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校琵琶演奏技能教学的要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杜悦维
摘 要:琵琶作为中国传统的乐器之一,其独特的音质受到众多人的喜爱。琵琶的声音拥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琵琶在我国民族乐器中有着重要地位,而高校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要引导学生们学习琵琶,深入了解琵琶,掌握琵琶的演奏技能,从而真正热爱这一乐器。学习琵琶,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实现学校素质教育改革,进一步培养全能型人才。文章分析高校琵琶教学的现状,进而深入了解高校琵琶演奏技能教学的要点。
关键词:高校;琵琶教学;演奏技能;教学要点
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学生的学校教育朝着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在高校进行琵琶演奏教学,一方面可以将这一中国传统器乐继承发扬下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琵琶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能够暂时从繁重的学业里面脱离出来。现阶段,高校琵琶演奏教学正在不断摸索中,文章主要是针对现在琵琶演奏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对策提升琵琶演奏教学的效果。
一、高校琵琶演奏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对于琵琶比较陌生
由于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的问题,现在的很多学生虽然学习乐器,但是往往都是进行西洋乐器的学习,比如钢琴、大提琴、小提琴等等,很少有人学习中国传统乐器。这种音乐学习的社会环境使得学生对于琵琶这种中国传统乐器相对陌生,接受到对其的知识普及也相对较少,所以学生在学习之初往往会有抵触情绪[1]。
(二)老师的教学水平不高
音乐学科的教学需要老师进行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创新。但是很多在高校进行琵琶演奏教学的老师本身对于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就较少,所以不能针对琵琶教学自身的特点来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另外,有的琵琶教学老师并没有做到精通琵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的示范也常常出现问题。除此之外,老师在进行教学过程时,不能够明确教学任务,学生没有学习目标,容易养成懒散的学习态度。
(三)学校教育资源欠缺
学生在進行琵琶学习时,必不可少的就是琵琶。但是很多学校在进行教学时,没有实物,完全就是纸上谈兵。学习器乐需要乐器进行实物练习,单纯的理论学习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演奏能力没有任何作用。稍微好点的学校,那也是几个同学用一个琵琶,在练习时间上并不能满足学生需要。
二、高校琵琶演奏的技能教学要点分析
(一)营造有趣活泼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琵琶的兴趣
一般来说,学生常常接触的是西洋乐器,比如钢琴、吉他等等,接触中国传统乐器的时间和机会都相对较少。琵琶作为一种传统乐器,对于学生来说较为陌生。基于这种情况,老师如何做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使学生长时间保持学习兴趣呢?首先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他们的兴趣点进行精准定位,激发他们内心深处对演奏琵琶的渴望。其次,要注意教学的方式,尽量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所区别,并有所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枯燥乏味的,高校音乐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繁重的学业中得到放松的同时,不断提高个人的音乐素养。这样一来,传统教学方式显然不适应高校琵琶演奏教学。教师在进行琵琶演奏教学时,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通过设定不同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被带入情境中,从而不自觉地对该器乐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可以采用分组的形式,形成互帮互助小组,让学生们在切磋中增进感情,共同学习琵琶演奏技能[2]。
(二)做好培养学生音乐乐感的工作
在进行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乐感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如果缺乏乐感,那么学生在学习琵琶演奏的过程中就会感到“力不从心”,长此以往,会逐渐丧失对于琵琶学习的兴趣。开展培养学生乐感的工作,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树立起学习框架,为之后学生的自学等一系列音乐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学生音乐乐感的学习重在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我感悟,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自身的体悟,学生会慢慢形成乐感。在进行乐感培养时,一定要注重量的控制。如果过分增加练习时间,不但可能得不到理想的结果,而且可能会造成学生内心的恐惧和抗拒。另外,在进行学生音乐乐感培养工作时,要丰富方式,调动多种感官,使得学生从内心深处去体悟音乐,从而产生乐感。具体来说,就是听觉、视觉、感觉都要到位[3]。
(三)技术动作要与内心感受相结合
琵琶这种乐器的音质十分优美,曾经多次在古代诗人的诗歌当中体现。在学生开始学习的初级阶段,如果过分追求技术动作,而忽视了最本质的内心感受问题,则不可能弹奏出优美的音乐。影响技术动作的因素有多个,仅仅表面的相似是无法保证弹奏的质量。同时,如果片面追求动作,在弹奏的过程中,脑海中偏重于动作技巧,那么身体肌肉便会僵持,达不到理想的演奏效果。动作的完成与表演者的内心状态等息息相关,所以技术动作不能追求外形神似,更重要的是要领会其中的真谛。技术动作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重复练习,最终形成人们常说的肌肉记忆,这种记忆形成后,表演者在进行表演时,不需要分神来想动作,从而能够集中精力于音乐本身。当然在进行动作练习时,老师一定要对学生的动作进行检查和错误纠正,发现有问题就要及时给学生指出来,并帮助学生进行改正[4]。
演奏中,内心感受的体验不仅仅局限于心理感受,还涉及对各动作的感官感受。各手指在对琴弦进行接触时,对于阻力感的控制也十分重要。如果对于位置的转换缺乏认识,相关的阻力也会随之改变,从而出现音色的差别。总之,技术动作不是没有感情的叠加,它与弹奏者的内心感受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演奏技巧要与情感相结合
如今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机器人能够代替人类做很多东西,其中就包含演奏乐器。一档电视节目曾经做过这样一次实验。该实验内容是让机器人和人同时弹奏某一首曲子,然后在不告诉观众的情况下,让大家去判断哪一曲是机器人弹的,哪一曲是人弹的。其实两首曲子在不包含情感评判的标准上去判断是很难的,最终人们根据曲子中包含的情感因素来形成最终的判断[5]。如此看来,富有感情是乐器演奏中的重要因素,因此可知,失去了感情的琵琶演奏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老师在琵琶演奏教学中要不断提醒学生投入情感,通过对相关乐曲情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解读,让学生在感受曲风的前提下进行琵琶乐曲的学习,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带着情感进行学习和练习。琵琶演奏是通过音乐来向受众表达情感的一种介质,也是传播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比如说,听众能够在琵琶演奏中感受到宏伟的气势,又或者是各种感情。老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乐曲的背景和主题,在演奏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体会。如果自己都不能感受到自己所谈乐曲的情感,那么别人听来也一定是索然无味的。而且,乐曲中不包含感情,也是演奏者对音乐不尊重的一种体现。
(五)技术动作之间要相互结合
琵琶演奏涉及多项技术动作,在某一种曲子的演奏中可能需要演奏者在短时间内切换多种技术动作,所以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琵琶弹奏基本功的训练。技术动作之间的衔接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同种技术之间的衔接,另外一种就是不同种技术间的衔接。
相对同种技术衔接来说,不同种技术之间的衔接在琵琶演奏过程中更为常见,也是技术难度较高的一种。
对于不同种技术的衔接来说,不同类指法之间的转换十分重要。如果不同类指法之间的转换不熟练,就会出现音色偏差以及不均匀等问题。指力和协调性是演奏的基础,演奏者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对不同种技术的衔接做到熟练。另外,关于同种技术之间的衔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過类比叠加的方法指导学生练习。因为同指指法具有相似性,所以只需要在一定基础的夹弹练习后,进行两根弦、三根弦的逐渐升级即可。同类指法和不同类指法的划分依据是演奏者的内心感受,而不是动作的外形特征。有的指法虽然从外表上看差别较大,但是演奏者在实际演奏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相似的运动感觉,这样也算是同类指法[6]。
(六)注意气息的控制训练工作
气息的控制训练是一种升华,为了使学生演奏时的神态能够与乐曲情感相协调,老师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气息与机体之间的辨证关系。学生在处理好这种辨证关系的前提下,能在演奏时表现出更为得体的神态,演奏出更有优质的音乐。演奏者的气息调整可以跟随音乐的高低起伏,音乐柔则气息松,音乐硬则气息紧。气息的控制训练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意境的营造和意蕴的展现。学生经过反复练习,将技能与气息实现完美融合,进而达到收缩自如的表现状态。气息的控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音乐进行合理调整。
(七)培养良好的演奏心理
从容的演奏心理并不是一天就磨练成的,而是需要通过长时间的打磨。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树立起严谨、认真的表演态度,无论是在台上还是台下,都要以一种严谨的态度进行演奏。同时,在进行感情投入时,尽量多加练习以做到自然演奏。
三、结语
琵琶教学的要点包含很多,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琵琶演奏的技巧,老师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保证高校琵琶演奏教学水平。高校琵琶演奏教学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经之一,相关教育工作者要重视琵琶教学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冬莎.高校琵琶演奏的技能教学策略研究[J].北方音乐,2018(10):229.
[2]张丽萍.演奏技能培养策略在高校琵琶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7(18):212.
[3]朱丹.浅论琵琶演奏技法教学之“弹挑”[J].黄河之声,2018(19):50-51.
[4]黄露雅.分析琵琶演奏的训练技巧与教学方式[J].北方音乐,2018(14):177.
[5]郭晨莉.试论琵琶教学中演奏技能的指导及意境的营造[J].中国文艺家,2018(2):241.
[6]吕媛媛,韩丽华.论琵琶演奏的训练技巧与教学方式[J].高教学刊,2017(7):94-95.
作者单位:
郑州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64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