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职生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中职生是未来职业技术建设队伍的后备军,培养中职生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是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也是事关全社会道德水平的大事。结合培养中职生道德现状,提出培养中职生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的策略,希望能为培养中职生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关 键 词] 中职生;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0-0172-02
随着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职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中职院校在知识、技能教学方面也实现了新的突破。但是,中职生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培养相对滞后,这也导致许多中职生职业道德缺失,法律意识淡薄。那么,如何培养中职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呢?文章中对其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提出几点有效的培养策略。
一、中职院校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培养的现状
(一)忽视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培养
大多数的中职院校教师和领导对中职院校的任务认识比较片面,认为是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偏重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不够重视。同时,不少的中职院校认为毕业生是否能够顺利就业虽然和学校专业有关,但是更多的因素是学生专业水平,更加注重学生专业结构培养,忽视学生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培养。
(二)教学方式较为落后、单一
不少的中职院校虽然开设相应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部分任课教师并非相关专业教师,由其他专业教师代替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必然是按照课本讲读,和学生的专业不符,并没有根据社会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优化,对于社会、企业等出现严重的脱节问题,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比较沉闷,导致学生出现厌烦情绪,影响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缺乏完善的考评体系
在我国中职院校中,虽然开设有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但是缺乏与之相应的考评体系,导致教育工作开展比较困难,不够科学合理,难以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在对中职学生职业道德和法律素养进行考核时,大多以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定,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学习过程不够重视,没有真实、客观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情况。在这样的考评体系中,学生实际和学校考评存在非常大的差异,给企业用人带来困难,同时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就业。
二、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識的主要内容
(一)礼仪和文明
礼仪主要是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按照约定成俗的方式,表现出一种律己敬人的方式,主要表现在穿着、交往、沟通以及情商等内容。礼是人性的自然,符合人的基本行为规范,而礼仪则是社会和谐融洽的基础。从个人的修养来说,礼仪是内在修养和外在修养的集中表现。从交往的层面来说,礼仪是人际交往的艺术,待人友善、尊重他人符合社会规范的习惯。从传播的角度来说,礼仪是人际交往的技巧,可以分为不少的分支,如国务礼仪、商务礼仪、职场礼仪以及社交礼仪等。与中职学生相关的礼仪内容主要是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合礼仪和职场礼仪。在校园礼仪中主要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等相关的礼仪,在教室、图书馆、食堂以及宿舍等场所中遵守相关的准则、秩序以及纪律。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和友爱,对教师应当懂得尊重和礼貌。在家庭礼仪中,家庭成员相互尊重、关心,儿女应当孝顺长辈。公共场所礼仪则是在商场、电影院、车站等公共场所应当遵循的礼仪,如禁止大声喧哗、注重自身仪表、讲究公共卫生等。
(二)荣辱与道德
道德主要是以传统习俗、社会舆论以及内心信念作为维系基础,对人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行为规范的总称。在社会生活中需要道德的约束,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促进家庭和谐幸福。职业道德是道德中的重要内容。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需要遵循该职业相关的道德要求以及行为准则,具有行业性和时代性的特征。在从业过程中,职业道德是根本,也是成功的基本保障,是企业塑造良好形象、提高信誉度的有效方式,同时可以有效调整从业人员之间的关系,规范从业人员的职场行为。
(三)遵纪守法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遵守法律、使用法律、维护法律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中职学生,更应当了解法律知识和内容,学会使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中职学生首先需要懂法,具备法制观念,其次是学习法律,了解法律允许和禁止的行为,然后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最后是使用法律和维护法律,通过司法程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中职院校加强学生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培养的策略
(一)以人为本,开设道德与法律课程
中职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思想观念还不成熟。在市场经济刺激下,中职生的思想认识越来越多元化。受不良因素影响,一些中职生出现了道德滑坡,责任感和理想信念缺失,法律意识也相对淡薄。中职生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培养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中职教学中,课堂是传授知识和道德培养的主要阵地。中职生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培养,也要以课堂为根本。所以,中职院校要根据社会需要,以提高知识技能、素质培养、完善人格为目标,开设道德与法制课程,将道德与法治教育结合起来,全面提高中职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这也要求中职院校在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管理中,要摈弃“重技术轻德育”的思想观念,健全道德与法律教育体系,开设道德与法律课程,建设专门的道德与法律队伍。针对中职生存在的道德行为失范、法制意识淡薄等问题,中职院校要加大道德与法律宣传与投入的力度,利用校园网络、新媒体等进行职业道德与法律宣传,借助演讲比赛、法律知识讲座等渠道引导中职生的思想和行动,以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观念,促使中职生健康成长。 通过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教学,要求中职学生掌握法律表达的内容,传达社会公众对法律的神圣情感。此种法律情感并不是靠着法律的严酷和冷峻,也不是其强迫性和威胁性,而是公众内心对法律的真诚信仰。人们对法律没有敬畏的距离感,产生一种归属感,让学生对法律更加信任和尊重。同时课程内容中应当让学生了解依法治国的要求,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尊严。另外,在课程体系完善中,需要注重评价体系的完善,在职业道德和法律教学的考评中,需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加强学生评价和考核,除了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外,更加注重学生日常的表现情况,采取多样化的考评方式,也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更加公正、客观评价每个学生。在考评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考评学生,同时需要对教师进行考评,是否能够彰显学生主体地位,是否符合新课程的标准和要求,结合相应的奖惩制度,促进考评制度的完善,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培养,为中职学生未来发展和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与时俱进,创新教学内容与形式
许多中职院校早已开始了道德与法律的教学,但是,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效果并不很理想。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中职道德与法律教学内容老化,教学形式单一,道德与法律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缺少关联,教学趣味性、感染力不足。所以,许多学生对道德与法律教学不感兴趣。鉴于此,在今后的道德与法律教学中,中职院校要与时俱进,创新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内容与形式。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内容创新的重点在于紧跟社会职业道德与法律形势发展步伐,将最新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精神、成果传达给学生,如针对中职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使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观念与时俱进,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的人。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形式创新与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理论灌输法,将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法庭、情景教学法等都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以发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此外,在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也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中职院校也要与时俱进,推进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信息化,将网络资源用于道德与法律课堂教学,同时充分利用中职院校的软硬件设施进行职业道德与法制安全宣传,以拓宽道德与法律教学空间,增加道德与法律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例如,针对中职汽修专业的学生,有关“求职礼仪”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讲述和讨论有效结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在课程教学之前,教师让学生搜集行业相关内容,如行业职业道德和法律等内容,在完成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结合行业需要遵循的礼仪等内容进行讲解,深入分析其内涵。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职场礼仪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对比和分析,自我审视是否符合要求。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三)双管齐下,开展道德与法律实践
如今,國际形势风云突变,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也步入深水区。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使得青少年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中职院校只有再接再厉,才能在学生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培养上有突破性的进展。不过,中职院校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其中,实践教学缺失,就是中职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实践出真知,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许多中职生之所以职业道德素质低下,法律意识淡薄,就是因为他们认识不到职场、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不了解社会需要的是什么样的职业人才。所以,在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中职院校还要重视道德与法治实践教学,将道德与法律实践课置于与专业理论课同等重要的地位,强化中职生道德与法律实践体验,给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开展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认识。中职道德与法律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中职学校领导要与企业、社区、有关部门加强合作,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要贴近学生实际,经常设计、组织一些道德与法律实践活动,争取通过各种道德与法律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为道德与法律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
例如,在“公正处理民事关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课堂内容,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有效结合,让学生学习民法知识,懂得民法,加强学生民事法律意识培养。同时让学生遵守民法,尊重他人,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在民法的应用中,合理利用民法,公正地处理民事关系,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教师引入相应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侵权人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明确当事人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在中职学生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培养中,单纯依靠课堂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实践方式,组织学生观看“3·15晚会”“法制在线”等法制节目,让学生结合节目中的事件和案例,开展相应的分析和讨论,渗透法律知识教育的同时,不断影响学生,树立学生的法律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综上所述,职业道德是中职生的从业之本,法律意识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养,中职生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这也要求中职院校认识到中职生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实施有效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培养方法,以提高中职生的职业素养与法律意识,使中职生真正成为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傅肖梅.如何培养在校中职生的法律意识[J].教育现代化,2018,5(22):316-317.
[2]谭月卉.中职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的教学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6):264.
[3]杨学兵.基于信息技术的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创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5):106-107.
[4]周乃勤.中职教育开设法律课程的重要性[J].法制与经济,2014(13):73-74,90.
[5]姚玮.中职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的教学对策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68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