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职数学三角函数内容的改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白立庆

  【摘要】中职数学三角函数的内容涉及初中的三角函数定义、单位圆、三角函数表示点的坐标等内容,由于学生对初中知识遗忘、对新知识接受需要时间,造成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拟在不用“单位圆”“三角函数表示点的坐标”的情况下,使学生对三角函数产生自成一体的理解。
  【关键词】中职 三角函数 数学内容 改进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汇编》中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的认知要求是“理解”,对“诱导公式”的认知要求是“掌握”。在认知目标的引导下,我们可以对内容进行设计、调整,使中职学生在其的知识结构基础上实现大纲规定的学习目标。
  一、三角函数定义内容的改进
  中职数学教材从初中的定义引出一个新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从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开始,把三角形放入坐标系中,比对着对边和纵坐标,邻边和横坐标,再把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引出,这样虽然有助于学生联想原来的学习基础,但却增加了学习内容,根据课堂调查,大部分学生已经不记得初中所学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此时与其说是联系旧内容不如说是在学习新内容、同时学习两个意义相近的概念。这样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有可能造成前摄抑制,出现认知上的混乱。
  如果直接引出一个新的定义,有可能理解接受得更快些。笔者在两个班进行了两种过程的教学试验,发现有明显的差别,直接定义任意角三角函数效果明显要好。
  二、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的证明的改进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这样的证明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不但很自然地复习了三角函数的定义式,而且加深了对定义式的理解,为进一步应用打下基础。
  三、诱导公式证明的改进
  以上对三节内容所作的改进贴近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尽可能减少了新知识的铺垫,在定义里和初中的定义断开,在基本关系中只用定义,在诱导公式里只运用定义和对称点的坐标,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也使学生的学习和记忆有规律可循,加深对定义的理解和记忆,强化对规律性的运算方法的应用,这样使三角函数一章的內容自成一体,使中职学生在其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顺利理解、掌握到三角函数的基本内容,实现教学大纲中设定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广全,李尚志.数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高红.中职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09):15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4989.htm