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成效提升的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建兵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及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作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基础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当前我国处于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关键阶段,如何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家庭教育成效,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是一个具有重要积极意义的课题。
一、中职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现状
从2004年全国妇联、教育部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意见》,2011年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2014年《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国家文件到2017年上海市教委、市文明办、市妇联、市未保办联合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地方文件,均明确提出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指导原则与内容。
在文件精神的指引下,中职校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方面建章立制、成立家委会、利用微信等通讯工具进行家校联系、开展各类家长会活动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家长学校建设、家庭教育课程开发、家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家庭教育指导方法、家庭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因各种原因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其工作成效有待加强和提高。
二、影响中职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成效的原因
根据学校调研与校际交流结果显示,当前中职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面临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学校方面的原因
学校顶层设计不充分。几乎所有学校都开展了丰富的家校合作育人主题活动,但在学校发展规划或工作计划中重视家校合作育人并有专门章节内容反映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内容的学校不多,鲜有相关的制度和“家—校—社”家庭教育协调共建机制保障家庭教育指导育人工作的开展。
(二)家长方面的原因
1.家长自身忙于生计,对孩子的教育缺乏关心和重视,对孩子的在校情况疏于了解,对家庭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高,参与度不高。
2.离异家庭父母双方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没有达成共识,因各种原因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或缺乏家庭教育意识,或欠缺家庭教育方法。
3.中职校面临家长背景、学历层次跨度大的现实情况。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低、外来务工者流动性大,也是造成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难以正常开展的原因之一。
(三)家庭与学校的地域原因
中职校学生来自各个地区,很多家长并不在学校本地区域,家校合作育人的现场活动开展难度大,学校难以组织家长学校并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和活动。有些学校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也给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带来困难。
(四)配套资源不足的原因
在市级层面缺乏统一规范的专业指导,加上学校家庭教育专业师资力量的薄弱,导致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或成效低下,或流于形式。同时,学校在家庭教育课程开发方面存在不足,相关配套的教材、指导手册、视频等资源比较匮乏,没有使家庭教育指导的辐射更深远,未能惠及更多的家长和孩子。
(五)家庭教育指导的内涵与形式的原因
目前,中职校家庭教育指导普遍存在内容不够丰富、途径较为单一,一般以家长会、家长讲座和家长开放日为主,内容主要集中在学业上,如政策解读、专业介绍、升学就业等方面,涉及家庭教育的内容占比不高,形式上创新不够,缺乏吸引力,导致学生家长主动参与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兴趣不高,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的主动性与学生家长接受指导的意愿不对等。
(六)其他方面原因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有坚实的经费保障,有些学校因没有設立专项资金导致相关工作的开展遇到诸多问题。有些学校未能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计入教师工作量和给予相应的激励,导致部分教师主动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的意愿性不强。同时,因大多数中职专业学习实行3年制,导致家委会更新快,稳定性不够,影响家校合作育人。
三、提升中职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成效的策略
《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15〕10号)文件指出“提升家长素质,提高育人水平,家庭教育工作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要从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不断加强家庭教育工作,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提升实施成效的紧迫性。
(一)顶层设计,完善机制,夯实保障基础
学校要充分重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在实现伟大中国梦进程中的重要地位,科学统筹,积极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工作。
学校要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与年度计划中,要设定具体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等,并根据学校发展和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在此基础上,要充分整合家庭、社区资源,建立“家—校—社”家庭教育协调共建机制,并为家庭教育活动开展提供坚实的组织和经费保障。
同时,学校要不断健全家庭教育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明确各岗位职责,责任到人,并将学校安排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计入教师工作量,纳入年度考核,给予相应激励,激发教师参与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培训,多方交流,提供师资支持
面向全体教师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方法和技能培训,提高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教师参加校外各类家庭教育相关培训并取得相关证书;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做法,邀请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开展相关讲座,并经常性进行校际间的考察与交流,取长补短,学习其他学校的优秀经验和做法。聘请优秀的学生家长及社会上有专业特长的人员组成家庭教育指导教育兼职队伍,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提供师资支持。 (三)多方共育,创新载体,提升教育合力
学校要建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制家长委员会网络结构,并为家委会的正常运转提供必要条件和有力保障。同时,借助家委会的力量,通过QQ、微信等新媒体、讲座等多种途径提供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提升教育合力。
成立家长学校,配备相应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性围绕不同年级的家长需求、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或讲座,为广大学生家长排忧解难的同时,传授家庭教育科学方法,提升家长素质及其育人水平。
学校要紧跟时代趋势,坚守传统优秀做法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微信等新媒体打造家校互动、信息沟通服务平台;结合学校实情创新家校互动形式,如家长沙龙、亲子互动、观摩学生社团展示活动等,要让更多家长更多地走进学校、了解学校,让家长充分享受学校教育教学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和监督权。
(四)遵循原则,因材施教,增强指导效果
家庭与学校不是相互的从属关系,而是平等与协作的关系,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学校要避免用行政命令要求家长做什么或者怎么做。中职学生家长的职业存在差异,文化层次、综合素质等方面参差不齐,其对家庭教育的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也不一样,这一客观现实提出了要因材施教,而不是采用单一模式或途径,也要求学校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要遵循一定原则进行指导。
1.尊重家长原则
学校和家庭以及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是相互配合的协作关系,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不能有居高临下的思想和姿态,更不能采取命令式的做法,要以尊重家长为前提,平等对待每一位家长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
2.正面鼓励原则
在与家长交流与沟通过程中,以经验介绍、表扬鼓励为主,要主动通过事实分析,帮助家长找到问题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指导方法。一定要避免对家长的责备、批评或挖苦,因为这样很容易引起家长的反感和抵触,无法达到家庭教育指导的效果。
3.理实结合原则
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既要有理论的指导,如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心理学知识等,也要有在家庭教育中具体方法运用的实践指导,在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的同时,也让家长的教育能力和素养得到提高。
4.有的放矢原则
学校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要避免千篇一律的做法,根据家长的文化程度与教育能力开展指导工作,做到有的放矢,运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使家长学有所获、学而有用,从而解决家庭教育疑难。
5.高瞻远瞩原则
教育是高瞻远瞩的事业,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学校不仅要明确当前家长的需求,还要根据学生成长的阶段性规律,对家庭教育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见性指导。同时,学校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就家庭教育的发展方向提供指导,使家长的教育理念与时代相适应的同时,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也与时俱进。
(五)科研导向,深化课程,凸显教育成效
教育科研是学校解决难题和提升工作成效的重要途径。学校要以相关家庭教育指导科研为导向,积极鼓励教师开展相关家庭教育课题研究,不断积累经验和改进方法。同时,要有规划地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家庭教育校本课程,并配套相应教材、指导手册和视频等相关教学资源,解决因各种原因家长无法到校参加活动的问题,引导家长进行自主学习,凸显家庭教育成效。
四、结语
“少年强,则中国强”,学生的素质影响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作为学校,我们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培养德、智、体、美、勞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目标的达成离不开家庭教育工作,我们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家庭教育工作的新规律、新机制、新对策,提高家长育人水平的同时,提升家庭教育工作成效。
参考文献:
[1]卢净.中职校学生家庭教育探析[J].文教资料,2017(4):166-167,171.
[2]张玲.浅谈家庭教育在中职校学生自律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好家长,2015(21):37.
编辑 冯永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28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