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大学英语隐性分层教学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高职院校扩招,学生生源更加复杂,他们的英语水平愈加参差不齐,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这些学生的学习需求,加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传统课堂带来了巨大的改變,高职大学英语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主要着重探究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构建隐性分层教学模式,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关键词 互联网背景 大学英语 隐性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的高职大学英语教学面临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自主性差,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这些问题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2018年教育部的工作要点中提到:“要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变轨超车工程,推进高等学校课堂革命。可见,将信息化手段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结合乃是大势所趋,这样既能丰富大学英语课堂的内容和形式,也能利用网络课堂让隐性分层教学变成可能,使得更多的学生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给有所获。
1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给高职大学英语课堂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挑战。一方面,网络环境促进了教学资源的信息化。课堂教学内容资源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更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黑板粉笔式教学,打造了科技化和现代化的英语课堂。除此,网络环境也促进了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班级授课制不再是唯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小组教学、自学等学习形式盛行,学生能够自由选择学习形式进行学习,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最明显的改变就是教学环境的开放,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选择网络课程,进行自主学习。
另一方面,互联网也给高职学生的英语课堂带来了挑战。其一,学生沉迷网络,耽误学习。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自律性差,手机不离手,大多数学生用手机去看视频或者是玩游戏而不是辅助自己的英语学习。其二,大学英语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不高,缺乏很好的查询和甄选以及整合网络资源的能力,无法将信息化跟大学英语课堂很好的结合,发挥信息化课堂的作用。其三,对信息化资源的定位不清楚。很多老师忽视信息化资源只是一种教学手段,一种呈现渠道,过分使用网络资源,课堂内容五花八门,课堂花样层出不穷,学生的注意力被消耗,并不能达到辅助教学的基本作用。
2高职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改革现状
随着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生源层次变得复杂,大学英语授课对象的英语水平差距明显的现象愈来愈严重。面对这种现象,许多高职院校提出建立分层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显性分层和隐性分层两种模式。显性分层使得教学过程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教学过程也更加清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学质量,提高了教学效率。然而,也存在分层管理难以实施和打击学生自信心和教育不平等的弊端。
对比而言,隐性分层不仅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也能做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避免了显性分层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目前,大多数隐性分层教学是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三个阶段展开的。第一阶段,首先教师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入学测试成绩和高考成绩进行初步分层,然后通过观察学生的平时表现以及师生交流对学生大致地进行动态分层管理。第二阶段,教师根据学生的层次,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从听、说、读、写和练习方面来设置分层任务和目标,并且通过课堂上的分层提问和异质分组活动来进行分层教学。由于是隐性分层,教师需要做到心中非常熟悉学生的层次,并且能够设计合适的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三阶段,在隐性分层中,教师不再以一次考试成绩作为对所有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开始变得多样化,包括出勤率、平时的表现、学习的态度和进步的程度,这样就能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效评价。这样分层的评价需要教师对所有学生平常所有表现进行点点滴滴的记录,形成评估学生档案。由此看来,学生分层,教学内容分层,评价分层都离不开老师,都是靠老师一个人主观的观察和记录,这种分层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老师无法有充足的精力来完成做这么多事,所以大多数的隐性分层都没有得到有效推行。
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大学英语隐性分层教学
立足于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基础,我们发现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撑,隐性分层教学模式的操作性大大提升,并且互联网所衍生出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可以满足各种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本文主要是根据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学生的情况,来探究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英语的隐性分层教学,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隐性分层教学的效率与灵活性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具体做法可以分成以下三个方面:
3.1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学生进行隐性分层和动态分层管理
过去的隐性分层主要是依靠老师的记录和观察来进行,大大耗费了教师的精力,分层的依据也缺乏时效性和科学性,无法真正做到对学生的动态分层管理,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进入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调查,并通过网络统计与分析数据,及时并且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分层和动态管理。
首先,我们的研究主要针对大一所有专业(除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新学期开始,我们利用问卷星设计一份针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的调查问卷。根据调查数据,后期教师可以用网络工具对其进行统计,以此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隐性分层,比如说,既有学习成绩ABC层,也有兴趣浓厚ABC三层,还有学习态度端正程度ABC三层等,这样多元化的分层既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也方便了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
其次,学生是发展中的人,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和统计学生在问卷星或者云课堂上面网络课堂的表现,随时调整学生的分层情况,对她们进行动态分层管理模式,实现了学生分层的时效性和科学性,这样我们也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课堂内容,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3.2运用信息化手段丰富课堂内容与形式,构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第二课堂
在互联网环境下,教师可以接触到更多自然、真实和鲜活的语言教学素材,因此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真实和有趣,多样化的学习资料也能够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除此,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些信息化手段建立课堂之外的网络课堂,吸引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进来,进行英语学习。
具体来说,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比如说图片,音频,视频,动画,微课和慕课等资源,制作各层次教学内容的课件,适应不同层次学习者不同的学习目标、不同的学习风格、不同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也可以利用微信小程序、二维码等新颖的信息形式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建立信息化课堂,比如说利用云课堂完成学生签到,预习和作业完成等工作;利用微信,QQ和公众平台实现课堂前中后期的资料传送,资源共享,互动交流等功能。因此学生就可以拥有一个实时网络课堂,学生可以自主的进行检测和复习,并能跟教师及时沟通交流学习问题,有利于实现自主学习和碎片化学习。
3.3运用信息化手段,设置多元的评价内容和标准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从学生的学习结果的评价看,既要评价知识、技能和智力等认识领域,又要评价态度、习惯、兴趣、意志、品德及个性形成等情感领域。从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看,既有教学前的评价,也有教学活动中的评价以及教学活动后的评价。但是传统意义上的评价,习惯通过将一次考试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这种评价标准是不科学的,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既然我们有了隐性分层模式,评价也不应该沿用统一的标准,而应该采取分层的标准,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出现,我们也可以方便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有利于师生互评,促进教学。
首先,我们借助网络课堂上学生的使用记录,包括考勤情况,回答问题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进行评价;其次我们可以借助网络,在课前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课中进行及时的形成性评价,课后进行总结性评价。不局限与一堂课,我们可以选取一个学期里不同时段对学生进行评价;最后我们借助一些交流平台,用投票发言的方式,鼓励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各种评价形式,旨在创设民主的教学评价环境,真正意义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4总结
显而易见,互联网的加入让隐性分层教学模式变成可能,能够满足高职院校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主性。然而,网络是把双刃剑,既能辅助课堂教学,也能够转移学生注意力,使其沉迷游戏和视频;除此,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如何让网络技术服务教学,这也是老师们不断思考和努力的方向。在此,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第一,了解和研究学生,准备有趣有料的学习资源。学生的自制力不够,很容易沉迷网络游戏,教师应该选取更接近生活,更有趣的学习材料,借助信息化手段呈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关注英语学习而不是手机游戏。
第二,给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式,通过游戏竞争方式让学生参与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培养自主性。其实,即使我们使用了信息化手段来丰富教学,很多学生还是不愿意参与进来。所以我们可以布置网络平台布置作业,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和时间。此外,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学习的积分的形式,让学生在刷分的竞争中学习英语,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主性。
第三,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教师们需要不断学习,去实践,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让信息手段更好地服务课堂。
总之,大学英语教学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该突出“信息化背景”,探索信息化手段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构建多元的大学英语教学网络生态环境,激发高职英语课堂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才是将在互联网背景下推行隐性分层教学模式的初衷。教学改革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老师需要不忘初心,不断尝试,教學才会有生机,学生才会有收获。
参考文献
[1] 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王丽丽,杨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8).
[3] 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方向[J].中国外语,2011(09).
[4] 曾素芳,祝超超.以翻转课堂教学促进高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的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6(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87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