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聚焦核心素养,培养推理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汪永贞

  【摘要】新课程改革标准(2011版)就已经明确提出,推理能力培养需要全面渗透到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来。推理能力不仅是学习数学的一种能力,同时也是人类生活、学习、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培养核心素养的大环境下,《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逻辑推理”归纳为数学的核心素养之一,进一步强调了推理能力的重要性。对于启蒙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来说,要想落实新课程改革与核心素养理念,能否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就成为关键所在。
  【关键词】小学数学 推理能力 核心素养
  从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率先提出核心素养理念之后,核心素养逐渐成为各个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诸多教学专家、教师均致力于核心素养培养中来。数学这门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含应用能力、抽象能力以及推理能力等。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在于推理能力,其不仅是学习数学这门学科所必备的一种思维方式,同时也是学生未来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种思维能力。因此,对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与推理能力概述
  数学核心素养是大数据时代下,人适应现代社会、迎接新挑战所必须具备的素养。它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数学能力,因而不能简单地描述。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不能仅从数学这一门学科来考虑,更应该跨学科、多角度、全方位来审视它的真正内涵。
  数学推理主要具有逻辑性、严谨性等特点,能够在数学研究中去伪存真,同时可以针对思路进行有效的梳理,转变为验证数学结论正确与否的先决条件。而在具有良好推理能力的基础上,还能够在推理过程中获得思维的发散,甚至可以发现新的规律。所以,推理能力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其不仅是数学核心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所在。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措施与建议
  1.问题情境引导,调动学生推理兴趣
  要想培养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就必然需要让学生对推理产生兴趣。综合参小学生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特征,教师应当在课堂中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设计具有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并为学生双色猜想、思考的情境,学生才能够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下开始思考、猜想,在自主思考、小组讨论的进程中去尝试解决问题,并对这个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此来培养学生对推理的兴趣。
  例如,对于“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教师可以创造一个设计三角形房顶的活动情境,教师先抛出问题要求“房顶的设计,要求其中一条边长14cm,其余两条边的和为18cm,那么这两条变对应的边长可以为多少?”然后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当学生经历小组讨论得出自己的结论之后,教师并不需要进行评价,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剪线段来设计房顶,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来验证学生自己的想法,并提出问题“什么时候可以围成三角形?什么时候又无法围成三角形?”,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实验、对比。纵观上述教学过程,通过学生常见的三角形屋顶来设计问题,能够迅速引起学生注意,然后基于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在猜想、思考、观察、验证的过程中去感受推理,培养自身对推理的兴趣。
  2.合理猜想设计,发展学生推理能力
  猜想是推理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科学合理的猜想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去进行理论、结论的探索,同时又能够在不断猜想的过程中实现推理能力的发展。对小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猜想时机、猜想时间以及猜想空间,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带领学生进行主动的观察、思考,并根据这些内容进行合理的猜想,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一定程度的点拨,引导学生综合利用推理、延伸、距离以及实验等方式来验证自身的猜想。如此,学生才能够掌握合理猜想的方法,即在猜想之后进行严谨的求证,在反复猜想、求证的过程中实现推理能力的发展。
  例如,进行“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教学导入环节,先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猜想3的倍数具体有怎样的特征。部分学生通过思考之后,猜想个位数是3的倍数的数字即是3的倍数。对于学生的猜想,教师并不需要急于否定,而是再次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找出100以内是3的倍数的数字,等到小组讨论完成之后,教师将这些数字板书出来,这个时候,学生很快就能够发现,上述许多数字的个位数并不是3的倍数。教师再让学生思考这些数字都具有怎样的特征,并给予适当的点拨,将个位与十位相加能够得到怎样的特征?学生很快能够发现,个位与十位相加的和是3的倍数。此时,再次形成全新的猜想,如果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便是3的倍数。然后再让学生根据上述猜想去进行验证,分别列举三位数、四位数、五位数等。通过合理猜想设计,引导学生验证,学生在反复体验的过程中,推理能力也得以显著提升。
  3.实践作业优化,实践体验推理过程
  众所周知,理论与实践历来是教学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培养自然也不例外,不仅需要课堂中的理论教学,同时也离不开课外的实践巩固。这就需要教师将作业充分利用起来,针对实践作业进行优化,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推理过程,巩固自身的推理能力。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应当采用探究式、体验式的作业设计来代替传统的纯知识训练,充分彰显作业“做”的过程,能够让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知识体系、推理方法去完成作业,在这个过程中巩固自身推理能力。
  例如,当学生在学习完混合运算的知识内容以后,教师可以尝试设计下面的实践性作业:给学生5天的时间,让学生在放学后去自己附近的超市购物,选择自身喜欢的售货区去进行细致的观察,针对相关的商品价格进行整理、记录,同时综合利用画图、表格等途径进行分类归纳。再根据自己在数学课堂上刚刚学习过的不同类型的混合运算,尝试发现和提出这其中与混合运算相关联的数学问题,通过摘录、画图、表格等方式表达对问题的思考、解释和理解。最后进行解答,以文字、图示、算式等多种方式呈现结果。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体验,设计具有实践性的作业类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参与进来,让学生将自身所学的推理知识全面应用到实践作业中来,最终促成知识的积累与推理能力的巩固。
  三、结语
  推理能力作为数学核心素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培养推理能力不仅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数学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学的必然要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将推理能力全面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来,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參考文献:
  [1]王秀丽.用信息技术助推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23):107.
  [2]林晓峰.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培育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的实践与反思[J].科学大众,2018,(10):61.
  [3]马增福.小学数学“运算能力”与“推理能力”中“核心素养”解读——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8,(10):4.
  [4]米丝蕊,李星云.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培育及评价——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8,(09):1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44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