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郭蔚文 郭琎

  [摘           要]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中国职业教育难得的挑战与机遇,是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发挥重塑作用的重要实践。基于职业教育的现状,归纳出职业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瓶颈,分析结果表明:职业教育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科层式管理体制滞后、缺乏职业教育平台与职业继续教育板块缺失四方面问题共存的现象,提出了探索职业教育新范式、建立环境导向的管理体制、搭建职业教育平台和加大职业继续教育投入四个方向的发展路径。
  [关    键   词]  “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4-0264-02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职业教育经历了“调整教育结构”“服务经济建设”“扩充招生规模”与“开展体系建设”四个基本阶段,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职业教育之路[1]。目前,通过几十年的探索,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在我国基础建设与国家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2]。广东是中国重要的对外开放口岸与教育基地,是较早实施职业教育改革的地区之一,职业教育对广东的发展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广东地区出现“用工荒”与“工作难”问题在空间区域的双重叠加,成为广东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阻力[3]。缺乏高素质的职业从业人员以及职业教育的滞后是形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广东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地区,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广东地区的发展将对区域乃至国家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培养服务于广东地区的国际化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框架刻不容缓。
   一、职业教育现状
   (一)定位改变重大
   中国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一直被定位为国民教育中低于高等教育的补充,是不同于高等教育以理论为主的教育模式。随着现代化制造业的兴起,高等教育过于理论化以及制造业企业对高素质劳动工人的需求导致经历过职业教育的高素质人才出现短缺。这一现象促进了中国职业教育由低于高等教育的补充向等同于高等教育替代的进程。现在职业教育的定位更加准确,边界更加清晰,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更加凸显,特别是对制造业影响更加深刻。与之前相比,定位发生了重大变化,职业教育必然在困难与机遇并存的条件下继续发展。
   (二)外生特征明显
   中国的职业教育与欧美等国家不同,其最主要的是存在明显的外生特征。欧美等国家受经济体制与办学理念的影响,是以院系为主自下而上的办学模式。其突出的特点就是院系在学校具有教学的主导权,学校在教育体系中充当协调者与服务者,不同学院之间具有相对独立的管理体系与师资配备。与之相比较,中国的国民教育则是以学校为中心,以院系为扩展的集中式体系。中国的学校拥有更大的主导权,院系只是作为学校领导体系下的具体执行者,院系的教学自主权较弱。加之以政府顶层设计为主导的教育动力机制,导致中国的职业教育改革路径受政府影响较大,受市场影响较小。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也加重了国家意志的灌输、改革的行政化和主观性倾向,导致与经济社会严重脱节。
   (三)生源短缺
   中国职业教育存在招生规模较小与生源不足同时存在的情况。招生规模较小主要是因为我国受过职业教育的人口比例与其他国家相比,还处于较低水平,且各地区职业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毕业生并未达到相对统一的水平。中国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相比,生源质量存在明顯差异。这既与学生与家长观念有关,也与职业教育的定位有关。家庭与社会普遍认为接受职业教育无法获得满意的工作与社会地位,这进一步导致了职业教育学校的生源质量下降。此外,职业教育还呈现低龄化现象。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年龄越来越小,年龄过小可能导致学生在认知事物中存在欠缺,降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进一步降低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
   (四)生源结构单一
   中国职业教育主要生源是初中升高中或者在高考中失利的学生,面对社会人群的需求,则存在明显的供给缺失。现存的工作人员中存在大量的职业技能缺失的人员,大部分相关人员具有较为完备的基础教育,具备成为高素质劳动力的基础。但职业教育往往把这部分人员排除生源来源之外,导致部分人员希望受到相关教育,但处于既缺乏信息来源也缺乏入学渠道的尴尬境地。社会化、系统化生源较少与大量生源缺乏相应的基础导致了职业教育高成本、低产出的状态。
   二、职业教育现存的主要问题
   (一)区域发展不均衡
   职业教育领域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状。首先是地区间不均衡,中国职业教育集中分布于几个重点城市,其他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就广东省而言,大量的职业教育资源集中于广州、深圳,相对应的佛山、东莞等地制造业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供给较少。有些城市甚至无法保证自身的需求,每年都需要引入大量的高质量劳动力。中西部的职业教育分布密度差异更加明显。大量的资源聚集在短期内会带动地区的经济发展,但从长期来看,会形成资源的“马太效应”,阻碍职业教育和经济的发展。其次是院校之间发展不均衡。部分院校规模较大,以至于无法保证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而部分院校则饱受没有生源的痛苦。最后是资源分配不均衡。由于中国自上而下的资源分配制度,职业教育往往无法享受到优质的资源,导致自身发展迟缓。
   (二)科层式管理体制滞后    科层式的管理体制即为“官僚式”,是指学校的教学活动如同政令一般层层推进下达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在改革开放初期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面对高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与人才需求时,所表现的适应能力存在明显不足。科层制行政化的管理体制在资源分配上存在时间滞后的瑕疵,在资源空间分布上存在“分山头”式的政治关联问题。这些因素进一步加剧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区域不均衡,造成了职业教育组织成本高、转型缓慢等问题的出现。
   (三)缺乏职业教育平台
   职业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更偏重于技能的学习与应用。与高等教育相比,受到的关注与社会认可更少,特别是教育教学平台的缺失。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存在国家实验室等优质的教育教学平台,教育经费等资源投入也会存在适当的倾斜。但职业教育中具有国家级重点教育教学平台极为少数,投入的资源与高等教育相比则呈现出多个数量级的差距。职业教育平台的缺失还会导致职业教育从业人员的流失,大量专业人才转移到其他部分,从事其他工作,严重阻碍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四)职业继续教育板块缺失
   继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终生教育实现途径。与高等教育中的继续教育不同,职业教育在继续教育方面存在较大短板。首先是职业继续教育生源不稳定。由于继续教育的生源多为在职人员,在职人员存在时间碎片化,缺乏完整的学习时间。职业教育需要系统的培训与长时间的训练,在职人员的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也无法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此外,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需求方向与职业教育的供给方向也存在较大错位。在职人员往往需求高、精、尖的技术或者更高的学历等级,而这些往往是当前职业教育存在的短板。特别是学历等级的限制,往往导致在职人员更热衷于高等教育的继续教育,忽视更适合自身的职业继续教育。
   三、职业教育发展路径
   (一)探索职业教育新范式
   职业教育对教育单位所在地的发展具有更加明显的提升作用,教学范式与培养进程更应当适应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范式,依托周边或者当地知名院校,开展联合培养以及其他形式的高水平教育教学活动,保障教学经费与新范式学生培养质量,针对“大区”建设实践,特别保障具有国际特色的高水平涉外人员的教学质量。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与院校开展相对应的人才输送与再教育桥梁,特别是精密仪器、电子元器件等高端制造业的职业人才输送。可适当引入世界知名职业院校的师资与培训力量,开展联合办学或者其他形式的教育活动,突破现有的职业教育范式,提升职业教育活力。
   (二)建立环境导向的管理体制
   面对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科层制的管理体制必须做出改变。首先是引入动态管理机制,提升学院与学校的自主办学权。可适时成立专门的调研部门,对市场情况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市场需求情况。政府与上级主管部门则更应该为职业教育提供宣传服务与资金保障。推进高等院校的去行政化,建设教授治校与师生治校,避免出现行政命令式的自上而下的授权式管理体制。对部分取得良好效果的试点学校,予以适当政策倾斜。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教学方式接轨,推进各国之间学历互认机制,特别是与“大区”周边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进行成果共享、能力互认。改善职业教育院校的专业方向,与此同时实时加入新的专业与淘汰过时的、市场需求较小的专业。
   (三)搭建职业教育平台
   缺乏教育平台是广大职业教育单位的共同困难。职业教育平台在职业教育当中起到了理论联系实践的关键作用,也是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基地。主管部门可适时遴选一部分具有突出创新能力与良好培养质量的优质平台,实施动态管理制度,保障教学平台质量的稳定与教学平台的良性发展。保障相关从业人员的待遇,将具有真才实学与特殊技能的人才留在职业教育体系当中,可以聘请在专业中具有极高知名度的专家开展定期与不定期教學,促进职业教育向更高层次迈进。巩固教学平台的成果,完善教师晋升渠道,打通职业教育缺乏高水平教育平台的瓶颈。
   (四)加大职业继续教育投入
   就目前而言,职业继续教育的投入相比高等继续教育较少。加大职业继续教育投入刻不容缓。解决目前的在职人员的信息与入学渠道困难,合理安排课程与培养方案,尽量利用在职人员的碎片时间开展夜校、周末大讲堂等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加强与企业、社会的合作,促进企业开展继续教育宣传,合理利用企业力量与社会资源,搭建职业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的框架,促进职业教育朝多元化、立体化、终身化发展。
   四、小结
   本研究首先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中国社会发展进行了分析,发现职业教育目前呈现定位改变重大、外生特征明显、生源短缺和生源结构单一等现状。随后对职业教育现存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职业教育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科层式管理体制滞后、缺乏职业教育平台与职业继续教育板块缺失四方面问题共存的现象。最后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探索职业教育新范式、建立环境导向的管理体制、搭建职业教育平台和加大职业继续教育投入四个方向的发展路径,为广东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支撑,助力发展。
   参考文献:
   [1]闫广芬,石慧.改革开放40年来职业教育“中国模式”的内生重构[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5(1):81-89.
   [2]蔡安成,张明,许世杰.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困境和路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8(12):65-67.
   [3]文保雅,郑梅花.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外语外贸人才职业能力提升路径[J].经营与管理,2019(1):72-74.
  ◎编辑 马燕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39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