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新任课教师教学反思与总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魏红曼
摘 要:社会工作概论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课,对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来说其教学存在一些挑战,面对社会工作专业教材和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教学中,新任课教师往往会存在一些教学上的问题。笔者在社会工作专业的一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总结了相应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为之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概论;教学方法
社会工作概论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最早接触的社会工作专业课之一,大多数学校将社会工作概论这门课安排在社会工作专业学习的第一个学期或第二个学期,其对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培养及其重要。[1]因此,教授这门课的教师需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社会工作专业思维,使学生了解、熟悉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和价值观念。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虽然本身具备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但是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
社会工作专业的新任课教师在首次接触教材时和教育教学工作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向其他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不断查找各种资料来完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新任课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吃透教材,积极开拓教学思路,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灵活地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等能力。另外,在积极搞好教学的同时,新任课教师还要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及时撰写心得体会,总结教学经验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在社会工作概论的教学工作中,笔者是从以下几方面做的:
第一,课前认真准备,备好课。讲课是老师的天职,认真备课不仅是对学生负责,还是对自己负责。所以在教授社会工作概论的上一学期和寒假期间,笔者就着手准备社会工作概论这门课,参考其他的教材,整合知识,做好一些课件,认真写教案,查找相关资料,提升自身对知识的把握程度。
第二,钻研教材。备课期间,笔者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清楚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等,再参考一些相关教材对教材上的知识进行相应的补充完善。
第三,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生的学习质量。虽然大一新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习了社会学概论等相关的前置课程,但是社会工作概论作为他们接触的专业课之一,还是需要老师提前并随时掌握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时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质量。一些学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是文理兼收的专业。文科生对纯文字知识的掌握程度可能较为熟练,文科思维较理科生强,所以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需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对知识的熟悉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方式,尽量用简单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课程,让学生都能理解课本知识和专业知识。
新任课教师由于教学经验的缺乏,教学水平和其他有经验的教师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笔者在结束了社会工作概论这门课的一学期的授课后,总结了一些今后需要改进的部分。
第一,注意合理安排讲课时间,突出讲课重点难点。新任课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可能会存在讲课时间安排不合理的情况,尤其是前几次上课时。在前几次上课期间,新任课教师虽然能完成教学任务,但往往没有突出教学重点,占用很长一段时间,学生学习也没有重点难点,讲课过程虽不至于混乱,但学生学习起来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在上课过程中,新任课教师应突出每一章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合理安排讲课时间,侧重讲解重点难点内容,对于需要了解理解的知识,使学生掌握即可。
第二,注重案例教学方法的运用。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个专业性实践性强的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多采用启发式教学。但是在授课过程中,新任课教师普遍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在一定程度上对案例教学方法的运用较为欠缺。虽然在授课过程中,新任课教师经常会使用一些案例作为补充资料讲解相关知识,但是没有系统地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新任课教师应以讲授教学为基础,案例教学为抓手。讲授教学和案例教学各有千秋,讲授教学法能较好地解释和分析社会工作的相关概念、方法、理论和价值,其最大的优势是保证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实践经验是把案例教学与讲授教学有机结合,以系统讲授教学为主,辅以案例教学,教师通过讲授整体组织和掌控教学,将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渗透到案例教学中的同时,又将典型的鲜活案例融入社会工作理论知识。[2]
第三,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对于一名青年教师而言,笔者认为单纯具备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是不够的,还应该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面对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冲击和挑战,青年教师要顺应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熟练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整合教学能力;熟练使用慕课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开展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笔者認为,新任课教师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借助中国大学等慕课资源,不断地学习各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第四,高度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大学生不能一味地由教师来牵头学习。所以,新任课教师还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要加强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教育,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不能一味地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在学期授课过程中,教师常常是自己口干舌燥地讲完90分钟的内容,却没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样会使学生养成依赖的习惯。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新任课教师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启发性教学,推动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形成与发展,其中形成问题情境的问题要有思考的价值、思考的必要和解决的可能性。新任课教师应整合相应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这样的自主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学生有很大的潜力并有自己的想法。在教学中,新任课教师还要及时地鼓励和引导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
第五,学会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学生是专业学习的主体,因此需要让学生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参与式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将主动权交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讲述课本上的相关理论知识,同时让学生了解参与式教学及其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然后针对所学知识进行课前准备、资料搜集等。笔者在社会工作实务篇青少年社会工作章节的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青少年社会工作章节的知识。同时还需要不断地打破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让学生主动进入课堂,积极开展讨论学习。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自主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一些课程章节的学习中主动搜集总结资料,然后在课堂中分组讨论。一些学生会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为其他学生讲述他们自主学习的内容以及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措施。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将所学到的相应理论应用于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促进了学生对社会工作知识的学习。[3]
参考文献:
[1] 余晶.以培养社会工作专业认同感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探索——以“社会工作导论”课程为例[J].文教资料,2019(04).
[2] 刘芳娜.《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案例教学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11).
[3] 吉虹静.参与式教学在社会工作概论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教育,2017(06).
作者简介:魏红曼(1990—),女,河北衡水人,硕士,研究方向:社会工作实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82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