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放飞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育新常态下,生命教育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实现生命教育与初中语文课堂的深度整合,成了广大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深入思考与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初一语文教学实践,在简要阐述生命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内在逻辑的基础上,重点从三方面入手探讨了两者的整合路径,希望能够让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放飞。
  关键词:生命教育;初中语文;内在逻辑;整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8-0072-02
  引    言
  顾名思义,生命教育就是对生命相关内容的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在尊重生命的基础上,追求高品质生活,最大限度地挖掘生命价值[1]。可以说,生命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应该得到广大初中语文教育者的高度重视。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当前初中生命教育落实情况并不理想,其与初中语文课堂的整合度偏低,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加强生命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整合路径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生命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在逻辑
  生命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整合,不仅符合现代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而且符合初中语文教育的价值诉求,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逻辑,并集中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生命教育是语文教育的基本诉求。目前,许多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法规与方针,要求全面推进生命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落实,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优势。初中语文作为人文性较强的学科,其基本诉求和任务是传承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点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而这也是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2]。
  其次,初中语文教材蕴含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能够凸显生命教育理念的文本内容,饱含作者对生命的独特见解和深入思考。例如,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关于生命教育的课文,从多方面进行了生命阐述,对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生活思考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初中语文教材内容的特性决定了初中语文教学必须加强生命教育的渗透整合。
  最后,初中语文的价值外延存在较强的生命契合。生命教育强调回归真实、自然的生活,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本质色彩。而初中语文教学在强调课堂内知识传授的同时,还要进行课堂延伸,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感受大自然的生命活力,丰富生活体验,进而加深学生对生命沟通与律动的理解,拉近语文与生活的距离。显然,回归生活是初中语文教学和生命教育的共同诉求,也是两者整合的内在要求。
  二、初中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的整合路径
  在明确初中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整合诉求及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教师应及时转变理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以打造生命化初中语文课堂,加深两者的整合,发挥各自的作用,助推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1.深入挖掘教材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非常广,许多文章都不同程度地蕴含生命价值,体现出作者独到的生命体悟[3]。但若教师不特意强调,这些信息很容易被忽视,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涉及生命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尊重生命,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例如,《再塑生命的人》一文,讲述了莎莉文老师无微不至地关怀海伦,并逐步帮她树立生活自信的故事,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感恩之情,尤其是教师对她的生命再塑之情。而文中许多词句都蕴含着丰厚的生命价值,如“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等,教师要重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进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创新教学方式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际内容,为学生创设开放、和谐的课堂场景,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并开展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同时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实践,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以增强生命教育的实效性。具体来讲,教师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提问等手段,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思维情境,促使学生展开深入思考,加深对生命的体验和理解。例如,同样在教学《再塑生命的人》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景框架,然后提出如下问题:“文中是如何描述海伦独特生活经历的?为何海伦能够重塑生命?再塑生命有哪些具体的含义?”通过问题情境引導学生思考文本背后的生命意蕴,在加深学生感悟的同时,让他们更加珍惜生活、热爱生命。再如,在进行《皇帝的新装》阅读教学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直观地呈现皇帝的昏庸、官员的虚伪、孩童的纯真,让他们在角色体验和对比分析中,明辨是非,树立正确人生观。
  3.注重课堂延展
  要想实现生命教育与初中语文的深度整合,教师除了要加强内容和方式上的创新探索外,还要注重对课堂的外向延展[4]。具体来讲,教师要结合实际,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完成生命认知的内化迁移,在实际践行中使之逐渐上升为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学生完成《台阶》的阅读学习后,教师可组织其利用课余时间到乡村亲身体会农民的生活,或者组织全体学生到附近农场体验生活,以加深学生对热爱生活、吃苦耐劳的农民形象的认知,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理想与精神追求矛盾的深层次人生问题,进而实现生命教育的延展。再如,在完成《春》阅读教学后,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大自然的生命活力与律动,体悟生命绽放的力量,并集中时间展开写作训练。这样不仅能够深化生命教育与语文课堂的整合,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和生命体验,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要结合实际,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
  结    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挖掘教材中蕴含生命元素的内容,并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加强教学资源和课堂范围的延展,进而增强生命教育的实效性[5]。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切实转变思维,强化生命意识,并通过理论学习和能力建设,切实提高教学能力。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向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只有如此,才能由内而外地实现生命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全面渗透,才能切实发挥生命教育的优势,进而促进初中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同时拓展初中语文教育的价值空间。
  [参考文献]
  何毅.生命教育观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基础教育研究,2019(04):22-23.
  蒋宝山.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命化教育”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42.
  杨玉娟.生命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入[J].学周刊,2018(25):111-112.
  黄赛娟.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以苏教版《白杨礼赞》为例[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08):110.
  俞淑兰.刍议生命教育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01):72-73.
  作者简介:王亚娟(1982—),女,江苏如东人,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37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