聚有散,有收有放,园中有方,大中见小,表现出刚健淳朴,清新明快的民俗风情,从传统的构型手法中抽象概括出适合室内风格的元素,加以重组运用于地面拼花设计即可得到丰富的室内表现效果。其次在顶面的设计中,也可以使用传统工艺中的结构造型,比如板鹞风筝的结构框架就是一种完美的几何分割效果,可将这种几何分割出的结构用于室内顶面多层级的设计,不仅可体现几何图形之美还可以丰富顶面层次关系。最后墙面的处理,室内设计中的墙面的设计決定了主要立面的效果,是设计的重中之重,常见的墙面处理方式有硬包,软包,护墙板,地板上墙,石材造型,墙纸,墙布等等。常见的墙面处理手法中可以大量的使用非遗中的“工匠技艺”,在墙面的造型方面可以运用板鹞风筝几何造型,木版年画的装饰性造型等等。在墙面的界面图案方面可以使用大量传统纹样。在墙面的材质选用方面可以使用南通民间土布的布艺,板鹞风筝的竹艺,柞榛家具制作的木艺等等。
4结语
本文旨在研究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以苏中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工匠技艺”为例,从全新的视角深入分析传统工艺并结合现代室内设计原理,以期让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为现代设计的发展拓展新的思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39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