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析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蒋丽华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条件得到了充分满足,相应的提高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受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的影响,西方文学渐渐打开了我国的文化市场,这种情况下,校园教育文学经典教学更应该得到强化,以平衡国人思想意识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应对办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198-02
  引言
  當前,学习以诗词为主要代表的传统文化知识已经成为一股热潮,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便利成果的同时,开始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内涵。小学教育便推出了语文经典诵读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学知识,为提高个人修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但是,因为起步晚,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模式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促进学生实现发展。
  一、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经典涵盖范围较小。
  当前,部分教师认为,就目前小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来说,无法充分理解经典文章或诗词中的内涵,如果涉及的范围过大,超出负荷容易给学生造成压力。因此,教师在安排语文经典诵读的具体任务时,内容和范围只是局限于同类作品中,没有做到适当的引深,无论涉及的内容还是范围都比较小。比如,有的教师在诵读内容的安排上,只局限于古诗词,忽略了近现代或者其他的优秀文章的欣赏与阅读,使得学生错失了很多接触更优秀作品的机会。经典诵读教学涉及的内容涵盖范围比较小,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文学素养。
  2.教师专业素养不高。
  教师文学素养不高也是影响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模式无法发挥预期效果的关键原因。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不高,在安排诵读内容时,选择的作品质量较低,或者不符合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特征,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1]。另外,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不高,还会对其教学方式产生影响,无法结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和诵读方式,导致学生对诵读内容没有兴趣。
  3.计划安排不合理。
  在安排上,首先是诵读时间的确定上面,很多教师采取的方式是比较随机的,大部分集中在课后,或者一周内的任何空闲时间。在时间段的确定上面比较随机,导致每一次的诵读过程,时间都比较仓促,学生无法充分理解其中的意义,因此,很难实现预期的效果。另外,朗读频率和内容确定上也比较随意。经典诵读教学模式是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需要长期实施的一项教学措施,只有制定了系统的教学规范,才能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下去。但是,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目标,目前很多学校的经典诵读教学,无论是在内容选择还是时间频率的规定上都比较随意,内容随机选择,且真正坚持下来的很少,造成小学语文诵读教学模式的效果不断降低。
  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存在问题的应对方法
  1.按照教学目标充分延伸诵读范围。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类型的诵读作品,在学生承受范围之内充分延伸阅读内容和范围,为其提供更多感知优秀作品的机会。比如,诵读经典的作品不应该只局限于古诗词,还应该选择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让学生诵读。经典诵读教学的原则是要求学生将所诵读的内容熟读,最好会背[2]。诵读范围的扩大。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随意加大篇数、延伸知识范围,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精选适合小学生特点的名著名篇,比如古诗词、郑渊洁童话系列、百科类的《昆虫记》《西顿动物记》、《中华美德故事》、《爱的教育》、《雷锋的故事》等不同类型的诵读内容,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领悟文字背后蕴含的深刻道理,强化德育作用,促进学生实现发展。
  2.提高教师文学综合素养。
  教师对小学生诵读经典作品过程起着重要作用,这个过程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且教学方式并不固定,因此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文学素养要求都比较高。教师的文学素养可以在选择诵读作品时做到科学合理,教师的可以准确的选择出具有针对性的诵读作品,既符合教学目标的最终设定,由满足学生信息需求与生理发展特征,减少因盲乱而出现错误,影响教学效果。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教学水平,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让经典诵读活动被学生接受,并成为持之以恒的一项学习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专一认真的学习态度。因此,提升教师的文学素养和教学水平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学校也应重视教师在经诵读教学方面的能力,积极创造学习条件,为教师提供自我提升的机会,同时,加大教师资格的审核力度,保证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经典诵读教学的教师队伍,为经典诵读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3.按照年级特点适量增加诵读篇幅。
  经典诵读教学是贯穿整个学习阶段的,在不同学年,都应该开展相应的诵读教学活动,只有不断坚持,才会取得预期的教学成果。在优化诵读时间的基础上,诵读内容要随着学生年级的提升不断得到优化和升级,内容的质量以及难度要适当增加,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发展。比如,五、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意识正在形成,浅显的寓言故事、常见的诗词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个时候,就需要在诵读内容中加入文学性、哲思性较强的经典作品,以满足学生思维发展过程中对深层次知识的需求[3]。比如可以加入《晋文公退避三舍》《弦高智退秦军》《范蠡和文种》等反映古代智者谋略思维的文章,也可以加入《庄稼与杂草》等包含哲理的小故事,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提升文字感知能力,强化文学素养,培养人文情怀。
  结语
  综上所述,经典涵盖范围较小、教师专业素养不高、计划安排不合理等是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提升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效果,首先,按照教学目标充分延伸诵读范围;其次,提高教师文学综合素养;最后,按照年级特点适量增加诵读篇幅。另外,学校还需建立专门的执行体系,让经典诵读教学工作有据可依,实现规范化,促进灵活化。
  参考文献
  [1]张铭.试论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3):94-95.
  [2]李艳.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13):92.
  [3]蒋彬.试析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及应对方法[J].农家参谋,2017(13):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15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