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当今的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提出对于改善传统教育模式所带来的各种弊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课程理念指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初中地理教学是基础教育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素质教育理念,在核心素养语境下,中学地理教学也在不断地优化和改进。
【关键词】素质教育 中学地理教学 创新
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是指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育环境以及教育内容等方面对学生实施积极的影响,帮助学生在其原有知识水平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简言之,就是帮助学生提升其综合素质。因此,基于素质教育的中学地理教学也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为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基于素质教育的中学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仍以二维教育为主
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发展,我国的教育目标早已由二维目标转为三维目标,但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很多初中学校地理教学,仍然以知识传授为主,严重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无法发展学生的地理素养,自然没有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2.教学方式单一滞后
当前,我国大多数初中的地理教学,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滞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仍处于主导地位,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知识灌输模式,而不是启发、引导式的探究教学,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彰显,智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的灌输,进行机械记忆的学习,由此导致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
3.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
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于核心位置,完全压制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不到培养,自然也无法发挥出自身的学习潜能,因此,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学习成绩提升的效果微乎其微。
二、基于素质教育的中学地理教学改革与方法的创新
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基于素质教育的中学地理教学改革与方法创新,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明确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而将课堂的主导权交还给学生,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并积极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采用案例教学法授课
所谓的案例教学法,就是指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以某一案例作为核心,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的思考、探究与学习,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授课,教师选取的案例必须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且与地理这门课程具有紧密的联系,能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的案例,才能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思考中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点拨,帮助他们准确把握住初中地理文化教育的实质。在初中的地理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改变地理教学存在的弊端,彻底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爱动脑的问题,促使他们学会学习、思考和创造,并且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与团结意识,同时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并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3.進行立体化的教学方式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地理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既要传授给学生相关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又要发展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要发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这是新课改要求的三维教育目标。而且这三个目标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对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培养他们的地理技能是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基础,而在这一过程中又渗透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同时,思想品德教育又能为前两者的培养提供思想保障。因此,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基于素质教育的中学地理教学,要完全体现出这三者结合的立体化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丰富多彩且又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不断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尚莹.新课程改革下中学地理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探讨[J].山西青年,2017,(16):187.
[2]田洪涛.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教学的融合探究[J].中华少年,2017,(07):1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86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