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棉花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邹游

  摘 要 现阶段,在农业不断发展过程中,棉花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诸多栽培条件达标的地区进行了广泛种植,而且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为了进一步提升棉花的品质与产量,需要种植户对当前先进的棉花栽培技术进行学习,并且对各类易发生的病虫害类型与防治方法进行有效掌握,从而在棉花种植期间能够对影响棉花高效种植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确保棉花产量、品质。基于此,对棉花种植栽培技术进行总结分析,以期能够为其他种植户高质量、高效率的开展棉花种植工作,降低病虫害发生风险提供助益。
  关键词 棉花;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5.016
  棉花的经济价值极高,因此,我国需要利用多种先进技术提升该种作物的产量与质量,确保棉花的经济价值可以充分发挥出来。但是,对以往棉花种植地区种植户的种植基本情况进行探究发现,在植株栽培、病虫害防治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制约着棉花种植工作的有效开展。对此,种植户应该积极对有助于棉花健康生长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以此指导棉花种植工作可以正常有序开展。
  1 种子选择
  种植户开展棉花种植工作期间,需要对棉花生物特性及栽植地区的光照、水分、土壤等条件进行全面调查,据此选择适宜在本地种植的优质棉花种子来种植。采购棉花种子时,种植户需要多选择早发型中熟品种与Ⅰ型果枝塔形品种的棉花种子,具备铃壳薄、铃籽小且自重大等特点的种子也可以多选择利用,以保证培育栽种后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2 播种
  种植户在进行该环节的工作时,需要事先对栽培棉花的土地进行施肥与翻耕处理,可利用复合肥、有机肥、硫酸二铵、尿素及硫酸钾等肥料来施肥,使其与土体能够充分均匀混合,施肥过后种植户还需要在种植区域进行浇水灌溉,以此确保棉花种植的土壤、水分条件达标。具体播种期间应做到以下3点。1)种植户需要合理选择播种时间,如果棉花品种属于春种品种,需要晚播且低密度种植,以此确保棉花植株能够有效适应种植环境,在合理的間距下尽快出苗、健康生长,如果播种时采取早播方式种植棉花,易造成棉花幼苗发生各类病害与虫害,影响棉花出苗及长势,因此棉花播种时间选择不可过早;同时在棉花播种时间确定时,需要对环境温度进行控制,常规情况下播种后的棉花种子多在环境温度17 ℃时出苗,而棉铃会在15 ℃时发育,如果低于上述标准温度会对棉花种子的正常出苗以及棉铃发育造成影响;此外,若选择营养钵进行棉花种子育苗时,需注意种子播种直至移栽的整个过程时间控制为30~40 d为宜。2)种植户需要控制棉花植株的密度,即棉花行距、植株间距分别控制为100 cm、30 cm,棉花田栽种的棉花植株数量控制为3万~4.5万株/hm2为宜[1]。3)选择播种方法,常用的棉花种子播种方法包括点播、条播及育苗移栽等3种,应用点播时种植人员可在作业地区挖掘种植坑,控制每个坑中的棉花种子为4颗,应用条播播种的种子量控制为50颗/m2,育苗移栽的播种量为每个种植坑栽2棵,如果播种地区的土壤性质属于盐碱地,则要求该地区播种的棉花种子数量要比正常土壤种植区域的标
  准高10%。
  3 日常管理
  棉花种植生长期间,要求种植人员加强施肥管理,除了播种前必须要进行的土壤基肥处理外,还要在生长过程中进行氮肥追肥处理,以此确保棉花生长所需的养分充足,不会出现营养不良所致的发育缓慢、产量不高及品质差等问题。在棉花生长过程中,首次追肥时间选择在盛蕾见花期,将氮肥施于土壤后要及时翻耕,促使肥料可以与土壤尽快融合,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施肥管理过程中,种植户还需要及时施用锌肥与硼肥等含较多微量元素的肥料,避免棉花种植出现产量、品质下降问题,一般情况下棉花种植区域土壤中的含锌量控制为0.8 mg·kg-2为宜。同时,棉花生长发育期间枝干较多,若不及时清理,会导致养分被这些枝干大量吸收,导致棉花产量不高。因此,在棉花日常管理过程中,要求种植户做好棉花修剪工作。在修剪过程中,棉花植株下部营养枝干需要尽可能保留,因为这些枝干之上通常会生成次生果枝,待该果枝上的棉铃发育后,便可以生长成为具有利用价值的棉花,可增加棉花产量;如果修剪棉花枝干期间发现植株营养枝已经有4~6个次生果时,需要将营养枝干顶心去除,确保棉花植株经过修剪能够健康发育生长。
  4 病虫害防治
  4.1 病害防治技术
  4.1.1 立枯病
  棉花发生该疾病后常会出现烂芽、幼苗嫩茎病变等表现,初期病斑形状呈水渍样,黄褐色,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病斑扩散,呈湿腐状,黑褐色,最终发病植株会枯死。防治立枯病多选择病害刚发生时,利用多菌灵胶悬剂、立枯灵、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等药物进行喷洒处理,可从源头控制疾病,使得病苗可尽快恢复健康,喷洒次数共计为3次,单次药物喷洒时间间隔控制为14 d。
  4.1.2 枯萎病
  棉花枯萎病在土壤温度为20 ℃时开始发病,发病高峰阶段的土壤温度为27 ℃,当温度为33 ℃左右时,病菌停止发育。当前防治该病害时,需要依据病害发生的具体原因,选择针对性的方法进行防治,以免发生统一利用一种方法防治棉花枯萎病所致的病情延误、植株死亡问题。如果为常规的枯萎病,直接使用防死乐药物进行防治;若疾病为除草剂误用所致,主张采用低浓度解害灵治疗;如果病害为蚜虫所致,利用棉花杀虫剂治萎灵液剂(12.5%)进行防治,以取得理想的棉花枯萎病防治处理结果[2]。
  4.2 虫害防治技术
  棉花害虫主要有棉铃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盲蝽象、棉蚜、棉红蜘蛛以及2019年发生的草地贪夜蛾等。其中棉铃虫多在环境温度为26 ℃、湿度为80%的条件下生存,主张在成虫产卵期进行药物防治,其中茚虫威、毒死蜱、甲维盐、高效氯氰菊酯等药物较为常用,兼治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草地贪夜蛾等害虫。棉蚜多在棉花现蕾以后出现,种植户可以在该阶段对棉花植株卷叶率进行调查,如果该指标在30%以上,可以使用新高脂膜、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等药物稀释后进行防治,效果显著;如果在棉花蕾铃期进行棉蚜虫害防治,由于此时温度高,主张利用啶虫脒乳油、新高脂膜、毒死蜱等药物稀释后使用,可同时防治蚜虫和其他害虫。
  5 结语
  种植户在种植棉花期间,利用高效可行的栽培管理技术,可以对棉花植株种植期间出现的种种风险进行合理规避,使得内外部因素对于棉花生长的不良影响显著下降,促使棉花产量与质量同步提高,能够为种植户及国民经济增长创造出更多价值。
  参考文献:
  [1] 夏广奎.浅析棉花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9(10):77.
  [2] 郑秋英.棉花主要病虫害农田生态调控综合治理技术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8,38(10):83.
  (责任编辑:赵中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75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