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文化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柳
摘 要: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任务,因此应当以传承传统文化为核心,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改革,加强对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渗透,以使我国传统文化可以被有效传承和复兴。本文选择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进行探究,展开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必要性的分析,提出了传承传统文化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途径与建议,以使传统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承。
关键词:传承传统文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31-001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1.005
傳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根源,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标志。同样,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一直以来也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点内容,根据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应当深一步的进行改革调整,将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到其中,深化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和能力与素养的提升。这也是对大学语文教学的一种创新和改善。同时,语文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能力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另外,大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情感状态也较为成熟,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也有了深刻的学习状态和研究的能力,这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成效也有着促进作用和意义,可以真正发挥大学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职能。
一、大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交融,逐渐形成了多元文化的发展局面,这样的状况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削弱,使得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忽略,还导致其处于了相对弱势的位置,甚至不少的传统文化处在了边缘化,被人遗忘或者冷落,甚至有的是面临消失。好在这种情况后来被人们逐渐重视了起来,也得到了一些改善。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社会思想得到发展,人们开始重新认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道德传承,也是文化思想和精神观念的形成根源,其含有丰富的内涵,韵味深远。
大学校园作为培养社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地,其主要的职责和任务就是对社会文化教育的实现。在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背景下,大学校园应该积极响应和承担其应有的责任。而大学语文是一科以文载道的课程,对大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文化教育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对大学生增加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这不仅是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能力和素养的提升,还可以激发大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发展,同时还可以帮助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进文化复兴。所以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实行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大学语文教学要实现传统文化传统的目标及与时俱进的作用,创新教学模式,掌握新一代学生的认知特点,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去去传授,综合现代文化形式去阐述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这样也可以起到引导大学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念,深刻领会传统文化的意义。
二、传承传统文化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
(一)重视国学经典阅读教学
传统文化是反应和体现一个民族的特质风貌,而形成了一个民族的思想和价值观。中国历史久远,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传统文化富含内容和内涵,文化遗产丰富其精深。其中的各种国学经典可以说是我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留下的痕迹和记录,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结晶。为了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其文化知识、能力、素养的提升,教师可以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采用对经典国学阅读的教学方式。比如像《春秋》《诗经》《三国志》等国学经典,这些书籍都使记录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思想的发展,通过对国学经典的阅读可以使得学生更加深刻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且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的思维。
首先,教师要先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重点放在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处,注重为人行事的道德培养。这是因为深化母语教育,保证一份有质量、科学的教学大纲是教学的重要开端。其次,设置和教学大纲匹配的教学内容,确定统一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内容,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当中,拉进传统文化与现实的距离。最后,教学实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师可以系统性地指导学生,去阅读这些国学经典。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做引导工作和详细的解释,使得学生可以顺利阅读、快速了解、高效理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然后再让教师检查和批阅给予明确的评价,给学生提出有帮助性的指导建议和阅读的意见。通过对国学经典阅读的重视,也是对大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有效的提升和帮助,同时也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合理应用信息化教学技术
当今的教学条件,是非常先进和科学的,使得学生的学习需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教师可以自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技术。信息化教学技术,能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激发,并且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信息化教学技术收集相应的学习信息,从而更好地展示传统文化,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针对《李将军列传》这篇文章的教学,教师可以应用方便快捷的网络资源,借助信息化的教学技术,用画面和声音来体现出这些古代的英雄人物,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认识,获得更加形象的感受。这样可以使得学生更加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还能更有效接受大学语文带来的语言文字知识的传递。
(三)增强教学中学生的主观学习体验
若想增强大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质量和成效,以及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教师就需要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可以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进而对传统文化有主观和深刻的学习感受,促进学生真正掌握传统文化的知识和理解能力的提升,才可以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因此,找寻这样的教学形式,才可以取得真正有效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指引学生来展开探讨的形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出自己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勇敢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体验,并在和同学教师的交流过程中不断改善自己的思想认知,修正自己的理解,从而在其中获取到深入的学习感受。这样的教学形式,就避免了教师的一味说教,让学生作为主体,促进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当中,活跃思维,说出想法,并且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到课文当中,真正促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会和领悟。比如像《归园田居》这一课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探讨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深入分析出文章的思想和情感的表达,从而改善语文教学的形式和质量,同时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
(四)组织学生建立课后传统文化研究小组
在大学的语文教学中,不仅是在课堂上对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的教育和贯彻,教师还可以将传统文化的教学拓展到课外,深入到学生课外生活的部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得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氛围,这样也可以让学生在学校传统文化的方面增加对其的研究,获得更加多样化、主体化、个性化的发展。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建立课后传统文化的研究小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课后的学习内容与课题。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对四大古典名著为学习和研究的方向,进行系统的对名著中的背景、人物、思想等方面的分析。或者是选择一种传统文化的艺术课题,对其起源、发展历史、特点及发展中的情况等方面进行探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还可以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三、结语
大学校园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领域。可以说,大学语文教学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传统文化的传承成效。在当今传承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需要作出革新和调整,发挥大学语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职能,重视对学生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同时要结合到实际的实践当中去,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且深化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不仅要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更要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岑泽丽.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以中国四大名著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2).
[2]李苗苗.继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精神部署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5).
[责任编辑 张翼翔]
作者简介: 杨柳(1963.3— ),女,汉族,河北秦皇岛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09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