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财政国库部门的风险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于这一制度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接着阐述国库集中制度下财政国库部门风险,最后针对风险提出合理的建议措施,以求促进财政国库部门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财政国库部门;风险;优化策略
一、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相关概念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主要是指政府将所有的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预算部门每年都给预算单位下达预算指标,并且审批预算单位提出的预算申请,委托支付中心办理具体的支付手续,按照这种资金管理方式,政府财政资金支付在国库单一的账户下统一进行。财政预算部门还要在商业银行开设零余额账户,通过这个账户,采取财政直接支付以及财政授权支付等两种形式支付商品或者劳务供应商,从而实现资金的统一管理。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行需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要遵循合法性原则,为了规范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运行,在开展业务活动时,需要按照财政部国库司指定的相关法规进行业务操作。其次,需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实施国库集中支付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资金多环节、多层级拨付的问题,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益,因此,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坚持效益原则,降低资金拨付成本。最后,应该遵循方便性原则,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颁布与实施就是为了使各单位用款更加方便,解决过去资金拨付多层级、多流转的现象,因此,应该遵循便利性原则,提升资金处理效率。
二、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财政国库部门的风险分析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处于不断改革之中,当前,财政资金的集中支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风险存在于各个环节,主要包括监管不足的风险、信息系统的风险、业务操作以及内部控制风险。
1.监管不足的风险
与以往的传统的支付手段不同,国库集中支付将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国库单一的账户体系进行集中拨付,因此,管理模式发生了改变,但是,管理人员对于这一支付方式缺乏足够的认识,存在监管方面的漏洞。具体来讲,国库部门缺乏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办法,虽然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财政国库部门已经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办法,但是其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存在漏洞,在资金的申请、审核、支付以及监督过程中存在着管理不善的风险,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发展时间较晚,其实施大部分处于摸索阶段。另一方面,财政国库部门的管理人员对于风险监管、制定监管制度没有重视,缺乏风险管控意识,只是将其看为实施集中支付手段的辅助环节,导致监管没有效果,风险频发。
2.信息系统的风险
信息系统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的必要条件,我国就是以现代的信息技术为依托,建立起了财政支出的信息库,但是由于实施时间较短,存在一系列的信息系统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财政国库部门进行支付一般是通过GFMIS系统完成的,虽然在这个系统下,员工能高效进行审核以及支付,提升其业务效率等,但是信息系统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导致很容易遭受黑客入侵、网络攻击等,一旦网络陷入瘫痪,就会给部门造成不可弥补的影响。
其次,信息系统没有对客户的资料设置保密程序,很容易引发信息泄露等风险。
最后,在传统的支付手段下,其业务处理较为分散,但是现在将支付业务进行集中处理,就加大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财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相应的财务知识,还需要提升其信息处理水平,這就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很容易出现信息处理不熟练完成工作不及时等现象,最终影响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有效施行。
3.员工操作风险
人力资源是部门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集中支付的流程更加复杂,需要更多的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处理,这就引发了员工操作风险。
一方面,操作人员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不能严格按照制定的程序制度进行业务处理,对于一些财务支付业务不熟悉,信息系统的操作不熟练,很容易出现操作失误,造成资金账实不符、资金管理不到位等现象。另一方面,资金的管理出现漏洞,对于零余额这一制度,预算单位既可以转账,又可以提现,在这方面没有明确的要求,加大了资金处理的风险。
4.内控风险
内部控制是保证财务信息正确,确保相关制度的顺利执行的单位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控制程序、制度以及方法。由于我国财政国库部门在业务执行过程中,操作流程处于不断实践与更新的阶段,内部控制程序并没有跟上步伐,容易形成内控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员工内控意识不足,将内部控制看成是走形式,没有将内控工作落实到实处。另一方面,内控方法较为落后,不能适应新的业务模式,对于一些核心支付业务不能做到全环节、全方位的监督控制,仍然存在监督漏洞,加大了内控风险。
三、 针对财政国库部门风险的优化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财政国库部门出现了监管风险、员工操作风险、内控风险以及信息系统风险等,因此需要针对这些风险认真分析其原因,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防微杜渐,提升风险管控水平。
1.监督管理方面
加强监督管理力度有赖于员工思想意识的提升与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因此,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优化。
一方面,由于国库集中支付涵盖了多个部门,管理难度较大,管理层明确监督管理对于业务开展的重要性,增强思想意识,以身作则,推动风险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仔细甄别潜在的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国库集中支付涉及多个部门,要量体裁衣,针对不同部门的业务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以便更加适应业务的开展。
2.员工操作方面
员工能够顺利开展业务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的保障,因此,提升员工的道德水平与业务能力至关重要。一方面,需要提升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合理合法进行业务处理,规避因为职业道德缺失给单位带来的经济损失,这里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内网宣传、组织讲座的形式开展工作。 另一方面,提升员工的综合水平,通过上文可知,员工正确处理支付业务需要具备业务知识与信息处理能力。首先,需要增强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在日常的业务处理中预防和甄别容易发生风险的环节。其次,制定合理的培训制度对员工定期培训,组织外出学习等,使员工掌握业务一体化操作流程,规避操作失误等风险。需要注意的是,在岗位上配备人员时,要做到人尽其职、人岗匹配,选拔优秀合适的人员放到岗位上,明确员工相应的责任,并且制定相应的绩效考评制度、奖惩制度,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规避操作风险。
3.内控监督方面
内部监督管理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措施,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财政国库部门的员工需要增强内控意识,明确内部控制对于业务开展的重要作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首先,建立财政支出的流程化风险管理,细化财政支出环节,在每一个关键节点建立内控程序,保证内部监督控制无遗漏,对业务操作开展全面监督。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将内部控制程序与经常性财务支出紧密联系,突出监督控制重点,提升监督效率。
其次,各个环节的内部控制程序应该相互联系,紧密配合,而不应该割裂开来,促进财政国库部门的内部控制建设。
再次,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制度的建立是开展内控程序的保证,制度规则应该制定得十分详细,并且能够落实到具体的监督操作上,为内控人员提出指导。
最后,重视内控人员的管理。一方面,选聘优秀的内控人才,提升其风险意识,能够准确识别各种潜在风险,制定风险应对方案。另一方面,可以开展轮岗监督、交叉监督等,提升内部控制监督的透明度。
4.信息系统方面
国库集中支付的信息全部集中于信息系统中心,财务业务的处理也离不开高效运转的信息系统。通过上文分析可知,信息系统的问题主要存在于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因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首先,建立安全的财务信息处理制度,由专门的人员负责信息系统的数据收集、数据备份以及重要事项备案等,规避数据丢失风险。
其次,选派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对信息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建立并且更新病毒防护系统,建立防火墙等,防止黑客入侵、数据丢失等问题。
最后,信息系统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高效处理业务,还在于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加强各个部门的联系。一方面,建立与各政府部门的联系,实现财政收支的信息共享,互相监督,有效规避风险。另一方面,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分析储备信息,有效甄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合理的风险应对措施。需要注意的是,要培养一批信息技术人才,注重人才的考核与培训,提升整体的信息运行效率。
四、 结语
国库集中支付是我国市场经济下一项重要的制度,对于提升我国支付效率、促进经济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财政资金拨付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在关注其自身优势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其风险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财政国库部门存在的风险,从管理制度、内控监督、信息系统以及人员操作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优化措施,希望能够使这一制度发挥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何淑君.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考探讨.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6).
2.李彩红.当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中国商论,2018(4).
3.王英.事业单位财政国库集中支付问题.财经界,2015(2).
4.沈利.財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研究.财会学习,2017(6).
5.黄荣.县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的完善和思考.中国总会计师,2017(4).(责任编辑:王文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72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