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机合作社资产收益扶贫策略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脱贫攻坚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产业扶贫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抓好落实。就农机资产收益扶贫模式进行了阐述,并就农机合作社的支撑保障机制和管理方法提出了独到观点,让农机合作社下的农机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在产业扶贫项目中扮演重要角色。
  关键词:农机合作社;产业扶贫
  中图分类号:F324        文献标识码:A
   2019年,脱贫攻坚战已进行到决战决胜、攻城拔寨的总攻期,扶贫系统干部应在思想上再升华、决策上再提高,在产业扶贫工作中探索出更多值得复制的模式和做法,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经过反复实践摸索,本研究提出将农机合作社与贫困户有机结合的“合作社+贫困户”农机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凸显了产业扶贫在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中的催化效应。
  1 农机资产收益扶贫实现路径
  农机资产收益扶贫就是将专项资金、涉农资金整合计算为股份,农户带股份加入合作社,与农机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按股份发放红利,实现土地、资产变股权、农户变股东、有红利、有薪酬的新型资产收益扶贫模式。
  入股合作社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是“村集体抱团发展+资产收益扶贫”方式,对于贫困户基数小的行政村,可以组建农机合作社,将整合资金以村集体名义入股合作社,占得一定股权,产生的红利由村集体统一管理,按制定的分红方案发放给入社参与实际生产或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二是“贫困户入股”的方式,对于贫困户基数大的行政村,有能力发展生产或有耕地的贫困户带资带地加入农机合作社,贫困户在农机合作社持有一定股权。
  扶贫部门、农机部门在征求农机合作社农机采购意愿的前提下,结合当地地域特点和市场需求,指导农机合作社采购性价比高、质量可靠的作业农机具,重点配置先进拖拉机及其配套的深松整地机、植保机、播种插秧机、收获机和秸秆处理等机械。
  合作社成立后,主要为本村村民耕地尤其是贫困户登记造冊的耕地提供深松整地、机械播种、机械插秧、植保作业和机械收获等农机作业配套服务,并提供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农机维修保养。通过农机合作社作业服务产生收益,为贫困户按股分红,分红剩余收益用于合作社发展和村集体公益事业。
  2 建立健全支撑保障机制
  (1)严格比对贫困对象。为实现精准施策,保障扶贫资金的规范使用,合理确定收益对象,农机合作社中的每一名“贫困户社员”都要经过扶贫部门的比对认定,出具认定结果报农机部门备案,杜绝违规套取、虚报冒领红利薪酬现象发生。
  (2)加强合作社成员技能培训。在非农业生产时间,组织合作社成员进行农业生产技能、农机操作使用与农机故障维修辅导培训。培训后,农机合作社要为掌握一技之长的成员特别是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如农机驾驶员、机具维修工、场库棚管理员等,在合作社服务,获得劳动报酬。鼓励合作社成员利用培训掌握的实用技术,拓宽就业渠道,进行就近就业务工,促进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提升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水平。
  (3)积极引导农机跨区作业。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农机合作社闲置农机具进行跨区作业,主要从事植保、灌溉、机收等农机化作业服务,不仅增加合作社收入,拓宽收益渠道,而且进一步增加机械化作业规模,提高作业水平。
  (4)明晰股权,确保收益。贫困户的股权不得转让或出售,脱贫攻坚期内,贫困户脱贫退出后可继续拥有股权,享受分红,既有利益不得改变。做到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
  3 创新农机合作社管理方法
  为确保农机合作社获得收益最大化,贫困户有效发展生产,脱贫致富,扶贫部门与农业农机部门应为项目的实施保驾护航。一是打造农机“全环节”服务平台。力争从产前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物资的采购,到产中耕耙、播收、灌溉、植保的信息化监测,再到产后的市场销售,使农机合作社与市场做到互联互通,突破只为产中服务、利润微薄的现状,有效提升经济效益。二是采取智能化精细作业。在农机合作社的农机具上安装智能化作业信息监测系统,同时研制节水、节肥、节燃料的智能终端设备,为农机作业提供科学权威的数据保障,为农业生产保稳产、促增收创造了条件。
  4 结语
  农机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同时为产业扶贫和农机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注入了新思路、新活力,推动了农机产业化发展,达成了产业扶贫的长效发展机制,提升区域农机规模化生产水平,拉动区域经济。真正实现产业发展蒸蒸日上,贫困户日子过出“新希望”。
  参考文献:
  [1] 山西省农机发展中心.山西探索农机资产收益扶贫新路子[J].农机科技推广,2018(12):13-15.
  [2] 樟树市农机局.樟树市:农机四模式,力推精准扶贫[J].南方农机,2018(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01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