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彝族丧葬舞蹈《喀红呗》的考察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彝族舞蹈《喀红呗》(彝语)其24套舞蹈动作中所表现的生产劳动、迁徙征战、原始宗教信仰等,皆是彝族从古至今文化在不同视角的呈现,它承载着溯源、驱邪逐鬼、教化、认同、内聚、调适等功能,与彝族的历史共生繁衍。文章通过对《喀红呗》的起源进行梳理,与24套舞蹈动作的意义阐释,以期对《喀红呗》形成更为深邃的认知。
  关键词:舞蹈;《喀红呗》;起源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7-0031-02
  一、《喀红呗》起源初探
  对于《喀红呗》的具体缘起时间尚不得考证,据笔者田野作业期间采访的当地一位毕摩老人王思荣介绍:《喀红呗》25个组合的形成源于六祖分支后,是六祖分别在向彝族先祖叩拜时各支准备的舞蹈集合,说明此舞大致形成时间为六祖分支期间。关于《喀红呗》的起源,学者众说纷坛,有迁徙开路说、军事战争说、驱赶乌鸦蛆虫护尸说、迷惑说、告别说、请神说等。黄泽桂在《“肯合贝”舞蹈的叙事——赫章彝族丧葬舞蹈考察》一文中分别将上述6种说法采用深层次的比较法来观察其中的共性因素,总结出祖先——迁徙、打仗——死亡——丧祭——告别,这4个因素是各说法中出现最多的故事因素,因而总结出:“恳合呗”舞蹈的产生与祖先死亡的丧葬祭礼相关联,是祭祀性舞蹈。但从《喀红呗》舞蹈动作反映的象征文化及手中道具来看,笔者对于军事战争说略为赞同。杨军在《贵州彝族民间舞“恳合呗”的特点》一文中提到《恳合呗》与古代军队联系密切。“其中一说来自乌蒙山区,公元前8世纪是彝族先祖分封六侯的时代,各侯国各部落之间不断发生冲突和战争。彝族先民经历了频繁的战争,伤亡惨重。为了使灵魂能回归到祖地,人们把阵亡的将士遗体运回家乡。彝族先民在护送阵亡将士途中,以马铃为道具,通过舞蹈来抒发悲痛之情,与自己的战友告别。其二说,彝族先民在世时骑马、翻山、过河,与外族战斗,舞蹈中的骑马、战斗等技巧表演就是为了追忆死者生前事迹,以此悼念。”另有学者认为彝族先民在征战途中,伤亡惨重,领队将士为安定军心,扰乱敌军,便下令让将士晃动战马上的铃铛,以此鼓舞士气,使军队赢得胜利。战后为纪念伤亡的战士及再现征战的历程,“铃铛舞”便被保留下来。从《喀红呗》的道具及舞蹈动作特征、舞队变化来看,也有军事征战的遗留。《喀红呗》一般多为4人所舞,也可6人、8人或12人(《喀红呗》要求跳舞人数仅限于双数。)舞者右手握铃铛,左手执白带;舞蹈动作古朴简单,铿锵有力,节奏鲜明,步伐交错,舞者以腰部为轴做前后左右扭动,或前俯后仰,或互相背驮;舞队变化复杂,舞者行进过程跟随马铃的伴奏,步步紧逼,气势恢宏。按龙正清先生的解释,《喀红呗》属于舞蹈与叙事相结合的“战状舞”。此种从军队传至民间的舞蹈,并延续于丧葬风俗中,由此产生深远影响的原始舞蹈,尚属少见。
  二、《喀红呗》的动作简述
  根据笔者在田野调查期间采访所得,《喀红呗》有25组动作内容,25组动作中第一组为请神曲,其与24组代表了彝族的6个祖先所分为的24个支系,为纪念六祖所舞。按照王思荣先生的介绍,《喀红呗》与彝族祖先的迁徙、征战有关。现将王思荣老师对《喀红呗》25组动作介绍整理如下。
  (1)请神曲,意为照此節奏开始活动跳舞活动。
  (2)牛擦背,该组动作是对相互帮忙合作完成农事的动作描述。
  (3)毛狗钻洞,彝语哦得斯啜颇,意为动物在草里,努力要把草地翻个底朝天,比喻隐蔽作战,要把敌军剿灭。
  (4)猴子搬桩,彝语诺瓦诺酬谷,意为互相合作,剿灭敌巢。
  (5)猴子搬疙瘩,意为绕路(绕砖)走。
  (6)猴子爬桩,意为彝族人民在生产劳作过程中,为获取食物,互相背驮,互相帮扶。
  (7)猴子抓背,意为内部团结,互相帮扶,即两人背对背,旋转腰部互相拥抱做交叉步。
  (8)猴子摔跤,意为行走途中遇到的重重障碍,即跨手翻转。
  (9)羊角碰角,意为征战过程中互相推动的场景。
  (10)老虎跌膘,民间称土跟斗,象征行军中的艰难险阻。
  (11)猪拉耙子,描述田间劳作的情景,主要体现队形变化。
  (12)翻山越岭,形似搭桥,一人从另一人身上翻滚过去,比喻迁徙路上过河、爬山时的不易。
  (13)夫妻团圆,转十字架,意为夫妻二人在争吵后或做了错事后,迷途知返,最终全家团圆的景象。
  (14)猴子拥抱,意为彝族先民在征战或打猎过程中取得胜利后,围圈跳舞,互相团结庆祝。
  (15)粮杆打荞,反映彝族人民生产劳作,即打谷子。
  (16)爬山涉水,意为躲避灾难,只要肯努力,所有的一切困难都会过去。
  (17)猴子搓蛆,该组动作表现的是一则彝族民族故事。猴儿搓蛆是彝族人用脚蹍拧驱虫的动作。
  (18)猴子摘果,意为互相合作,表现生活中为了得到生存食物,多人共同合作努力的样子。
  (19)蛤蟆编院桩,意为劳作中互相帮助分享。
  (20)老鹰拿鸡,学习大自然中的动物捕获食物,是彝族狩猎生活的体现。
  (21)猴子坐轿,脱旧穿新,新生活的向往。
  (22)骑马游城,生活场景,观天象预测天气,观民间生活测民意,反映生活现象。
  (23)老鹰展翅,意为克服艰难险阻。
  (24)毛狗拨草,意为寻找食物,表现狩猎。
  (25)四马追羊,赶走戾气,将好的留在身边。
  通过以上25组动作称谓,我们可以得出,《喀红呗》是一个关于劳动、迁徙、征战的舞蹈。
  因村落地处乌蒙山区,逶迤的山褶、贫瘠的土地、崎岖的山路,交通工具的缺失等因素,使得小米多村《喀红呗》在村落丧葬仪式中能够较好地遗存下来。在笔者田野调查期间了解到,村落中老的少的都会跳,先前是禁止女性跳,现在也有少许妇女会跳,村中有自己的表演队,每逢村中人去世,展演队便会受邀来到主家,进行昼夜的“狂欢”。《喀红呗》经历了从“娱神”到“娱人”的演变,因功能的转变、观念的更新,又随着村落经济发展的需求及各级文化馆对民间舞蹈的关注,《喀红呗》在传统动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得舞蹈内容更加丰满,形式更加完善。有些村落将《喀红呗》与体育、健身相结合,有些村落则将《喀红呗》进行动作的美化,减少其原始风格,将其搬上舞台。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转变,《喀红呗》都是彝家人民积极向上、乐观开朗态度的呈现。
  参考文献:
  [1]陶波.乌蒙山区彝族“恳合呗”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17(6).
  [2]杨军.贵州彝族民间舞“恳合呗”的特点[J].前沿,2011(16).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云南省教育厅研究生课题“乡村振兴战略下的身份呈现与‘非遗’舞蹈传承研究——以镇雄县小米多村彝族舞蹈《喀红呗》为例”(2018Y146)。
  作者简介:赵海潮,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历史与文化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35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