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我国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菲根堡姆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现阶段,在中国的大环境之下,产品质量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核心,是建设、增强企业品牌价值的基础。本文主要围绕TQM的基本概念、组织实施以及应用领域这三个方面介绍了其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同时指出产品质量问题在中国企业出现的情况,并提出了加强TQM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企业;产品质量
一、引言
由于如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需求逐渐多样化。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獲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今企业必须优化设计、提高质量、完善售后服务、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企业在全面质量管理方面的力度与强度,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本文重点介绍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基本内涵以及建议如何提高公司的全面质量管理水平。
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概述
(一)TQM的基本内涵
全面质量管理,也称为全面质量控制(TQC),首次出现在《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中。费根堡姆认为其可被定义为“为了能够以最经济的水平进行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同时充分考虑客户要求的满意度,它维持着企业内各部门的研究质量,质量维护和质量改进活动的一种有效关系”。
根据Deming的说法,TQM是持续的质量改进过程,达到可预测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他提出了14条质量管理原则,以提高组织的生产力和绩效。Juran认为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参与到使产品或服务适合使用的工作中。Crosby将质量定义为符合要求的质量,他的关注点是零缺陷。Ishikawa强调了全面质量控制对提高组织绩效的重要性。他认为全面质量管理不仅意味着产品的质量,还包括售后服务、质量管理、公司自身和人的生活。Steingrad和Fitzgibbons(1993)则用另一种方法描述了TQM:TQM是程序和技术,试图降低产品、服务或过程的效果,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以上学者以不同的方式定义了这一概念,但其本质却是不谋而合的。
(二)TQM的组织实施
全面质量管理(TQM)是一个集成的过程,通过不断改进的实践和客户的需求(Khamalah&Lingaraj,2007)来实现竞争优势。由于其重要性,大量文献讨论了TQM实施的有效性和效率(Dahlgaard-Park,2012; Gunasekaran &,2007)。然而,在随后的文献回顾中,几乎没有任何模型可以解释一个组织如何能够成功地实施TQM,并成功地处理阻碍其实现改变的阻力。这是因为对TQM实施的过程了解不足。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集成过程,通过持续改进实践和客户需求提供竞争优势。尽管有大量关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文献研究,但几乎没有任何关于组织实施这一重要工具的能力的研究。Kanwal Nasim a, Muhammad Zahid Iqbal& Iram A.Khan(2013)试图填补这一内容,从而提出了TQM实现能力的概念框架。该框架包括基于多个组成模型的集成关系,即管理承诺、情感沟通、个人环境适应和组织支持。该框架可以帮助组织通过开发或增强TQM实现的可操作性,使TQM的实现过程变得更有效。
(三)TQM的应用领域
在当今市场和经济发展迅速变化的时代,如全球化、市场管制、技术进步和激烈竞争等现象的出现,全面质量管理(TQM)不仅在制造业领域,而且在服务业也变得极为重要。它力求整合所有的组织职能,授权每个组织成员,并提供参与、贡献和发展所有权意识的机会,为了促进质量和生产力的持续、持续和长期的改善,并消除员工对变化的恐惧。根据Kumar等人(2011)的说法,TQM是一个现代管理哲学,强调需要改善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以便更好地利用组织资源(Collins, 1996)。
为了研究和探讨关于TQM在不同服务行业中对TQM实施的影响及其适用性的相关问题。在查阅了大量文献之后,根据文献的重要性、文献的性质和未来需要进一步改进的要求,将其分为四类,分别为医疗保健业、银行业、酒店、通信服务业。众多学者研究表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更适合应用于服务业,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
三、中国企业面临的产品质量问题
(一)全面质量管理过程控制不重视
很多企业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时,仅限于讲座授课,作为企业管理者也只做到口头上重视、行动上忽视。甚至有些企业把通过 ISO9000 标准认证作为公司产品质量管理的最终检测标准,不重视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控制,导致公司产品质量的下降、企业利润的下滑。
(二)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决策机制不完善,个人决策独占鳌头。许多企业尚未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机制,缺乏有效的考评手段来控制整个过程的质量。另外,提高产品质量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时间跨度长、成果见效慢,因此,有些管理者为了抓业绩并不愿为此投入过多的时间与精力。
(三)产品质量检测标准不完善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中国的工业产品没有参与国际竞争,产品质量检验方面存在标准不高的问题,同发达国家的质检标准也存在很大差异。相对宽松的检验标准降低了公司的产品质量要求。
四、完善中国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生产工艺,完善质量责任体系
要想提高产品质量必须优化和调整工艺流程。在产品的生产中,构建完善、系统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为中心,不断优化生产流程,确保各项质量管理工作顺利实施。因为在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会涉及人员、财务、材料以及各个生产管理环节,所以企业应协调各部门、各环节,明确相关部门以及员工的质量管理任务、责任及权利,形成全程监督、责任到人的质量责任标准。 (二)通过培训增强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
企业管理者应树立良好的质量管理意识,将TQM提升到战略发展层次,真正将全面质量管理纳入企业各项生产经营管理中。与此同时,企业员工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全面质量管理意识,形成具象化的统一的质量管理思想。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要加强员工的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和培训,逐步引导員工深入了解全面质量管理的优势以及重要性。
(三)在全面质量管理中注重效益导向
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也是为了减少整个生产过程及各个环节的低效劳动力和物质消耗,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企业必须创设质量审核体系,比如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的员工或团队,应给予相应的奖励;频频出现质量问题的员工或团队,应受到相应的惩罚。这可大大提高员工参与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深化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四)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提升长效机制
为了能够集中精力解决阻碍和影响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发展的决定性问题,必须进一步健全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培养一批高水平的质量管理队伍,紧抓制度,逐步将各项质量管理工作细化,从质量——责任机制、引导——激励机制和督查——落实机制三方面入手,完善质量管理提升长效机制。通过指引激励、制度约束、监督实施等途径,确保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贯彻。
在如今的经济环境下,企业要想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在充分了解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动员员工融入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从而不断增强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水平,加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
通过梳理国内外全面质量管理相关文献综述,主要围绕TQM的基本概念、组织实施以及应用领域这三个方面介绍了其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同时指出产品质量问题在中国企业出现的情况,并提出了加强TQM的对策建议,具体而言,企业管理者可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来改善质量责任体系、通过培训增强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注重以效益为导向的全面质量管理以及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提升长效机制这四个方面入手,紧抓中国产品质量管理。企业管理者自身应保持着良好的质量管理意识,充分了解到全面质量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将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定位到战略层面,切实将全面质量管理真正纳入企业各项生产经营管理中,从而实现企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Bon A T,Mustafa E M A.Impact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on Innovation in Service Organizations: Literature Review and New Conceptual Framework [J].Procedia Engineering,2013,53(2013):516-529.
[2]Samawi G A, Abutayeh B K,Yosef F, et al. Relation between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Business Excellence: Evidence from Private Service Firms in Jordan[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Management & Marketing,2018,8.
[3]成维英.浅谈全面质量管理在中小企业中的运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4(04):28-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50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