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群文阅读的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军芳
【摘要】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是近年新出现的一种阅读教学方法,它的出现不仅在教师群体中得到了重视和肯定,在教育界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能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和内涵,而小学生阅读的速度,同时也能判断出这种新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方法是否可行。实践证明,这种群文阅读教学方式对小学语文的学习非常有效,我们在运用这种方法教学的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创新。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语文;教学策略;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实施,是对当代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语文学科作为基础课程,对学生感知能力、领悟能力、理解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其中,群文阅读教学方法最为有效。群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且受到学生的喜爱。阅读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语文技能,在小学略读课文教学中采取群文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搜集、整合和总结信息的能力,对于学生阅读速度的提高、阅读面的扩展、阅读量的积累都是非常有意义的。那么如何才能使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在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中得以充分体现呢?以下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一、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挖掘重点,掌握阅读方法
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是提高阅读效率的关键,小学阶段,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文本选择更合适的阅读手段。群文阅读使学生的阅读面、阅读量扩大,有更多的机会去尝试、总结什么类型的文本适合什么样的阅读侧重点,且不同的选文也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人教版的教材中,每个单元都会安排略读课文,在学习这些课文时,教师就可以与群文阅读相结合,让群文功效综合起来。比如我们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七组《刷子李》时,这是一篇以人物描写为主的课文,意在让学生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再结合《俗人奇事》一书中其他人物描写的文章,如《泥人张》《苏七块》《张大力》等,展开群文阅读。让学生从阅读中找出人物描写的内容,分析人物描写的写作手法,在体会作者笔下人物形象的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人物类文章的阅读,人物描写包括语言、神情、动作、心理描写等是文章重点,从而帮助学生掌握人物类文章的阅读技巧。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仿写,将读与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二、梳理教材,让教材与群文相结合
我们每个单元的课文前面都会有单元导读,将本单元课文的主题、学习重点和要求等提前告知给师生,许多教师在备课时忽视了单元导读,将每个课文都分离开来,将其视为独立的个体去教学,这样切断了单元文章间的联系,难以给予学生更深刻的阅读体验。教师需重视单元导读,从整体上把握本单元课文的教学主题与重点,并在精读课文教学中做到示范与引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而在进行略读课文的教学时,也要依据课文前的导语,将精读与略读联系起来,重点让学生自己在略读课文的学习中,应用前面精读课文学习中所积累的阅读能力与技巧,让本单元课文的情感主旨得到深化。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七组课文,在单元导读中我们了解到,本单元的课文以中国近代史上的百年噩梦为主题,以中华民族受尽屈辱又奋力抗争为主要内容,以感受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为教学重点。在教学本单元的精读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和《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就要围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细细品味文本中蕴含的情感。而在学习略读课文时,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将之前所感受到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延伸下去。比如我们在学习《最后的一分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文中香港回归的举国欢庆的氛围,体会人民对祖国团聚的期盼与向往,并与群文阅读教学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别了,我爱的中国》《再见罢,我不幸的乡土哟!》和《我是中国人》三篇文章,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这些以爱国为主题的文章中所流露出的对祖国不幸命运的悲痛,感受中国人民对祖国统一、强大的期盼,使学生明白只有牢记历史教训,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以一个更独立更自信的姿态绵延不息的道路,从而回归到我们单元导读中的提示,响应单元主题。
三、精心设计阅读,让群文实现横向联合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设计精彩的问题,用提问引导学生思维的逐渐拓展与深化,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加强学生阅读感悟的重要教学手段。基于群文阅读的小学语文略读教学,教师要有整体意识,立足于所选择的群文的整体,设计冲突性、迁移性、比较性的问题,用问题贯穿群文,引导学生发现、分析群文之间的联系,锻炼学生重整、延伸、评鉴等能力。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小学阶段我们会学习以送别为主题的古诗词,比如《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楼送辛渐》《赠汪伦》《别董大》等等,教师可以将其组合起来,再为学生分享几首课本以外的送别诗,比如《赋得古原草送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送别》等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分析古诗含义的同时,回答这些送别诗的主题或者情感有哪些异同之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诗词的创作背景、分别的留言等角度去分析,如此一来,学生的目标比较明确,他们尝试总结出送别诗分别有惜别、谢别、壮别等主题,所表达的情感除了朋友亲人之间的不舍之情之外,还有对未来的希冀、对命运的叹息,有伤感有释然也有豪迈与洒脱。通过问题的设计,学生对送别诗这个中国古代诗词中非常重要的分支就会有更全面更深刻的把握,对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也会有更细腻的认识,群文之间横向联合也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再比如教师在利用群文阅读策略去执教《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阅读》时,可以以《田鼠太太的项链》作为开篇,让学生通过阅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田鼠太太用过冬的粮食都换了什么东西?学生在阅读中会找到答案,田鼠太太用谷子换了时装,用玉米换了裤子,最后又用花生米换了皮鞋,教师可以将其用结构图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观察结构图找出规律,即反复结构。之后再为学生分享其他童话,例如《老头子做的事都是对的》《兔子的名片》《城里最漂亮的巨人》,让学生思考刚刚找出的反复结构是不是也同样适用于这三篇童话故事,可以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完成下表:
在三篇童话故事的阅读中,教师只是提出了简单的问题,就能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反复结构童话故事的情节特点,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略读教学中,群文阅读策略的运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學生的思维更加深化的同时也朝着更加广泛的方向发展,教师要立足于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与剪裁,让群文阅读与课文相结合,为学生的阅读学习提供更良好更广阔的大环境。
参考文献
[1]曾扬明.“表达型”课堂,追求有思考的阅读[J].福建教育,2015(7).
附 注
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基于群文阅读的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7]GHB2492)研究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65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