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田水利工程投资效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国家经济发展离不开水利工程建设,尤其是现今水资源极度短缺,为水利工程建设带来难题和挑战。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资源的合理使用和有效分配。因此,需要有关人员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的投资力度,以保障其与国家发展相适应。分析农田水利工程的投资效益,并提出提升工程投资效益的建议。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投资效益;资源;策略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4-0124-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426.7 文献标志码:A
在如今水资源极度短缺和水资源分配不合理的背景下,要想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需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的投资。通过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其利用率,进而推进我国经济建设。农田水利的投资需经过实际考察,确定符合实际发展的投资方案,进而促进投资效益最大化。
1 农田水利工程简介
农田水利工程是将农业增产作为工程实施目标的一项水利措施。通过建设各种水利工程设施对农田水分状况及地区的水利条件进行初步改善和调节[1],促进农作物的生产,推动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农田水利工程是一项通过灌溉排水来调节部分地区的水情,改善农田的实际状况,提高农产品产量,进而提升农作物经济效益的工程。通过应用农学、土壤学、气象、水文等学科知识,对农业水源进行拦蓄、分配、调控等,促使农作物达到高产和稳产的效果。
2 农田水利投资效益的现状
在进行农田水利投资效益分析前需对其现状有良好把握,根据其现状进行合理规划,保留优势,积极改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控制投资输入和产出,进而完成全面分析。
2.1 效益产生间隔较长
农田水利工程投资效益的产生并非立竿见影,而需很长时间[2]。需在投资后,科学地进行工程规划和实施,并经过长时间发展后才能显现出来。需要通过后期管理和应用,才会有效益产生。
2.2 自然因素影响较大
此项工程的决定因素是自然,和其他市场因素无关。其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是自然,效益的产生也取决于自然因素,因此工程实施效益不需要借助市场竞争来实现。
2.3 效益產出相对滞后
农田水利投资与基础设施投资类似,其效益的产出都具有滞后性。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周期较长,工程实施效果与周围的水文因素和气象因素有密切联系,因此若想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需要协调各方因素。
2.4 投资效益具有外部性
农田水利投资效益的显现一般会直接体现在此行业之外,首先惠及与此相关的其他产业,在其他产业的带动下,效益逐渐显现出来。同时,此项工程还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2.5 效益产出具有不确定性
农田水利工程效益的产生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由于工程建设周期较长,影响效益的不确定因素也就较多,无论在建设过程中还是在工程完成后都会被其他因素所影响,因此效益的产出随时可能改变,没有具体而准确的结果。
3 提升农田水利投资效益的策略
3.1 科学使用工程投资
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是为了更有效合理地利用水资源,通过对水资源合理调配,实现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但是,这一目标的实现,需人为对自然进行改造,因此,工程实施过程中很可能会对生态平衡产生影响,严重的可能会对工程施工产生负面影响,违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甚至影响农田水利的效益产出,阻碍工程有效发挥作用[3]。因此,要想保障农田水利工程的投资效益,必须科学规划和使用工程的投资,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开展能够切实地为人们的农业生产带来好处。
3.2 建设相关产业链
虽然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的效益产出具有时效性差、不确定性强和滞后性严重等特点[4],但不可回避的是,其建成后发挥了巨大作用。尽管效益显现需要的时间较长,但利用农田水利工程发展与之相关的产业所带来的价值不可估量。首先,管理者可利用良好的水利资源来发展养殖业。水利工程建立的水域具有面积广和税源稳定等特点,完全符合养殖业对水域环境的要求。相关人员可通过大力发展养殖业来增加投资效益。其次,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一般会在较大程度上对自然景观产生影响,且项目的施工地点一般都远离城镇,因此,可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基础上开发旅游业,将所建造的水利设施与周围丰富的自然资源进行装饰改造,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提升工程的艺术性和观赏价值。
3.3 完善配套设施
为有效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效益,需工作人员积极完善相关设施,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个认知误区,许多人员认为配套设施的建立需要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才开始进行,实际上这样理解是错误的。配套设施的构建工作需从工程的规划期就开始准备,根据工程设计进行设施规划,从而更好地保障工程的实施及设施建设。如果相关人员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很有可能造成水利工程运转不畅,配备设施建造延期的问题,最后影响投资效益的产出。因此,在进行工程开发时,必须全面而合理地进行工程方案的设计,保证水利工程施工和设施建设同步进行,确保二者可在工程结束后一起投入使用,在缩短工期的同时保障工程质量,为工程施工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3.4 积极进行管理规划
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规划工作也应贯穿工程始终。从工程招标开始,需保证招标过程透明化,禁止暗箱操作现象;招标程序须符合法律规定,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招标环境[5]。其次,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前,需考察实际环境,了解当地人文、水文环境特征,结合具体情况设计方案,从而有效减少施工工程为自然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此外,还需加强工程监督,坚决禁止层层转包现象,减少经济支出的同时有效把控施工风险和施工质量。
4 结束语
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投资建设时,确保投资效益,需相关人员积极进行工程的规划。在对施工环境有充分了解后合理设计施工方案,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进行有效监督,确保工程质量,保障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一民.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的信用风险评估[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6(6):35-36.
[2]高凡.水利投资结构优化分析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人民长江,2017(9):50-51.
[3]张馨予.水利投资效益评价理论、方法与应用[J].河海大学学报,2017(8):95-96.
[4]余淑媛.农田水利工程对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8):70-71.
[5]马胜旗.关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相关问题的探讨[J].科技展望,2016(11):20-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29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