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初中合唱声音训练中的几点误区与解决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前,合唱在中国大受欢迎。在中小学,合唱更为成熟。初中合唱可以在学校中以大众化的形式存在。首先,合唱可以点燃学生的艺术情趣,丰富他们的艺术底蕴,陶冶他们的文化情操,间接促进他们合作意识的提升。合唱是一种集體塑造音乐形象的过程,和独唱不同,对声音有着独特的需求。文章研究旨在分析当前初中合唱存在的问题,重点对声部位置和呼吸控制两个大方向进行了分析,以期寻到一种科学合理的训练技巧。
  【关键词】合唱:发声方法;发声位置;气息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合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有着独唱、轮唱所无法比拟的现场效果,对于烘托音乐作品的情绪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在现阶段,随着人们对精神物质的追求越来越严格,间接刺激了合唱队的发展与进步。通过对当前初中合唱队演绎效果的观察,发现大部分合唱队还停留在业余水平。虽然他们在唱的过程中不存在跑调或跟不上节拍的情况,可是仔细观察却可以发现他们在发声和气息的控制上存在不足。因此,笔者将在此次研究中详细指出目前初中生合唱能力的现状与用声误区,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指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而完善初中合唱队在能力与技术上的不足,充实个体的艺术素养。
  一、初中生合唱能力现状与用声误区
  在撰写此文之前,笔者对相关的比赛录像进行了认真分析,发现当前初中生在合唱期间存在着用声不当的问题。根据笔者的总结,发现他们的用声误区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气息的误区
  呼吸训练基础薄弱是各参赛队普遍存在的问题,表现为。
  呼吸状况不正确。主要表现为胸闷、举肩、眉紧、呼吸口小、颈部前倾等动作,影响合唱队的声音。
  只通过鼻子吸气的习惯。主要表现为胸肌收缩、肩膀微驼,然后大量吸入空气,让胸腔大幅度地打开,直至呼气会不受控制地喷出去,直到胸肌放松为止。这种呼吸方法会让学生觉得疲惫,导致呼吸不连贯的问题发生。
  循环呼吸技巧。它主要体现在歌曲演绎的过程中,如过度的呼吸声、句子间的随意呼吸、集体呼吸等,此时会出现语力失控、音色不一致、断句等问题。以上问题将导致低气使用、声音僵硬、声音位置低、高音区叫喊、中低音区发白、体力消耗、影响歌曲解读和团队合作。
  (二)个体用声的误区
  通过观看比赛,对初中合唱队的声音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许多合唱队的个别声音发音存在错误区域,具体如下。
  模仿成人的音色。过度模仿成人的声调会导致儿童声带的损伤和声调颜色的逐渐变化,从而丧失儿童声音的清晰音质。
  压嗓发音。压嗓发音会造成喉部肌肉群紧张,音调变亮,但不持久,长期声带损伤,喉部疾病,声音嘶哑。
  很多初中生习惯利用真声演唱,而这种方法会增强发声器官的疲劳感,并容易造成演绎效果失去审美性。
  儿童变音期。儿童在变声期声音嘶哑,音域狭窄,一些初中合唱队不注意保护儿童的变声期,这会对儿童的声带造成一定的损害。
  过于轻声。主要体现在歌唱过程中,由于害怕过多的真实声音、叫喊、声压等问题,合唱队过分安静地歌唱,所以歌唱的声音比较微弱,缺乏呼吸支持,缺乏穿透力。
  (三)初中合唱训练中的误区
  通过对上述两个部分的系统分析,可以发现很多合唱队的成员对于呼吸与发声等技巧的运用能力比较薄弱。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合唱队在训练方法的选择上存在不足。如下所示:
  缺乏多音训练。在作品演绎过程中,声部的不相容性、合唱队成员使用声部的不一致性、合唱的准确性差,这些都是合唱队当前存在的问题。训练期间,如果合唱队的成员在多声部听力的训练中缺乏效率,那么必然会导致声部合作的和谐指数降低,继而严重制约合唱队声部的统一。
  缺乏对合唱队成员融洽度的培养机制。合唱队成员的融洽程度是促进合唱队演绎水平与合唱效果的关键所在。合唱队成员之间的默契需要在呼吸,句子连接和声音和谐方面。在工作演绎过程中,拓展了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由此可见,对合唱队来说,基础训练是最重要的。只有重视和加强基础训练,才能不断提高合唱队的声塑能力。
  二、初中合唱在作品演绎中用声误区的解决方法
  (一)用声基础技能训练误区的解决方法
  1.气息训练
  吸气。用嘴缓慢吸气,用鼻子缓慢吐气,期间要控制自己的腹部,让吸气和吐气的幅度得到最大的提升。另外,吸气时,应感到腰部和腹部明显肿胀,整个动作应该一次完成。
  吐气。所谓吐气训练是指保持着一种绝佳的吸气状态,并在呼吸的同时利用气息在牙齿间形成一种嘶嘶声。练习时,安静的呼吸可以放松喉咙,避免剧烈地呼吸,形成颈部向前突出和喉部肌肉紧张的坏习惯。
  控制气息。控制呼吸的能力是歌唱的关键,更是合唱的关键。在控制气息方面,合唱队成员可以通过慢吸慢呼、快吸快呼等方式展开训练,从而让合唱队成员在循序渐进中提升对气息的控制能力。
  2.声音的训练
  母音的训练。在声乐练习中包含了五个母音,其中u的音色与其它音相比相对暗淡一些,但是在五个母音中的位置却是最突出、最集中的。所以在训练初期要把u母音练好。
  发声位置的训练。确保胸腔、口腔等器官形成一个完整的气息通道。其中,音就在这个通道中运行。比如C大调,以半音上行发展为主,在演唱的过程中要确保声音位置的固定。
  3.共鸣位置的训练
  很多教师在强调声音的穿透性,但在实际指导中却忽略了这一环。以en-a的音为例:在训练期间,教师可以融入共鸣腔的训练机制,先鼓励学生唱en的音,待学生找到了共鸣点的时候在接着唱到a的音。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口腔肌肉的力量和空间的运动。
  (二)作品演绎中用声误区的解决方法
  1.辨别声音的正确性
  笔者通常会采用捏鼻子的方法教导成员演唱长音e。期间,倘若发声位置保持在软腭的下侧,在采用此方法的时候则会出现声音上的变化。如果发声位置保持在上颚位置,那么不论是否捏鼻子,都不会出现声音上的变化。这种方法利用软腭的上部,放松了喉部。
  2.用歌唱的方式去教歌词
  初中合唱与小学生合唱不同,需要对歌词进行扎实地了解,伴随歌词阅读的训练。在具体的训练中,考虑到初中合唱的特殊性,因此在低音区的位置依然要保持较高的位置,利用歌唱的感觉,结合强度的变化,把语音要求带入学习歌词中。
  3.多声部的练习
  初中合唱训练体现在方方面面,而多声部练习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在展开教学期间,教师需要透过多声部的训练促进合唱队的配合默契度,提升整体合唱效果。也可以按照学生个体的音色、发生特征等重新安排座位,这对音色、声共振、声场共振等的统一非常有帮助。
  4.变声期的解决
  在变声期,儿童的声音开始消失,声色出现不稳定,尤其是男孩。声音嘶哑,音域变窄,声带变小。男生在变声期应分为低声组,在训练中的范围不宜过宽,采用弱音自上而下的训练,多训练标准音色下的音色,使学生的中音区逐渐稳定。
  三、结语
  在初中合唱中,声音和呼吸是情感的载体。因此初中合唱队在投入训练期间必须加大对发声与呼吸的训练力度。我们对于合唱队在作品解读中影响声音使用标准的特殊问题,应予以重视。我们应该注重对指导理念的完善,增强合唱队的训练有效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反复地探索与反思,持续完善指导方案,找到更有效可行的方法,创造出更加和谐的合唱氛围,使初中合唱队的魅力得到更完美的展现。
  参考文献
  [1]白俊卿.合唱教学对大学生美育作用的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2):91-9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69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